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体验-悉尼大学体验
云南省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
2014-2015
学年七年级语 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满分
100
分,考 试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
150
分钟)
得分:
亲爱的同学,请冷静思考,仔细审题,细心答题
。在答题过程中,请同学们工整书写规范字,注意卷
面清洁。特设试卷卷面书写奖励分<
/p>
2
分。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加油!
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否则视为无效。
< br>一、积累与运用(
1
—
6
题,共
< p>20分)
1
、请将下面语段中划线 的句子用正楷工整地抄写在答题卡上的“田”字格里。
(
2
分)< /p>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极为重要的途径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
的一项是
( )
(
2
分)
..
A
.诠
(qu
á
n)
释
裨
(b
ì
)
益
憧
(ch
ō
ng)
憬
湍
(tu
ā
n)
急
.
.
.
.
B
p>
.惊羡
(
xi
à
n
)< /p>
肇
(zh
à
o)
事
徜
(c
á
ng)
徉
浩淼
(mi
ǎ
o)
.<
/p>
.
.
.
C
.镌
(ju
ā
n)
刻
迸
(b
?
ng)
溅
呜咽
(y
?
)
安恬
(ti
á
n)
.<
/p>
.
.
.
D
.惆
(ch
ó
u)
怅
自诩
(x
ǔ
)
荟萃
(cu
ì
)
跻
(j
ī
)
身
< /p>
.
.
.
.
3
、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2
分)
谈笑风声
千姿百态
潜移默化
危言耸听
美不胜收
无动于忠
一视同人
盗听途说
错别字
改
正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
分)
A
、通过努力学习,使我们获得了成长。
B
、初中阶段,只要重视基础积累,才能取得好成绩。
C
、学校小卖部商品种类繁多,有巧克力、饮料、烧烤和零食。
D
、认真听讲是开展学习活动的必备条件。
5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2
分)
A.
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
:
“ 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
....
B.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精神对学习有大有裨益
的好处。
....
C.
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 重,在这千钧一发
之际,后援部队终于赶到了。
....
D.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
6
、默写。
(每空
< p>1分,共
10
分)
(
1
)东风不与周郎便,
。
(杜牧《赤壁》
)
(
2
)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浣溪沙》)
(
3
)
,冷露无声湿桂花。
(王建《十五夜望月》
)
(
4
)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
(
5
)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
6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
(冰心《成功的花》
)
(
7
)
《郑人买履》中最能体现郑人可笑的“言”的句子是:< /p>
,
。
(
8
)请写出关于月 亮的连续两句古诗(课内外均可)
:
,
。
二、阅读理解(
32
分)
(一)诗歌。
(
3
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诗中用哪几个事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分)
8
、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1
分)
...
A
、题目《次北固山下》
,
“ 次”的意思是“旅途中停宿”
B
、尾联的“乡书” p>
“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C
、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二)阅读文
言文,完成第
9
—
13
小题。
(< /p>
12
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
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
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
中,
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
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
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
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 br>9
、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
4
分 )
①明察
秋毫
察:
②私拟
作群鹤舞空
拟:
.
.
③项为之强
强:
④徐
喷以烟
徐:
.
.
10
、翻译下面的句子。< /p>
(
2
分)
故时有物外之趣。
译:
11
、下列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和(
)
(
2
分)
A
、昂首观之
B
、项为之
强
.
. p>
C
、心之
所向
D
、至之
市
.
.
12
、选文叙述了三件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
,请模仿下面的 示例,写出后两件趣事。
(
2
分)
示例:第一件:观蚊如鹤之趣
第二件:
之趣
第三件:
之趣
13
、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为什 么会产生“物外之趣”?(
2
分)
(三
)阅读选段,完成
14
——
16
题(共
< p>10分)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
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
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
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
吩咐“要
小心”的时候,
我们已经点开船,
在桥石上一磕,
退后几尺, p>
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
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
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
流中,飞
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
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
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
手,渐望见依稀
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
藻
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
;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
经去游玩过
,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
真在眼前了。
14
、第
2
段加点词“跑”与第
1
段哪个词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形? (
2
分)
15
、这段景 物描写很有特色,说说作者是从哪些不同的感觉角度描写的,并写出相对应的例句。
(
< p>6分)
①从
觉方面描写的景物有:
②从
觉方面描写的景物有:
③从
觉方面描写的景物有:
16
、对选段大意概括恰当
的一项是(
)
(
2
分)
..
A
、去赵庄看戏途中的行船情景
B
、去赵庄看戏途中“我”的心里活动
C
、去赵庄看戏途中“我”的见闻和感受
(四)阅读选文,完成
17
——
19
题 (共
7
分)
蓓姬感到十分害怕,汤姆居然连往回走的路也找不着了。
“喂,汤姆,你怎么什么记号也没做!
”
“蓓姬,我真笨!一个大笨蛋!我根本没想到还会顺原路返回!是的,我们现在迷路了。真是糟糕透<
/p>
顶。
”
“汤姆,汤姆,我们迷了
路!找不着路了!永远也走不出这个鬼地方了!真是的,我们当时干嘛不和
别的伙伴一起
走呢!
”
说完,
她一下子瘫在地上,< /p>
大哭起来,
这下子吓坏了汤姆,
他以为她快要死了,
要不然就是要发疯了。
他坐在她旁边搂着她。她紧紧地挨着汤姆,脸贴在他怀里,一古脑
地诉说她的恐惧,连后悔都来不及了,
这声音传到远处变成了嘲笑,
回荡 在通道里。
汤姆求她再打起精神来,
可她说不能。
于是汤姆开始了 自责,
骂自己不该把她弄到这种不幸的地步。这一骂倒有了好效果。她表示要努力抱定希
望,只要汤姆不再说这
种话,她愿意跟汤姆一起闯关,因为要说谁有错的话,她自己也不
例外。
这样他俩又开始往前走,漫无目标地胡乱走——他们现在能做的
就是往前走,不断地往前走。不久,
希望又开始复苏——它没有什么理由,很简单,只是
因为希望的源泉还没有因时间和失败而消失时,它自
然而然地要复苏。
过了一会工夫,汤姆把蓓姬的蜡烛拿来吹灭,这种节约意味深长,言辞是多余的,不用多
解释,蓓姬
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她的希望又破灭了。她知道汤姆口袋里还有一根整蜡烛
和几个蜡烛头——但他必须
节约着用。
又过了
一会,疲乏开始袭上心头,可两个孩子尽力想置之不理,因为现在时间就是生命。他们连想坐
下来休息一下都不敢想。只要往前走,往一个方向或者无论是往哪边走都算是前进,有可能会有结果;但 p>
千万不能坐下来,否则等于坐以待毙,好让死神降临得快些。
到后来,蓓姬柔弱的四肢再也支撑不住,她一步也走不动了。她坐在地上,汤姆也坐下来陪她休息。<
/p>
两人谈到家、那里的朋友、家里舒服的床铺,尤其是那灯光!蓓姬哭起来,汤姆想另换话题
来安慰她,可
是她已不止一次听到他这样鼓励,现在这些鼓励的话听起来倒像是在挖苦她
。蓓姬实在疲乏极了,她昏昏
欲睡,汤姆见此很高兴,他坐在那里盯着她看,只见她在甜
蜜的睡梦中脸上的表情逐渐由绷紧状态变得舒
展了,笑容也慢慢地露出来。那平静的脸庞
给汤姆的心灵也带来了些慰藉。于是,他的心思转到了过去的
时光和梦一般的回忆上去了
,他陷入沉思时,蓓姬在一阵爽快的微笑中醒来,可是笑容突然中止,接着就
是一阵呻吟
声。
“唉,我怎么睡着了呢!要是一觉睡过去那该有多好啊!不!不!
汤姆,我不是这么想的!不要这样
看!我不说了。
”
< /p>
“蓓姬,你睡了一觉,这很好;你会觉得休息好了,我们会找到出去的路。
”
“我们可以试试,汤姆。可我在梦中见到了一个美丽的国家,我想我
们正是在去那儿的路上。
”
“不一定,不一定。蓓姬,
打起精神来!我们再去试它一试。
”
17
、这段文字出自名著《
》
,作者是美国的
。
(
2
分)
18
、选文划横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汤姆这个人物形象的?(
2
分)
19
、结合选文,说说汤姆是 一个怎样的人物?(
3
分)
三、综合性学习(
6
分)
20
、口语交际
一天,某中学
七年级(
1
)班的小明正要上学,她妈妈突然晕倒,不省人事。在众邻居的帮助下 ,妈
妈被及时送进了医院。小明要向班主任陈老师请假,还要把此事告诉出差在外的爸爸
。现电话已接通,请
你代小明讲话,语言要求简明、连贯、得体。
(1)
小明对老师说:
(
2
)小明对爸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