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议
“
作文命题
”
一次是以
“
春上枝头
”
为题,练习写抒情散文。想借枝头上春景的描写,来展示家庭、社会发
生
的新变化,从而折射出整个时代的前进和发展,并且希望学生能从初春景联想盛春景,由
枝头春联想到果压枝头,从现实的变化展望美好的未来。这个命题在
90
年代学生 中练习过,
涌现出了一大批情文并茂的作品,有两篇在当年的夏令营征文中获奖,可是这
次学生练习,
情况大不相同,多数文章干巴巴的,尽是套话,前一次练习中那感人的力量
已不存在。
另一次是练习写人物,在写作前 ,题目一时确定不了,便问学生。学生几乎不假思索地喊道:
“
写老爸!
”
我当初也有这种想法,因为刚学了舒乙的《父子情》,学生可参照着写。同时也
有些担心
——
过去写妈妈的文章要比写爸爸的好。练习的 结果让人大喜过望,几乎全优,其
中有两名学生的文章还分别发表在
1< /p>
月
16
日、
1
月
23
日的《邯郸日报》上(一篇《我的爸
爸》,一篇《女儿的呼唤》)。
过去练习成功的文章命题,现在却写不好,过去 写作一般的命题,现在却写得如此成功,为
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这恐怕与学生的生
活体验和写作兴趣有关。
几年前的学生,对 改革开放前后家庭生活的变化有过切身的体验,他们目睹了家里电器不断
的增添或更新,
品尝过乔迁之喜,对这些,他们有满肚子的话可说;而如今的学生,打记事
起,就生活在
富足之中,所要求写的内容,大都是听到的,因此免不了无病呻吟。
由此可见,作文命题如果能切合学生的生活体验,符合学生的感情表达 需求,他们乐意写,
想一吐为快,写作效果就不会差。前次的
“
春上枝头
”
,这次的
“
我的老爸
< p>”,便是如此。
怎样才 能使命题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呢?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就是让学生参与命题活动。
我们可以让学生集体命题。教师或者提前将训练的目的、要求介绍给学 生,征集作文命题;
或者教师走下去,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后,再确立命题;或者建立学
生命题小组,掌握命题
的主动权。这样做的目的是变
“
要 我写
”
为
“
我要写
”
,激发学生的写作欲。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 自主拟题,写
“
放展文
”
。教师先确立写作范围, 然后放手让学生拟题写
作,
”
我手写我心
“
。这样学生最容易找到感觉,把自己急于告诉别人的写出来。
此外,还可以通过集体活动作为学生共同的写作素材。如有特色的一堂 课,或大型的观展等,
要求学生留意活动中最动人的细节。
以上这些做法应当配合着使用,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学生的自主拟题。
“
自主拟题
”
能为学生 的写作提供方便。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说:
“
写作就是把一切都敞开,直
到不能再敞开为止。
”
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给作者充分的自 由,真正掏出心窝里的话。
过去学生作文,大都是为老师、为考试、为分数,而不是为表
达。自主拟题,解除了学生对
命题的束缚,
“
用我的自由 之笔,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显我的自在之趣
”
(张
光缨老师语)。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得以充分的激发,会更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
自主拟题也符合育人的要求。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塑造人、发展人而不是 拘泥人;育人的工作
是逐个精雕细刻的,而不是大批量的机械化生产。自主拟题就是要求
学生写出有个性的文章,
对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很有好处。但是统一命题也还有存在的必
要。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
作文命题是不得已而为之。
”
就是说,作文命题是无可奈何的做法,虽 然不是好做法,但还得这样做。统一命题,便于学
生间相互比较,便于相互间学习借鉴,
有利于避免
“
抄、背、套
”
现象的发生,在考察学 生写
作水平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
-
-
-
-
-
-
-
-
上一篇:高一作文范文 叶落知秋
下一篇:我课余的生活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