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怎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怎样
第一讲
国情
1
、当代中国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 p>
个基本问题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 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3
、中国
基本国情(三个没有变)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
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4<
/p>
、道路
: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
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
明,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br>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现实依 据、基本路线、主要任务、
总体布局和奋斗目标,指明了当代中国的前进方向。这条道路
,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
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及其他
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又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的创新之路,是实现社
会
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
会主义。
5
、理 论体系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
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
,
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科学地回答了当代中国面
< br>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
鲜明提出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
< p>,特别是
”
四个全面
”
的战略 布局
,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
新境界
,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
.
6
、制度:
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
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
以公 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 系,
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
制度。
7
、三个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p>
8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依据:
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
:经济建设、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总任务: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9
、四个全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0
、科学发展观
:
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 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1
、四个考 验
: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四个危险
:
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
消极腐败
12
、
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基础性
作用提升到
决定性
作用
13
、重要 战略时期的依据
: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中国发展;中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中国 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更加成熟。(战略机遇期,主要是指有利于战略实施
的历史阶段及背景、环境和条件,具有时
间的长期性、空间的开阔性、影响的全局性特点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赢得主动,必须敏锐的发现机遇,紧紧地抓住
这些机遇。对我国
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1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相一致, 涉及经济建设、政
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一是经济持续健
康发展;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三是国家文化
软实力显著增强;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
提高;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5、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任
务:
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本 p>
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16
、全面深化改革的紧迫性:
当代中国的改革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进行,处 于迎接世界挑战,实现更大发展的重要时期;
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实现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第二讲
经济建设
1
、收入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
是社会主 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将市场和计划视为两种不同
的经济手段。
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优势,最大限度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物质
文化需要。
3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
更好的政府作用;推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全面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4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关键环节: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 常态。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对于推动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
局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
新常态
的关键,实施创新发展驱动战略,强化经济金融风险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