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作文》拓展阅读
朱光潜治学思想
1
、自我解剖
不断批评
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批判和美学辩论中,朱光潜 勇于解剖自己,严肃批判了唯
心主义美学思想,
特别是他自己曾经宣扬过 的唯心主义。
他不断地批判自己,
不断提出新的
观点和新的问题,堪称学者的楷模。
2
、寻求真理
学风端正
朱光潜通过批判唯心主义认识到以往自己是在
“
迷径里使 力绕圈子
”
,
以后开始学习马列
主义原著
。他在近六十岁时开始自学俄语,并用各种文本(中、德、俄、法、英)进行比较
研究,
取得一系列新的成果。他提倡独立思考,从不人云亦云,晚年的《谈美书简》和《美
学拾
穗集》就是他治学精神的具体表现。
3
、
“
三此主义
”
忘我精神
朱光潜信奉
“
三此主义
”
,即此身,此时,此地 :
“
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
由
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
”
。
“
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
来。
”“
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
< br>中另一地位去做。
”
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当代,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 的体现。
4
、
《谈读书》节选
< br>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
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须慎加选择。
真正能够称为< /p>
“
书
”
的恐怕还难
上十卷百
卷。
你应该读的只是这十卷百卷的书。
在这些书中间你不但可以得到较真确的知识 ,
而且可以于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
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 心灵,
激动你的思考。
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
《古诗十九首》
,你与其读千卷万卷谈希
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
图的《理想国》
。
中国学生们大半是少年老成,
在中学时代就欢喜煞有介事的谈一点学理。
他们
――
包括
你和我自然都在内
――
不仅欢喜谈谈文学,
还要研究社会问题,
甚至于哲学问题。
这既是一
种自然
倾向,
也就不能漠视,
我个人的见解也不妨提起和你商量商量。
十 五六岁以后的教育
宜重发达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重发达想象。所以初中的学生们
宜多读想象的文字,
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
< p>
我自己便没曾读过几本
“
青年必读书
”
,
老早就读些壮年必读书。
比方中国书里,我最欢
喜《
国风》
、
《庄子》
、
《楚辞》
、< /p>
《史记》
、
《古诗源》
、
《文选》中 的《书笺》
、
《世说新语》
、
《陶
渊明集》
、
《李太白集》
、
《花间集》< /p>
、
《张惠言词选》
、
《红楼梦》等等。在外国书里, 我最欢喜
溪兹
(
济慈
)
、 雪莱、
考老芮基
(
柯尔律治
)
、< /p>
白朗宁诸人的诗集,苏菲克里司
(
索福克勒斯
)
的七
悲剧,莎士比亚的《哈孟列德
(
哈姆雷特
)
》
、
《李尔王》和《奥塞罗》
, 歌德的《浮士德》
,易
卜生的戏剧集,杜
(
屠
)
格涅夫的《新田地
(
处女地
)
》和《父与子》
,妥斯套夫斯克
(
陀斯妥耶
夫斯基
)
的《罪与罚》
,福洛伯
(
福楼拜
)
的《布华里
(
包法利
)
夫人》
,莫泊桑的小说集,小泉八
云关
于日本的著作等等。
读书方法,
我不能多说,
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
第一,
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
< p>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
第二,
读过一本书,
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但 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
以逼得你仔细。
学问
不只是读书,
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是全
人类的事,
每科学问到了现今的阶段,
是全人类分途努力 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
而这成就
还没有淹没,
就全靠有 书籍记载流传下来。
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
把几千年的
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
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 到读
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
有了这种准备,
一个人总能在 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
去发见新的世
界。
< p>
历史愈前进,
人类的精神遗产愈丰富,
书籍愈浩繁,
而读书也就愈不易。
书籍固然可贵,
却也是一种累赘,可以变成研究学问
的障碍。
它至少有两大流弊。
第一,书多易使读者不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