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下来看看身边的风景作文
【篇一:
“
停
”
主题导写与例文】
“
停
”
主题导写与例文
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
蔡桂萍
【考题示例】
有一则寓言: 在墨西哥,有一个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的寓言。一群
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
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
么不走了
?
停下的人一笑: 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是啊,我们都走得太快。然而,谁又打算停下
来等一等呢
?
如果走得
太远,会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
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
文章。要求
:
自选角度
,
自定立意
,
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的立 意并不难,即是围绕
“
停
”
展开话题。其实与之类 似的
话题并不少,比如:
“
慢慢走走,欣赏啊!
”“
放下
”“
留一点缝隙
”
等
话题,都可以融会贯通。但是要想写到实质而不是泛泛而谈,还需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从内涵上理 解
“
停
”
。
“< /p>
停
”
字表面意思是
“
停止
< p>”“停下来
”
的意思,
但凡是理解都
不能绝对化,根据逻辑而定,此处的
“
停
”
应是相 对的,
因此写作时应是
“
适当的停
”
或者
“
学会停
”
;其次,此处的
“
停
”
与灵
魂相接,它是精神层
面上的,我们可以联系自然、历史、社会、人
生,大力拓展自己的思维,从而形成个性化
的认识和解读。在写作
时可把它理解为
“
放一放
”“
让一让
”“
等待机会
”
,不再汲汲追求的意
思。
2
、分析
“
停
”
的原因或意义。尤其在这物 欲横流的时代,大家都在为
名忙、为利忙,从而身心疲惫,迷失方向,丧失自我。这时就
可以
适时地停下来,
“
欣赏一下沿途的风景
”
,
“
等一等灵魂,给自己疲于
奔命的
心灵寻一片休憩之地和补给之所
”
。如果写成记叙文,就可以
从所见所闻中来阐明
“
停
”
的重要性,警醒世 人。如果写成议论文,
就可以讨论一下
“
停
”
与我们的灵魂有哪些关系,强调
“
停
”
的必要性。
当然做到
“
停
”
也是一种智慧,比如
“
以退为进
”“
停 下来调整
”
此处的
“
停
”
是为了更好的走。写议论文比较好写,可以针一部分人一味忙
的现象,谈
对停与走的关系,
“
停
”
可以助
“
走
”
,
“
走
”
后需要适当的
“
停
”
。
“
偶尔停下来
”
,有助于实现更加远大 的理想目标,其利远大
于弊,所得远大于失。但千万注意,不要谈
“
停
”
的负面影响,如写
逆水行舟时的
“
一篙松劲
”
,其结果是船
“
退千寻
”
,这不符合材料的
旨意。
3
、分析如何
“
停
”
。
“
等一等
” “
欣赏一下< /p>
”
,即偶尔停下来。它告诉
我们,
“
停
”
作为一种姿态,是暂时的、是相对的,而
“
走
”
是长久的、
绝对的。它提醒我们,
偶尔停下来
”
不是率性而为,而是要审时度
势,选择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方式,达成既定的目的。
4
、综合以上角度,还可以采用递进式论述
“
什么是停
”“
为什么
停
”“
怎么停
”
。比如我们在生活遇到很多的压力、挫折、烦恼等,这
时就需要适时停下来调整一下自己;调整自己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收获更
美好的人生;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停下来的,这就需要
我们
学会审时度势,学会调节,学会生活等。
【优秀例文】
停
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
2
)班
胡妍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
在天涯。远行路,
脚步染尘土;青衣顾
,留一抹楚楚。山河暮
,眼
模糊,可曾依稀记来路,老树枯
,只剩鸦声话如故。
独卧旧 居,点一盏灯听一夜孤笛声;合一扇门隔一厢风雪冷,一室
烛光,一缕茶香。捧一卷旧书
,回溯千年时光。不问今夕何夕,不
理百态炎凉。
浮华世事,光怪陆离,迷惘了多少赤诚真心;人生百态,几多薄凉,< /p>
污浊了多少单纯自我,任身旁千帆竟速,百舸争流,隔岸观火,固
守着这尘世间微薄的祈望。
展一幅画卷,忆 汨罗江水,听江水涛涛,压不过屈子悲鸣,看山苍
林翠,留不住一瞬回眸。
点一支檀香,忆潇湘竹林,听琴声铮铮,奏不出颦卿哀怨 ,焚潇湘
诗稿,看不透缘分难求。
翻一页诗词,忆月夜松冈,听大江东去,掩不住落魄悲凉,梦小轩
梳妆,
敌不过生死茫茫。
研一方松墨,铺一张生宣 ,寥寥几笔,绘塞外风雪,题一句
“
荣华没,
塞上吹羌笛
,战非罪,烽火烧几季。
”
浅淡勾勒,浓墨晕染,描山峦
叠翠,附一句
“
古柏青幽幽,荫下环佩伶仃歌,谁遣山风迎佳客 。
”
悄然停步,回首往事依 依,溪水边,石亭中,温一壶酒,烹一杯茶,
摆一盘棋,与故人回首往事,叹一声世事变
迁。
漫步青阶,听空谷遗音,不知是流年荏 苒无涯沧海,还是信笔描绘
水墨江山;登临绝壁,听榣山遗韵,不知是墨色洇染山川入画
,还
是烟雨洇染青山黛泽。
幽居深山,看春日新绿,燕归来莺语乱;嗅夏日芬芳,烟波自裴回
并举风荷香;
拾秋日红叶,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积冬日霜雪,落雪
未满北风却急。溪水潺潺,亭阶寂寂
,微风习习,鸟鸣幽幽,独拥
这一方天地,哪管他浮世荣华烟火迷离。
< br>
诗经三百,楚辞离骚,镌刻下愤懑与哀思;诸子百家,唐诗宋 词,
铭记着盛世与衰亡。孤守着万千字句,谁知他荒诞不经心酸滋味。
< br>
伫足、回首、追忆,方知这错过的一草一木、一词一曲、一笔 一画,
在时光中褪色、遗忘直至毁灭。
焚香如屑、烛光如豆,悄然止步,等一等被忽略的山川盛景,等一
等被遗忘的诗语词句,也等一等被失落的自在灵魂。
浮世绘巻拓不懂濯清涟不妖,世事炎凉不懂丹心照汗青。
可曾依稀记来路,老树枯
,只剩鸦声话如故。
点评 :这是一篇诗意如画的散文,作者回忆古人或独卧旧居,忘尘
世百态;或漫步青阶,听空
谷遗音;或幽居深山,看春日新绿。这
一幕幕无不紧扣主题,停下执着的脚步伫足、回首
、追忆,未尝不
是一种笑看人生的情怀。作者文化底蕴丰厚,遣词造句独特而有魅
力,不露声色地迈进诗意空间。
(指导老师:蔡桂萍)
停
高二(
11
)李朝晖
动车在远处沿着轨道奔驰,来往巴士有过高架桥,工业区顶上漫起
了
“
云雾
”
。这些都是城市平 淡却美丽的景色。是的,城市总是这样,
总是这样匆匆,这样不知疲倦。
她从车上向下观望,微风拂过脸庞,车厢内一阵嘈杂,让她 不禁皱
起了眉头。而最让她受不了的却是那一阵阵刺鼻的气味,淡淡的香
烟味里夹杂着不知名的某种气体。让她不禁感叹这世界上当真不是
处处都充满美
。但当你停下飞转的思维,向那些人看一看,你会发
现
:
那些吵嚷声是为了一个小女孩的位子被人占去了,那些气味是风
尘仆仆和乘客们上车之前
残留在衣物上的香烟味。
终于到站,她打开 车门走了出来,望了望车水马龙的大街,向繁华
的城市挥挥手。三月云彩九月天,棉花糖
一样的云朵挂在天边,手
持大扫把的环卫工人从马路西边儿扫到马路东边儿。她觉得如果
不
是扬起的灰尘,即使环卫阿姨穿着反光的鲜艳工作服,也不会有谁
能注意到身边儿还有人在劳动。
她兴奋 地握紧双手,因为上车前爸爸大方地给了她一张银行卡,即
使爸爸嘴里说了一大堆要把钱
花在有益的地方,像买一些参考书学
习机什么的,但是天知道她会去干什么。是的,连你
也知道,她会
冲进名品店然后买一只号称是用小牛皮做成的双肩包。她一度认为
香奈儿和爱马仕之类的是比奥黛丽
.
赫本还有魅力的玩意儿。她近 乎
疯狂地热爱它们。
她在跳进名品店的一瞬间,便拿起了那个早就中意的包包,然后直
奔收银台开始一边抚
摸她钟情已久的东西一边找钱包里那张崭新的
银行卡。可是生活就好像是文章不可思议的
开头到悲寂凄凉的结局,
最后总结为一段错过才懂得的题记。本就不深的口袋怎样摸索却
只
有一包面纸和一张学生证。她心急如焚。难道丢在车上了?那不可
能,下车时她还探了探口袋。难道被人偷了?别开玩笑了,隐形人
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所以不言而喻,钱包可能丢了然后在人潮拥挤
中被捡了。
她带着自责失落的心情尴尬地走出了店门。夕阳残留这微弱的光,
天气微凉,落叶斑驳。怪不得谁,哭又哭不出来,事已至此,她认
为
认命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可是就是有些不甘心。
那位环卫工人,仿
佛是终于等到了什么,环卫阿姨笑着向她走来,
手中竟握着那个钱包。
< br>
“
孩子,这是你的嘛?
”
温柔的 语调随着脚步的走近而不断放大。
她点头不 语,心里却是翻江倒海,感动地哭了下来。
“
您,一直在
等?
”
她问。
“
是啊!丢了的多难受啊,快来看看 ,少不少钱?
她接过钱包,握紧了环卫阿姨 的手,笑着说
:“
不少!
”
“
谢谢你,阿姨,是你让我明白这世间并未如此苍凉。
”
原来,只要我们慢慢停下来,也许会有不一样的风采。
点评:本文作者抓住了生活中不为人所注意细节展开情节,从开头< /p>
的环境描写到车厢里的人物活动,再到名品店的尴尬的心里描写,
无一不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细致的观察能力。其实美好就在身边,只
需要我们有时间或者创
造时间去慢慢体会。文本欲扬先抑,作者从
一个环卫工人的身上发现了人性的闪光点。真
如有句名言所说:
“
生
活本不缺少美,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
”
而我说:
“
不是人们缺少发现
美的眼光,而是缺少去发现美的时间。
”
(指导老师:蔡桂萍)
停
高二(
11
)魏姝
脚步匆匆,纵使身边繁花似锦也无法细细欣赏。不妨停下来,等一
等远去的生活。
人人都知在名利前淡然退隐的范蠡。他在勾 践失意
时,出谋划策,一举攻下吴国;在勾践称王时,辞官回乡,永不过
问政事。
“
浮海入齐
”
,定居于陶,开始 了后半生的实业生涯,成为
远近闻名的
“
陶朱公
”
。行走江湖,做一名商人。家财万贯,却千金
散尽。
富好行其德
”
,是他意识到物聚必散,天道使然。他不仅拥
有文子学派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也有庄子学派顺应自然大道的
豁达人生观,顺应自然今被誉为
“
治国良臣,兵家奇才,商人始祖。
< p>”
他是一代良臣,深知适可而止,物极必反之理。他的功成身退,成
为了多少人的心之所向!
在沉浮不定的官场上,范蠡停下了脚步,留意百态人间,流芳千古。
有块完整的圆,因为意外失去了一部分。为了找回所缺失的,它踏
上了旅途。由于只能走走停停,它见到了春日里的百花齐放,嗅到
了
夏日里的沁鼻莲香,拾到了秋日里的飘落红叶,赏到了冬日里的
寒梅竞放。最愉快的,就
是这样的时刻。它继续前进,渡过海洋,
穿过
沼泽,上坡,下山,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碎片。因为不再缺少什么,
它越走越快。
最终错过了旭日东升,夕阳无限。思来想去,它扔下
了碎片,慢悠悠地走了。缺失了部分
,虽不可爱,但人生会快乐许
多。
在风景如画的前方,圆停下了脚步,看尽落花山川,百转千回。
纵观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手机、电脑、网络扑面而来,短信
取代书信,大家都为生活疲于奔命。于是,多年不见的朋友终究是
在
春风秋雨里无话不说
,却在春去秋来中失去了联络。
<
/p>
物欲横流,步履如飞,只为了不落后于别人。但是做事情的时候,
不要把问
题抓得太紧,如此反而适得其反。当我们为一个难以实现
的目标所阻拦时,未尝不可退后
一步,统观全局,以静制动
,
厚积薄
发。必要之时,可以
稍稍停一下,以退为进,会更好地走向清澈的
时光,走向跨越苍茫的远方。
点评:本文是一篇很规范的议论文,最大的亮点在于能 够从不同角
度就例说理,并且以总结的方式独立成段。这样不仅在说理上很有
-
-
-
-
-
-
-
-
-
上一篇:作文范文之有关湘江景色的作文600字
下一篇:中考作文:那是一道风景线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