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西大学-昂西大学
北京校友会成功举办第八届“希望之星”奖学金颁奖活动
永昌、北京一六
一中副校长曹雪莲、北京四中校
长助理科建宇等
23
名获 奖学子毕业中学的领导
和老师,15
名获奖学子及家长共计
100
余人参
加活动。
会议由冯国馨秘书长主
持,首先由安志忠常
务副会长宣读了《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北京校友会
关于给袁世玉等十五名同学颁发“希望之星”奖
学金和荣誉证书的决定》,伴随着热
烈的掌声,
陈冀平、刘建平、王寿君、袁国林、冯亚青等领
导和
学长为
15
名获奖学子颁发“希望之星”奖
学金和荣誉证
书。
随后,
冯亚青副校长从学校历史、
杰出校友、
8
月
23
日上午,天津大学北京校友会第八 p>
届“希望之星”颁奖活动在北京隆重召开。天津
大学党委书记、校友
总会会长刘建平,副校长、
校友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冯亚青,建筑学院党委
书记张玉坤,党委宣传部部长雷鸣,校友总会副
秘书长王葳,教务处副处长、
招生办主任谷钰等
专程来京出席活动,天津市政府驻京办主任王润
生、北京市社团办社团管理处副处长张晓明应邀
出席,天津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陈冀平
、荣誉会
长袁国林,常务副会长安志忠、刘彦华,副会长
兼秘书
长冯国馨,副会长刘庆、高贵等校友会领
导及知名校友代表王寿君、许高峰、刘树屯、张
维刚、张勇、李兴钢、张志高以及北京大学附中
校长王铮,中国
人民大学附中副校长沈献章、高
超,北京理工大学附中副校长陈德收、北京五中
副校长李欣、北京十三中副校长蔡冬梅、北京
八一学校副校长王华蓓、北
京一零一中副校长熊
优势专业、发展战略、就业状况、科研工作等多
个方面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天津大学基本情况,她
希望有更多北京优秀学子报考中国第
一所现代大
学——天津大学;张玉坤、谷钰老师分别介绍了
建筑
学院和北京招生工作的有关情况,他们表示
今后将与北京有关中学开展更紧密的联系与合
作;天津大学优秀学生代表、
学生校长助理田川,
第四届“希望之星”获得者赵思思怀着自豪与激
动的心情介绍了年轻学子在天大的成长
与绽放。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王寿君向获
奖学子表示祝贺,希望他们珍惜在天
津大学宝贵学习机会,刻苦努力,追求卓越,争
p>
取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袁国林荣誉会长语重
心长地期望学子们深
刻理解天大“实事求是”校
训的精神内涵,并当场深情朗读北洋大学天津大
学历史悠久的校歌歌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
总建筑师李兴钢还带来了该<
/p>
院副院长兼总建筑师、中国
工程院院士崔恺校友赠予
8
位建筑、土木、城乡规划专
业学子的签名专著。
听完天津大学师生、校
友的介绍后,获奖学子、家
长和毕业中学领导和老师也
纷纷发言,表达对天津大学
的向往和
认同。“希望之星”
进入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
-
天津 p>
大学后,要深刻领会和践行“实
事求是”校训,用以指导终生,
p>
努力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实
p>
现人生价值。他寄语年轻学子,
希望每个学子都成为栋梁之才。
p>
陈会长还表示,今后,北京校友
会将继续支持母校发展建设,成
p>
为联系母校和校友的桥梁和纽带。
特等奖学金获得者袁世玉及刘靖旸
、彭博代表获
奖学子讲述了他们选择天大的心路历程,对未来
进
入天大学习充满了憧憬和向往;王铮校长、李
欣副校长、王华蓓副校长、蔡冬梅副校长、
熊永
昌副校长、高超副校长,八中教务处张春林主任
等中学老师
在寄语本校获奖学子的同时,表达了
和天津大学进一步增进交流、加强合作的意愿,
p>
也从学生培养、招生工作等方面向天大提出了很
多务实、中肯的建议
。
同为天大校友的王润生代表天津市政府驻
京办祝贺学子们考入
天津大学这所非常优秀的大
学,希望学子们能够融入天津的城市文化,爱上
这座城市。北京市社团办张晓明处长讲话中对北
京学子们高考取得的好成绩表
示祝贺,期望他们
入学后继续努力学习,学有所成回馈社会。
刘
建平书记在讲话中首先感谢北京校友会的
精心组织以及各知名中学领导、老师对活动的大
力支持,对获奖学子成长提出殷切期望,同时,
诚挚邀请各位中
学领导、老师在明年北洋大学天
津大学
120
周年校庆之 际到访天津大学。
最后,陈冀平会长有感而发,发表了热情洋
溢
的讲话。他首先对“希望之星”表彰活动给与
了充分肯定,对激励学子勤勉向学、搭建大
学与
中学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以及优秀新生与知名
校友相互沟
通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代表北京
校友会对到会的天津大学领导和老师、知名校友
p>
代表以及各中学领导、老师、学生家长表示衷心
感谢,对获奖学子们
表示热烈祝贺,期望学子们
“
希望之星
”
颁奖活动是天津大学北京校友
会,为鼓励北京籍优秀中学生报考天津大学并取
得优异成绩的一项品牌活动,该活动对每年考入
天津大学分数在前十的京籍
优秀学子进行奖励,
并颁发“希望之星”奖学金和荣誉证书。奖学金
资金来源于校友会会费及企业和个人捐助,奖励
活动公正、公平、公开,每年
8
月举办一次,本
届是第八次,以其激励各位学子珍惜光阴、刻
苦
努力,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不辜负家长、老师的
辛勤培养和校
友们的殷切期望。北京校友会还将
择机对京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进行跟踪了
解,以分享成功,释疑解惑,不断完善“希望之
星
” p>
奖励、激励机制。
天津校友会召开支会秘书长联席会研讨未来五年工作
8
月
22
日
—24
日,
天
津
校
友
会
2014
年度支会秘书长联席会在张家口
市成功召开。天津校友
会常务副会长杨
力恒、常务理事刘志谦和部分市会秘书
长及
p>
26
个支会的会长、秘书长共
43
位
< br>校友参加会议,学校校友总会相关负责
人应邀参加会议。会议由天津校友会秘
p>
书长申志丰主持。
会议认真讨论了天津校友会
201 4
年—2019
年五年主要工作思路,深入
交流
了各支会的好经验、好做法,并与
张家口校友会进行了联谊交流。
杨力恒在讲话中强调,本次会议的
主题词是“交流”,天津校友会秘书处
为这次活动做了大量周到细致的准备工
作,希望与会人员在认真研讨天津校友
会今后五年基本工作思路的同时,分享
各支会的好做法、好体会
,把天津校友
会的工作搞出新水平,做出新成绩。
参加活动的各
位秘书长在认真研
讨会议印发的“天津校友会
2014
年 —
2019
年基本工作思路”后表示,今后
五年
工作思路定位精准,目标明确,措
施具体,只要认真执行,校友会一定会
越办越好。与会人员同时提出了
33
条
补充意见
,为进一步完善五年工作思路提供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每年一度的支会会长秘书长联席
会,是天津校友会的一项经典活动,旨在加强各支会间校友的
沟通和联系。该工作从
p>
2001
年开始,每次一个主题,每年一个新意,深受各支会的欢迎和支持,至
今已经持续开展了
14
个年头。
今年会
议的安排,得到了张家口校友会的帮助和协调。活动期间,与会人员还与张家口校友会
会
长孙东峰、秘书长孙长山、副秘书长王玉龙等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增进了两地校友会的友谊。
四川校友会举行
2014
级新生送新会
8
24
日,天津大学四川校友会
2014
级新 生送新会在成都同兴园艺术酒楼举行,四川校友会
会长、
四川大学锦城学 院院长邹广严,
副会长、
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李光金,
天津大学招 生办主任谷钰,
四川省招生组组长傅利平以及成都同兴企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明建、可口
可乐四川公司首任总经理
陈俏贞出席会议。大会由四川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元泰资本
董事长曾敏主持,优秀高中毕业生
及家长
50
余人参加了 大会。四川校友会为今年考上天津大学的前五名新生颁发了奖学金,以鼓励各
位新生在将
来的大学生活中能够不断挑战自我,向更高的目标奋斗。
会上,邹广严对
2014
级新生报
考天津大学表示热烈祝贺,鼓励大家
< br>应在大学期间专注学业、持之以恒,
将来担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李光金
建议大家在注重专业的同时,更应注
重培养个人综合素质,把知识转化为
生产力,并鼓励学生毕业后大胆尝试
创业。刘明建希望新生们在
校期间能
够博览全书,提高综合竞争力,在学
业有成后更应该做
一个感恩、负责之
人。陈俏贞和
1968
届的熊一凡老校
友也向各位新生分享了各自的人生经
历并提出了殷切希望。
p>
与会领导嘉宾为获奖新生颁发了
奖学金,本次奖学金是元泰资本、同
兴企业集团于
8
月
2
日举 办的“盛世
元泰
同兴集雅——中国当代文化名
流书画名家书画精品展”的部分拍卖
收入。华西都市报记者也对获奖新生
进行了现场采访,新生们殷切表达了
对天津大学的向往和期待。
送新会不但对新生具有深刻的意
义,而且对母校和校友会的精神传承
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送新会让新生自成为天大人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母校和校友的温暖,< /p>
在校友们的人生经历和深刻思想中得到启迪,有利于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母校精神以及四川校
友会的
“提携”
文化与
“感恩”
文化 p>
;
其次,
送新会能够让新生们在入校之前就认识到母校和校友的强大力 量,
不但在他们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有强大资源平台的支持,而且也为他们将来回馈母校、
报答社会奠定
了良好的基础。
2014
年送新会 得到了新生及家长的一致称赞,四川校友会表示,未来将长期举办送新活动,让
天大校友
能够更加融入四川,不断提高校友会的凝聚力和天津大学在四川的声誉。
全国管理专家聚
首天大 解惑中国管理学科“三十而立”之困
9
月
14
日,随着一系列以“商学院的使命
与社会担当”为主题的论坛举行,天津
大学管理
与经济学部“三十而立 见证中国”的建院
30
周
年纪念活动进入高潮。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前身为管理学
院,是
1984
年经教育部批准与清
华大学、上海交通大
学和武汉大学一起成立的
中国改革开放后首批四所管理
/
经济学院之一。
1984
年也恰恰是中国拉开城市改革大幕的起始
之年。因此,天津大学的管理与经济学科走过的
“管理学院的改革与创
新应该走在大学改革
学者们讨论和思索的不是“荣誉”和“成就”,
更多的是走过了
30
年的新中国管理学科如今面
临什
么样的发展困境以及如何解困,创新发展。
正如原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
/p>
长王方华所言,“三十而立,按照‘人’的一生
来推论,而立之年
都是比较‘困惑’的,面临许
多人生的压力和问题。商学院的‘三十而立’也
有许多的困惑。”王院长谈到了他看到的管理学
科“三大困境”:要办成一
流的管理学科,首先
是师资队伍,但“困局”却是,中国的各一流高
校争相引进国外一流高校的毕业生,甚至有学校
以“文件”的形式规定只要洋博士不
要土博士,
这是一种奇怪的现象,也显示了中国高校的“不
自信
”;再就是,上海交大曾对全国
211
高校
的
多名教师做过一份调查,分析老师们在科
研、人才培养和社会
服务上投入的精力,结果显
示老师们在科研上的投入明显高于在人才培养和
部分教师知识明显陈旧,面对互联网等技术的发
展,大学的教育尤其商科这样
与实践紧密结合的
的问题。
对于这样的困境,专家学者们也尝试
着从人
才培养、知识知识发展和服务社会等不同方面提
出解困之
道。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西安交通大学管
理学教授席酉民
指出,面对破坏性的技术发展,
大学的教育必需做出变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
更要学会健康成长,大学课堂的意义更在于传授
知识的深度和系统性,课
堂要高于现实,也超越
虚拟的网络。
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
长赵纯均则毫不
避讳地指出,脱离实际是中国的管理教育面临最
大的问题,中国的管理学教育更需要教学与科研
并重。南京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赵曙明则
指出,
际化”
的管理学院院长,
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有 p>
“知
发展关键问题在于管理创新。
“经管
年不简单,
说短很短、
说长很长。
这
30
年是从无到有,学术上、教学上也取得了
可喜可
贺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大批优秀
的人才进入我们社会。”谈及管理学科的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国有资
产监督管理委员
会前主任李荣融,同时以天津大
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名誉主任和天津大学校友的身
份表示,他
1963
年进入天津大学,学校教会他
最深刻的就是“实事求是”这四个字。他认为,
“实事求是”
的 精神对于今天的社会、
经济改革、
管理学科发展,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
义:“坚
持实事求是非常重要,也许很困难,但是必须咬
牙坚持
、坚韧不拔。因为,实事求是一定会成功,
违背实事求是一定会被惩罚。所以,面对世界
的
未来,中国的未来,我想我们还是要牢记实事求
是,坚持实事
求是,也只有实事求是才会形成正
实事求是,产生的祸害极大。无论在任何岗位,
我们要努力做为社会加分的事,努力不做减分的
背景链接:
天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前身为管理学院,
是
1984 p>
年经教育部批准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
大学和武汉大学一起成立的中国改革开
放后首批
四所管理
/
经济学院 之一。三十余年来,天津大
学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管
理学科领域培养各类管理经济毕业生
5
万余人,
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30
年,恰好是中国经济 社会发展最关键的
30
年。
管理学的发展需要“职业化”、
“市场化”、
“国
的前面,为大学改革提供经验。”在系列论坛
中,
识”、“见识”和“胆识”的人,而管理学科的
社会服务方面,这与
“大学”的初衷不符;最后,
能量,违背实事求是一定是负能量。如果不坚持
学科,
怎么改革,
都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
“想清楚”
事。”
管理与经济学部校友会成立
首届理事会成员亮相<
/p>
9
月
13
日晚,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校 友会成立仪式在学校体育馆举行,在我校管理学科迎
来三十周年华诞之际,来自全国各地
的校友返校,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
部党委书记李连种、天津大
学校友与基金事务处处长李秀民、全国各地的校友代表、经管学部的学
生等参加了仪式。
会上,管理学部党委副书记施亮星正式宣布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校友会成立,根据校
友会
筹备会议的选举结果公布了第一届理事会成员,
并邀请他们上台与到 场领导、
嘉宾及校友同学们见面。
第一届理事会由李连种担任会长,校友
付永进、李树茁等
15
人担任副会长,施亮星担任副会长兼秘
书长,校友白斌、段志成等
14
人担任副秘书长。
“
校友们作为我们治学励人的明镜和名片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在校的学子”,李连种上台致辞
说到,
“校友们永远是管理与经济学部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也是学部事业发展 最可信赖的外部力量。
”
李连种的发言追溯了经管学部三十年发展历程,
介绍了校友会的工作宗旨。
他深情的说:
“经管情谊,
< p>山高水长,无论天涯海角,管理与经济
学部永远是你们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
”
李秀民在致辞中,对经管学部校友
会的成立
表示祝贺。“希望广大校友以
经管学部校友会的成立为契机,加强合
作,积极沟通,积极为学校和学院的发
展建言献策。”李秀民说。
< br>广大师生校友参加成立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