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职业大学官网-扬州职业大学官网
人教版
2020
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II
)卷
姓名
:________
班级
:________
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做事情不能“眉毛胡子一把 抓”,要找准重点和着力点。
B
.教学中,老师应该突 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C
.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D
.中国历来不乏出色的工匠,如游刃有余的庖丁,刻木成鸟的鲁班…… 他们不仅是工艺纯熟的技者,还是明法通
道的智者。
2 .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现代作家 、教育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
,童话集《稻草人》
,我们学过他写的介< /p>
绍家乡园林的说明文《苏州园林》
。
B
.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
1 362
年的历史,作者司马光,字君实,是北宋著名的政
治家和史学家。
C
.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 》
,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这本书第一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真实面貌。
D
.
《水浒传》中塑造了误入白虎堂的林冲,智取生辰纲的晁盖,拳打镇关西的武松和倒拔垂杨柳的鲁智深等一 系列
英雄人物。
3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p>
A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岳阳楼记》将叙事、写景、抒 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政治抱
负。
B
.“不要只顾自己说笑开心,也要让其他人有机 会说点什么。”这个句子是递进复句。
C
.“青年理想 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D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都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 节日。
二、字词书写
4
.
(
1
)古诗文, 是中华文化(kuà)____越时空的精神宝藏,是中华民族极致(níng)
____
练的智慧结晶。古
诗文中的美(fǔ shí)
_______
皆是,在诵读中感受其音韵之美,在品读中体会其意趣之美。
第
1
页
共
11
页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天生格调必有用
①每天听着高雅的音乐,读着
最优秀的书,与一些最出色的朋友交游,谈吐优雅、情操高尚、品行高洁、胸襟
开阔、目
光如炬。人生最重要、最恒久的,是生命的格调,更可贵的是,这种格调一旦养成,就不会再失去,它融
入生命中,成了一种秉性,一种韵味,一种内涵,一种气质。即使你的生命结束了,这种格调依然
会在你的后代身
上显现,成为一个家族的素养标签。
< br>②常常想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农民起义领袖用权势与高贵并非天生,更不是贵族的专利,普 通
人同样可以通过打拼争取天下作为口号,号召穷苦百姓追随自己。这句话,体现更多的
是一个人的英雄气概,是大
丈夫于天地之间成就伟业的豪气。一个人,内心具有了这种豪
气,还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前行的脚步?
③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
咽喉!”他真的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在耳朵失聪之后,在寂静的世界里,创作
出了世界上
最伟大的乐章。命运就是这样,在不屈不挠的强者面前,总会俯首称臣;而在自弃自馁的弱者面前,却
总是趾高气扬。
④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拥有财富的多少
和职位的高低。因为不论拥有多少财富,迟早都会清零;不论到达了
多高的职位,
也用不了多久就会回到零点。
没有什么比淡泊超然的心更能让人获得幸福。
拥有了权力,
到达了高位,
就幸福了吗?不。头顶上高悬的利剑,难以
填满的欲望,
时刻都让你如履薄冰、胆战心惊。拥有了财富,家财万贯,
你就幸福了吗?不。财富是世界上高速旋转的搅拌机,一刻也不会让你宁静下来,你再也没有时间享受宁静安逸的
幸福了。世界上,只有那一刻淡泊超然的心,只有那一份超越功名利禄的境界,才具有伟
大的力量,让你真正走进
澄明的幸福之境。
⑤
一直把清高作为自己的修为方向,
但从不把清高作为自己的标签。
因为在我看来,
清高是一种骨子里的优雅,
是自己心灵的洁净,更是一种生命深处的雍容
。当你身处贫困的时候,位置卑微的时候,如果你依然有自己心灵的
坚守,依然气若幽兰
,依然心静如水,这是真正的清高,因为,这样的处境,会逼迫着大多数人失去底线。所以,
我一直敬重那些居于山林而坚守着心灵高地的超脱之士,像魏晋时代的阮籍和嵇康。
⑥最可怜的人,不是缺少财富的人,更不是职位卑微的人,而是没有格调的人。格调是困境中的
助力,是深夜
里的火把,是寒冷中的炭火,是孤寂时的相伴。每一种格调,都会为你打开
世界的一扇窗。因为格调,你的生活才
会丰富多彩。其实,培养格调并没有什么秘密,所
有的机缘,都是因为你的自省。没有格调,再优秀的人,也会与
你擦肩而过。
第
2
页
共
11
页
5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6 .
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7 .
下列两句名言,哪句更适合作为第④段的道理论据?为什么?
< br>(1)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8 .
有人说:阅读是提升人生格调的最佳途径。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斯是陋室
汪曾祺
< p>
①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很多处是借用昆明原有的房屋,学校、祠堂。自建的,集中,成片的校舍 叫“新校
舍”。
②新校舍大门南向,进了大门
是一条南北大路。这条路是土路,下雨天滑不留足,摔倒的人很多。这条土路把
新校舍划
分成东西两区。
③西边是学生宿舍。土墙,草顶。土墙上开了几个方洞
,方洞上竖了几根不去皮的树棍,便是窗户。挨着土墙
排了一列双人木床,一边十张,一
间宿舍可住四十人,桌椅是没有的。两个装肥皂的大箱摞起来。既是书桌,也是
衣柜。昆
明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肥皂箱,很便宜,男生女生多数都有这样一笔“财产”。有的同学在同一宿舍中
一住四年不挪窝,也有占了一个床位却不来住的。有的不是这个大学的,却住在这里。有一位,姓
曹,是同济大学
的,学的是机械工程,可是他从来不到同济大学去上课,却从早到晚趴在
木箱上写小说。有些同学成天在一起,乐
数晨夕①,堪称知己。也有老死不相往来,几乎
等于不认识的。我和那位姓刘的历史系同学就是这样,我们俩同睡
一张木床,他住上铺,
我住下铺,却很少见面。他是个很守规矩,很用功的人,每天按时作息。我是个夜猫子,每
天在系图书馆看一夜书,即天亮才回宿舍。等我回屋就寝时,他已经在校园树下苦读英文了。
④大路的东侧,是大图书馆。这是新校舍惟一的一座瓦顶的建筑。每天一早,就有人等在
门外“抢图书馆”,
——抢位置,抢指定参考书。大图书馆藏书不少,但指定参考书总是
不够用的。
⑤每月月初要在这里开一次“国民精神总动员月会”,简称
“国民月会”。把图书馆大门关上,钉了两面交叉
的党国旗,便是会场。所谓月会,就是
由学校的负责人讲一通话。讲的次数最多的是梅贻琦,他当时是主持日常校
务的校长(北
大校长蒋梦麟、南开校长张伯苓)
。梅先生相貌清癯,人很严肃,但讲话有时很幽默。有一个时期 昆
第
3
页
共
11
页
明闹霍乱,梅先生告诫学生不要在外面乱吃,说:“
有同学说‘我在外面乱吃了好多次,也没有得一次霍乱’同学
们!这种事情是不能有第二
次的。”
⑥更东,是教室区。土墙,铁皮屋顶(涂了绿漆)
王禹偁的《黄岗竹楼记》
。
⑦这些教室方向不同,大小不一,里面放了一些一边
有一块平板,可以在上面记笔记的木椅,都是本色,不漆
油漆。木椅的设计可能还是从美
国传来的,我在爱荷华——耶鲁都看见过。这种椅子的好处是不固定,可以从这个
教室到
那个教室任意搬来搬去。吴宓(雨僧)先生讲《红楼梦》一看下面有女生还站着,就放下手杖,到别的教室
去搬椅子。于是一些男同学就也赶紧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到宝姐姐、林妹妹都坐下了,吴先生
才开始讲。
⑧这样的陋室之中,却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⑨联大五十周年校庆时,校友从各地纷纷返校。一位从国外赶回来的老同学(是个男生)
,进了 大门就跪在地
下放声大哭。
⑩前几年我重回昆
明,到新校舍旧址(现在是云南师范大学)看了看,全都变了样,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东北
角还保存了一间铁皮屋顶的教室,也岌岌可危了。
(选自《忆昔》
)
(注)①乐
数晨夕:语出陶渊明《移居》
,意思是乐意和他们朝夕共处。
9 .
文中写了西南联大校舍的简陋,请概括这一内容填空。
(
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大图书馆是新校舍唯一一座瓦顶的建筑,位置少,参考书不够用。 p>
(
4
)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说说第④段划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每天一早,就有人等在门外“抢图书馆”——抢位置,抢指定参考书。
11 .
试分析第⑤段划线句的含义。
这种事情是不能有第二次的。
第
4
页
共
11
页
12 .
第⑧段中说“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可是后文只提到一个 没写姓名的校友,为什么?
13 .
文章以“斯是陋室”为题有什么妙处?
四、情景默写
14 .
古诗词默写
(
1
)李清 照《武陵春》中以泪代语述说不幸的句子是:
___
,
___ p>
。
(
2
)
《 渔家傲?秋思》中,表现边地思乡心切,却心系国事的句子是:
___
,
___
。
(
3
) 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怀亲之情的句子
< p>是:
___
,
___
。
(
4
)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
___
,
___
。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长勺①之役,曹刿
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不爱衣食于民,不爱牲玉于神。”对曰:“夫惠本而后民归之
志,民和而后神降之福。若布德于民而均平②其政事,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动不违时,财不过用;财用不匮,
莫
不能使共祀。是以用民无不听,求福无不丰。今将惠以小赐,祀以独恭③。小赐不咸④
,独恭不优。不咸,民不归
也;不优,神弗福也。将何以战?夫民求不匮于财,而神求优
裕于享者也。故不可以不本。”公曰:“余听狱虽不
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
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⑤,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注释)①长勺:
鲁地名。②均平:公平合理。③独恭:国君一人致敬于神。④咸:普遍。⑤图民:考虑百姓
之事。
15 .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
1
)神弗福也(
______
)
(
2
)将何以战(
_____
)
16 .
翻译下面的句子。
(
1
)余不爱衣食于民,不爱牲玉于神。
(
2
)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
第
5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