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
工程伦理公共课
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
一、课程概述
《工
程伦理》
是全体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公共必修课。
主
要讲授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
伦
理意识,
增强对工程伦理规范的认知和把握,
提高工程伦理决策能
力。
本课程以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
《工程
伦理》
(第二版)为基础。不同于传统的工程伦理 理论教育,本课程
突出强调工程伦理的实践性。
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除了 培养工程师的
工程伦理意识和责任感,
引导其掌握工程伦理的基本规范,
还需要通
过工程伦理教育,
提高工程师的工程伦理决策能 力,
故课程从工程职
业伦理和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两个方面构建课程体
系,课程分为
“通论”和“分论”两个部分。
二、先修课程
工程学科本科相关公共课程及专业课程。
三、课程目标
1.
深入理解工 程伦理相关概念和理论,
培养相关从业者的工程伦
理意识。
2.
系统把握工程伦理的基本规范,
掌握具体领域的 伦理规范要求。
3.
全面提高工程伦理的决策能力,< /p>
能够解决工程实践中的复杂伦
理问题。
四、适用对象
工程伦理课程适用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五、授课方式
以《工程伦理》
(第二版)教材为基础,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
1
可以按教材的内容通讲,也可以选择“通论”和“分论”部分相关内
容重
点展开。课时分配可以根据教学需求进行调整。
建议以重点知识讲授为
基础,
以案例教学为特点,
以职业伦理教
育为重心;
p>
可采用课堂讲授、
案例研讨、
专题讨论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 p>同时可结合
MOOC
、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可以结合教材各章二维码和参考文献安排课程内容的延伸阅读。
六、课程内容
本课程建议安排
1
学分、
16
学时,
有特殊需要可以安排
2
学分、
32
学时。同时,教师可根据各学校培养 对象的特点,按照工程的不
同领域合理选择相关章节。
《工程伦理》
(第二版)教材共分为
13
章,主要包括“ 通论”和
“分论”两个部分。其中,
“通论”部分包括第
1
章至第
5
章。主要
探讨工程伦理的基本
概念、基本理论问题
,
以及工程实践过程中人们
将要面对
的共性问题。第
1
章分析工程和伦理的概念
,
工程 实践中的
伦理问题
,
以及处理工程伦理问题的基本原则。 第
2
章至第
4
章分别
从责
任伦理与伦理责任、
利益分配与公正、
环境伦理与环境正义三个
< br>方面探讨所有工程实践都可能面对的一些共性问题。
第
5
章 重点探讨
了工程师的职业伦理。具体内容与重点、难点详见表
1
。
表
1
第
1< /p>
章至第
5
章具体内容与重点、难点分析
知识单元
重点与难点
如何理解工程
如何理解伦理
作为社会实践的工程
理解工程活动的几个维度
伦理困境与伦理选择
第
1
章
工
p>
程
与
伦
工程实践中的伦理
主要的工程伦理问题
问题
理
处理工程伦理问题的基本原
如何处理工程实践
则
中的伦理问题
应对工程伦理问题的基本思
路
2
第
2
章
工
p>
程
中
的
风险、
安全
< p>与责任
第
3
章
工
p>
程
中
的
价值、
利益
< p>与公正
第
4
章
工
p>
程
活
动
中
的
环
境
伦理
应对工程中各方利益冲突
工程社团是工程职业的组织
工程职业
形态
第
5
章
工程职业伦理
工程职业伦理的实践指向
工
程
师
的
首要责
任原则
职业伦理
工程师的职业伦理
工程师的权利与责任
规范
应对职业行为中的伦理冲突
“分论”
部分包括第
6
章至第
13
章。
主要针对不同的工程实践
,
有针对性地分析
各领域面对的特殊问题
,
以及共性的伦理问题在这些
领域
的特殊表现
,
分析不同领域的工程伦理规范。分论分别涉及土木
< br>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核工程、信息工程、环境工程和生物医
药工程等具体
领域,
以及工程实践全球化等议题。
具体重点与难点详
见
表
2
。
表
2
第
6
章至第
13
章具体内容与重点、难点分 析
知识单元
重点与难点
第
6
章
土木工程的类型与
土木工程的伦理问题
土
木
工
程
特点
3
工程风险的来源及
防范
工程风险的伦理评
估
工程风险中的伦理
责任
工程的价值及其特
点
工程实践中的攸关
方与社会成本承担
公正原则在工程的
实现
工程活动中环境伦
理观念的确立
工程活动中的环境
价值与伦理原则
工程师的环境伦理
工程风险的防范与安全
工程风险的伦理评估原则
何谓伦理责任
工程价值的综合性
(利益)攸关方
基本公正原则
自然的价值与权利
环境伦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