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铁军 浙江大学-朱铁军 浙江大学
-------------------------------------------
--------------------
范文最新推荐
---------- --------------------------------------------
劳动社保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材料
完善措施
强化服务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淮北 市劳动和社
会保障局)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
加,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就业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对此,我们认真
贯彻
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关精神,
在市委、
市政府
< br>的领导下,积极完善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方式,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
/p>
基本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以就业推动发展,
以发展带动
就
业”的良好态势,
为淮北经济和社会发展配置了大量的毕业生人才
资源,
维护了社会稳定。主要做法是:
一、制定完善政策促进高校
毕业生就业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有关精神,
推进高校毕业生就
业,近年来,我们制定了《中共淮北市委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
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
若干意见》
(淮政
6
号)等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
< br>生就业的政策体系。
一是将高校毕业生纳入到国家和省促进就业、
组
织起来就业、
扶持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扶持范围。
二是对登记失 业高
校毕业生自愿组织起来通过合伙经营或创办企业的,
按照每人元的标
准给予一次性补助;
对吸纳劳动合同期限在
1
< p>年以上的登记失业人员
和就业困难人员的,按其吸纳人数每人
150 0
元、元的标准给予一次
性补助。
三是对登记失业高校毕 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
免收最长不超
过
3
年的属于管理类、
登记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四是
< br>认真组织落实“选调生”、“选聘生”、“三支一扶”计划项目,对
通过公开招聘
方式选拔出的高校毕业生,
安排到相关部门或企事业单
1
/
7
位进行为期
二至三年的实习、锻炼,期满考核合格后,分配到有空编
的事业单位。
L oAlhost
二、鼓励引导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对企
业吸纳家庭经
济困难的高校毕业生、
“4050”失业人员、
城市零就业
家庭成员、连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12
个月以上的家庭成员、符合条
< p>件的残疾人员、连续失业
12
个月以上的人员、就业困难的被征地人
员等就业困难人员,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
保险、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费,
由财政从就业专项资金按照本地标准
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对当年新招用高校毕业生、
返乡农民工等登记 失
业人员达到一定比例,
并与其签订
1
年 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
企业,可给予不超过
200
万元、期限不超过
2
年的小额担保贷款,并
由财政按基准
利息的
50%
给予贴息。三、开展招聘活动促进高校毕业
生就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主渠道作用,
有针对性地举办多形式
促进
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
不仅使企业更了解毕业生的情况,
增
< br>强其对毕业生的吸引力,
也使毕业生能更多地与用人单位接触,
增加
就业机会和可能。
一是开展组织“就业政策校园行”活动,
通过 在校
园内设立政策咨询台、
发放宣传资料、
开设劳动保障 法律法规专题讲
座、就业求职专场辅导会、创业成果展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以《劳
p>
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为重点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国家促进
就业和扶持创业的政策规定、
维权知识等,
进一步提高广大高校毕业
生的劳动保障法律知识水平,转变就业观念,增强维权意识。二是举
办高校毕
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
对享受助学贷款的应届毕业生、
家庭
困难的历届毕业生、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零就业家
---------
--------------------------------------------------
----
范文最新推荐
-------------------------- ----------------------------
庭”家庭大学生、
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重点帮扶,
通过加大帮扶力度,
在其中一场对接洽谈会上使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突破了
90%
。三是积极搭建企业与高校毕业生沟通平台,以来,我市在保证
招聘单位
质量的基础上,突出针对性,按照不同专业、院校类别,组
织举办了“高校毕业生专场招
聘会”27
场,累计提供
31078
个岗位
信息,发放各类宣传资料
4
万份。其中深入淮北煤师院、淮北职业技
< p>术学院、淮北一、二职业高中等学校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信息活
动
p>
5
次。
四、
完善服务机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全面开展 人性化就业
服务活动,
帮助高校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
就 业形势,
掌握就业技能,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建立政策引导、就业指导
、就业推荐、就业培
训、档案托管、信息服务工作制度,积极为到淮北就业、创业的高校
毕业生提供人事代理等公共服务。
加强与县区人力资源市场及县区人 p>
才中心相关部门的联动互动,着力构建内外贯通、上下贯通、横向贯
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
切实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
活动
的监督和管理,维护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确保招聘活动安全。
建立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
就业帮扶机制,
通过政策调控鼓励用人单位
接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
/p>
为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一条龙、
一
对一”的全免费就
业服务。
五、
加强网络建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
提供更
加快捷优质的服务,
畅通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
我们在充分发
挥有形市场发布信息的同时,
积极运用淮北就业网和淮北就业报载体
作用,全面搜集和发布就业信息,根据岗位需求情况,为高校毕业生
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