-

2016
年南通市中考作文题析及满分作文点评字数:
2453
来源: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16
年
7
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
真题在线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世间万物,彼此分享,将生命千丝万缕地关联。高山流水,春华秋实,我们分享 自然的
馈赠;诗书礼乐,衣食住行,我们分享人类文明,至爱亲情。
分享与成长一路相伴。分享知识、 见解、体验,激活思维,启迪了智慧;分享美食、雅
趣、乐事,升华情谊,斑斓了岁月。
分享是爱的给予式,令幸福加倍,痛楚减半,还原了生
命原本的亮色。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 ,
以
“分享,
为成长添一抹亮色”
为题,
写一篇文章。
< p>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
6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 名、校名和
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
解题指津
]
2016
年南通市 中考作文一样延续近年来南通市中考命题作文的人文性特点。但是针对
2016
年的中考题,我觉得还是有几个方面值得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分析和研究一下。
(一)细心审题南通市“中考复习 指导”在中考作文这一板块,一直淡化“审题”
,但
是淡化审题不等于不
要审题。所以这里我们不妨对
“分享,为成长添一抹亮色”来进行一下
复
习,
。
这个题目涉及到的关键词有三个,分别是“分享”
、
“成长”
、
“亮色”
。其中“分享”是
一个带有一定哲理意味且
具有丰富内涵的话题,
如果考生能够涉及到对世界的认知水平,
也
就是说能够紧紧地扣住“成长”
,将会直接影响到文章的成功与否。因此这里的“分享”
,我
们既可以是有形物质的分享,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分享。
可以与人
“分享”
,一次旅 行的快乐,可以与人“分享”
。
“成长”一词对考生来说,并不陌生,也根
本没有审题的难度,
但是如何将
“成长”
与
“分享”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這才是审题的关键,
也就是说,
你写的
“分享”
是否与
“成长”< /p>
有关,
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如何有效地将
“分享”< /p>
与“成长”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无疑就必须考虑到“亮色”
,所以选材的关 键在“分享”
,立
意的关键是“亮色”
。
(二)强化升格如果考生能够准确 把握“分享”
、
“成长”
、
“亮色”之后,就会发 现,文
章写作的重点应该是“分享”
,但是“分享”的着眼点应该是“成 长”
,那么这两者之间究竟
是什么关系呢?很显然,应该是“亮色”
,也就是说考生所写的“分享”应该对“成长”起
着正面的、
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也就是所谓的
“亮色”
。
所以 文章在用大量的文字写
“分享”
时,最后的落脚点应该回到“成长”和“
亮色”上面来。文字不在于多少,关键是你有没有
回到这儿来,实际上就是文章的升格问
题。比如当别人与你“分享”
,帮助你摆脱了物质上
的困境,你是否也能
在关键的时候去帮助他人,与他人一同“分享”
,这就是“升格”
。如果
文章掌握到这一点,文章不仅立意高远,而且也能够反映考生构思的睿智和深沉。
[
满分作文一
]
分享,为成长添一抹亮色
南通市一考生
初夏,微雨。
汽车驶上了西湖边“龙井问茶”
村的 山路。空气中仍弥漫着荷叶的清香,山间的水汽中
氤氲着梧桐的清冽,我深深地呼吸,肺
腑中荡起一种亲切,仿佛我正分享着古余杭的呼吸,
分享着千年前白居易、苏东坡的呼吸
。
山路越来越窄 ,
可我们的目的地
“九溪十八涧”在哪?正当一家人踌躇不敢前进时,一
位茶农从山上走下来。
好一个神仙般的老太太!
蓝印花布的衣袖裹 着丰腴的白手臂,
精致的
-
-
-
-
-
-
-
-
-
上一篇:山东省青岛市2016年中考作文真题解析
下一篇:2016·江苏连云港作文题目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