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制药工程-中国药科大学制药工程
我一直认为,成为一个集体中的一员,了解这个集体的
历史沿革、文化底
蕴,对于帮助我们认识这个集体,融入这
个集体,做更好的自己,有很大的帮助,读高中
是如此,大
学如此,研究生,也是如此。
校史
馆中记载了矿大百年的沧桑过往,和雄厚的历史积
淀。学校先后
14 p>
次搬迁,
12
次易名,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
北
,多少次抉择,多少次辗转,多少次奔波,才成就了今日
屹立在南湖畔的庄严学府。
p>
受过新生入学教育的我,结合校史馆的陈列,知道学校
的历史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1909-1949
)
< p>,四
十年风雨飘摇,彰显了矿大人矢志不渝。伴随着近代工业的
发展,校园发展艰辛曲折,形成了“以工见长,注重实践,
学以致用”的教育观,形
成了“健全人格,健康体魄,服务
社会”的人才观,形成了“以学术为本,重研究重基础
重实
践”的学术观,为矿业高等学府的创办打下坚实的基础。第
二个阶段是(
1949-1979
)三十年难忘岁月,成就斐然。直
到
1978
年学校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并搬迁到江苏徐州。
第三个阶段(
1979-1999
)是二十年励精图治,走向中兴 。
在这个阶段,矿大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改了校名并由
邓
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成为国家首批“
211
工程”重点院校
之一。第四个阶段(
1999-2009
)完成了世纪跨越,开启盛
< p>世华章……校史馆丰富的陈列和多彩的表现形式,为每一位
来此参观的学子
展示了矿大百年发展历史和矿大人自强不
息、艰苦卓绝的奋斗史,体现了矿大百年积淀的
厚重文化和
矿大精神,使人热血沸腾,深受鼓舞。
印象最深刻的历史的天空,繁星闪烁,寓意矿大人“聚
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p>
,百年老校人才辈出,杰出校友成
绩卓著。
作为一名徐州人,一直都知道中国矿业大学在徐州的地
位。曾以为这一生在没有机会成为矿大的一员,我与他的缘
分或许永远停留在“
我们徐州有一所很好的大学就在我家旁
边”的概念,直到
2014
年底,一个突发奇想的念头,改变
了我与矿大的轨迹。
2014
年秋天,
一次外出培训在苏州大学,
那 是我第一次
到苏州大学老校区,被苏大的美深深震撼,继而懊恼不已,
< br>活了二十几年第一次油然而生的懊悔是“如果当初我好好学
习,我就……”的沮丧
。回到徐州,恰逢考研预报名的最后
一晚,晚上十点截止。自己当机立断,迅速权衡后,
抱着试
一试的态度果断报考了矿大的
MBA
。
< p>
报名之曲折离奇,先后经历了毕业证找不到、电脑更新
无
法使用、网页打不开等困难,最后是电话遥控另一位同学
帮我报名,方在最后几分钟内填
报完毕。后面每一步都在别
人的提醒下进行,现场确认、打印准考证、笔试、面试、体<
/p>
检……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还有些懵:我这就……是矿
大的学
生了?嗯,是的。
开学集体参观校史馆,我因为出差再次华丽错过。内
心
遗憾不已,也暗下决心一定要补上这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