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大学的精神北大导游讲解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1-29 16:23
tags:

女生大学期间当兵-女生大学期间当兵

2020年11月29日发(作者:安志敏)


北大导游讲解


北京大学创办于

1898

年,原名京师大学堂,光绪皇帝亲笔题词

京师大 学堂

匾额。它是中


国第一所国立的综合性大学,

也是当时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

是康梁百日维新的措施之一。


北大燕园其实是原来燕京大学的校址,

但是很多北大学生对此段历史知之甚少,

然而最近有


很多团体来北大参观,

最让人神往的莫过于未 名博雅的秀丽景色,

如不能让参观者知道关于


这个园子的真实历史,实在 让人惭愧,希望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为这个校园增添光彩

!


西校门


西校门是北京大学 原来的正门。

因为是校友

1926

年捐资所建,

故 也称作校友门。

1920

3


15

日,燕大正式挂匾,同时举办男女两校合并的联欢会,合并仪式由蔡元培主持,校门< /p>


上燕京大学的牌匾为他所题。

(北大导游讲解


西门华表


这两座华表是圆明园安佑宫中的遗物之一,当年被安放在安佑宫琉璃 坊前。在清末民初崇


彝的《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有记载曰:

鸿慈永祜,在月地云居之后,循山径入,其中为


安佑宫,乾隆七年建,其前琉璃坊 三座,左右华表刻云气,甚精巧,民国十四年犹及见之。


闻人言:今已为燕京大学所取。

根据这段记载,这两座华表至迟当建于乾隆七年

(1742)


至于如何从圆明园移到燕园,当年的

《燕京大学校刊》曾对 此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称移此华


表时,曾

商诸圆明园之主管者,拟将此石柱移归本校保存,并经地方当事人之认可,遂鸠


工起运, 陆续移来三座

国立北平图书馆落成,商准北平市 政府,将存放天安门前之石柱


移归该馆,同时函商本校,请将所存之三柱移赠其一,当即 准如所请,函报市政府备案,并


声明尚存二柱,

仍由本校保存,

旋得市政府认可,

於是本校行政执行委员会乃决议将此二柱


竖立於 贝公楼前,以资瞻仰。此项竖立费及配制柱顶之镇物费,为数约一千数百元。


贝公楼

(Bashford Hall)


燕大的主楼 ,即现在北大的办公楼,称为贝公楼,是为纪念美以美会会督贝施德

(

又译贝施< /p>


)

1926

年落成时的 英文名即为

Bashford Hall

。燕京大学的前身是美国美以美教会开办 的


汇文大学。其首任校长李安德是丁韪良的一位密友,当李安德于

189 3

年因病去世以后,包


括丁韪良在内的校董事会一致推选贝施福为汇文大 学堂的第二任校长,

同时选举刘海澜为常


务副校长。贝施福当时也是美国 俄亥俄州卫斯理大学的校长。虽然他于

1904

年正式来北京

传教之前并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实际主持和过问汇文大学堂的具体事务,

但由于他是一位颇负< /p>


盛名的教育家,

同时又具有管理一所美国名牌大学的丰富经验,

< p>所以他对于提升汇文大学堂


学术和管理水准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尤其 是自从他亲自来北京主持美以美会的教务活动之后,


以及在

1913-1 919

年任上海美以美会会督期间,

更是在汇文大学堂的财力上给予了鼎力支持。


与此同时,贝施福还是一位藏书家和多产的史学家,编著过

《中国与美以 美会》

(1906)

《美


以美会在华一 百年文献集》

(1907)

和《中国述论》

(1916)

等重要的在华教会史文献。

1919


在上海逝世 之前,贝施福向汇文大学堂遗赠了他所收藏的大量书籍,其中有很多是善本书。


它们后来 成为燕京大学图书馆西文书收藏中的核心部分。

至今在北大图书馆的书库中仍能找


到上千册有贝施福亲笔签名的西文书籍,

内容大都跟在华传教士和中国历史文化有关。< /p>

为了


纪念他对于汇文大学堂和燕京大学的突出贡献,

19 26

年落成时便用他的名字命名。卫理会


海外传教团捐款

16

万美元建造。

贝公楼的正门是在可以远眺燕山的西面。门前 原来有一棵


挺拔而高大的松树,

还有一块西方所有大学校园均少不了的长 方形草地。

贝公楼正门上方的


屋檐之下还挂有一块很大的牌匾,

上书

贝公楼

三个大字。

从< /p>

1939

年和

1941

《燕大年刊 》


的老照片上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块牌匾。

贝公楼

的牌匾其实跟那块被奉为国宝的


大学堂< /p>

牌匾一样,都是具有很高历史文物价值的。

(北大导游讲解


贝公楼原来正门的上方有一个小阳台,每当校内举行大型的集会时, 这个阳台常常被用作


一个讲坛,而听众们就站在办公楼与西校门之间的一大片草地上。< /p>

1957

年,当苏联的最高


苏维埃主席伏罗希洛夫在周总理 陪同下访问北大时,

就曾经站在这儿对下面站满草坪北大师


生发表过热情 洋溢的讲演。可惜这样的壮观场面如今已难以重现。


宁德楼

(Ninde Hall)


宁德楼

(

又称宗教楼,今北大外院民主楼

)

,是燕园第一座建筑,

1922

年落成,作为学校的

宗教学院所在地,由在上海的甘维尔夫妇捐赠,以纪念前美以美会会督宁德威廉牧师


(Bishop William X. Ninde)

。宁德威廉牧师与其妻

1 895

年来华,自此从未中断过祷告,祈求这


个伟大而有着悠久历史的国 家早日福音化

。宁德楼二楼有小礼拜堂,学校的主要圣事都在

< br>这里举行,这里还进行许多重要的选举,这个礼拜堂至今犹在。


穆楼

(McBrier Recitation Hall)


由托事部的司库、银行家穆布莱

(McBrier)

捐款

10

万美元所建,今为北大外文楼。科 学楼


(Science Buildings)


其中一个由洛克菲勒基金会用于建设北京协和大学医学预科的资金中的一部分兴建,今为


北大化学南楼和化学北楼。燕大图书馆


< /p>

燕京大学图书馆位于贝公楼南侧,即今天的北京大学档案馆,是由托马斯

&bull ;

贝利


(Thomas Berry)

夫妇的三个女儿为 纪念父母的遗愿——

在全中国推广学习

而捐款五万 美元


兴建的,

以其收藏的善本书和古籍书而著称。

195 2

年院系调整时,

它已有图书期刊

40

万册,


未编图书期刊

18

万册,另拓片

12000< /p>

余张,木刻书板

2400

块。其中收善本以明、清刻本


及抄本居多,宋元版本也不少。

善本书数量高达

35 78

种,

37484

册。由于燕大作为原教会

学校的特殊地位,

在西文书收藏中最著名的要数基督教神学和有关基督教在文化传播史方面< /p>


的收藏。

古籍丛书也是国内图书馆中收藏最丰富者之一。

此 外,

燕京大学图书馆还收到来自


各方的赠书。

其中有孙中 山先生从自家书架上亲自取下的一包书,

还有美国校友分别于

1924

< p>
年和

1927

年赠送的书。李赋宁先生在一篇题为《我与北大图书馆 》的回忆文章中写道,在


他初来北大任教的日子里,

正是燕京大学保存的 西文特藏书,

使他能够顺利地备课和准备讲


演稿,并在北大图书馆度过了 一段祥和而严肃的研究时光。

(北大导游讲解


甘德阁,麦风阁

(

又称姊妹楼,今南阁和北阁

)


要出发了,大家要紧跟着我的思路和脚步,否则你将会错过很多知识和景色哟

< p>!

出发了,首


先先让大家回顾一下北大历史。

北大创 办于

1898

年,

原名京师大学堂,

光绪皇帝亲笔 题词


京师大学堂

匾额。它是中国第一所国 立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是


康梁百日维新的措施之一。慈禧发动 政变,把所有的变法都废除了,只保留了京师大学堂。


北大从此延续至今。

(

原校设在北京石景山东街

)


1912

年易名为北京大学校。严复任北大首任校长,积极开设外语学科研究西方文化的新课


程。

1918

年红楼竣工,校本部设在故宫后的沙滩。


1917

年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并且担任中华民国 教育总长,他提出思想自


由,

兼容并包的方针,

使北大成 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

河北工程大学最好专业-河北工程大学最好专业


中国大学生论文网-中国大学生论文网


大学宿舍要带什么-大学宿舍要带什么


南京财政大学-南京财政大学


女大学生宿舍演员-女大学生宿舍演员


大学期间怎么考军校-大学期间怎么考军校


北京有什么好的大学-北京有什么好的大学


大学第一句话-大学第一句话



本文更新与2020-11-29 16:2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15681.html

北大导游讲解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