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清华大学 研究生院大学生消费水平的调查报告[1]1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07 14:29
tags:

宁波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院-大队委员竞选稿

2020年12月7日发(作者:贡菲)



一、

调查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大学生手里可以用来自己支配的零用钱也日渐增多,

这样也就难免出现一些

例如超前消费、过度消费、攀比消费、奢侈消费等不正常的消费现象。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 其


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

而且 对其今后的理财生活也有深厚的影响。


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 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正确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培养和提高


财商

,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基于此背景和原因,本调查报告意在把握大学生消费


的特点和消费观念,分析其社会原 因与个体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进行趋向性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

观念

现状

引导



二、

调查简介


调查题目:关于大学生消费水平的调查报告


调 查时间:

2011

11

03< /p>

日——

2011

11

< p>06


调查对象: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在校本科生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

全校范围内在各系按照 比例抽取相应个数的班级进行调查。

总共


涉及

15

个班级,

496

人。采用问卷调查为主、交流调查为辅的方式进行数据采 集。


三、

调查结果


(一)由于男生女生的消费水平与观念有所差异,故在报告结果中首先得出本次调查对象 的男女比例。


调查对象


男生


91.2%


女生


8.8%



(二)大学生消费现状


根据本次调查数据的统 计分析,

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不尽相同。

总体来看,

当前大学生的消 费状况主流还


是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内容在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 p>


1

、消费收入


目前,我 们这一代的大学生们大部分都是在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的第六批独生子女,家中娇

生惯养的情况十分常见,即使是上了大学,恐怕也是依然“啃老”

。而且很多人都认为大学生 就理所当然的


被家庭供养、衣食无忧。对此,本次调查针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了解与探究 。调查结果如下:


大学生收入来源


100


80


%


60


40< /p>


20


0


系列1


父 母


97.6


勤工俭学


22.7


22.7


10.2


奖学金


10.2


困难补助/助


44.6


44 .6


97.6



发现,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主要是父母供给以及贷款、助学金

/

奖学金,只有 少数大学生是通过打工、兼


职获取生活消费。大学生的消费来源出现多样化的特点,但家 庭供给仍是大学生收入的主要来源。由此可


见,当代大学生还没有真正实现自立,绝大部 分人仍然是在心安理得的“啃老”


当然,这与学生的 家庭状况有很大的关系,由此,也对学生的家庭背景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7%


学生来自大城市,

22%

的学生来自中小城市,

71%

来自农村和乡镇。考察学生的家庭背景后发现,城乡大学


生消费来源存在明显差距,

农村学生的消费来源更多样化,

其父母供养的依赖程度 低于城市学生,

在经济上


相对自立。除家庭供给外,部分农村学生通过勤 工俭学、兼职打工和奖学金等途径来获取部分收入,补贴日


常开销。


2

、消费水平


经过调查结果看,中低水平仍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月消费额在

300

~600

元之间占

61.3%

600~900


元占

34.5%

900 ~1500

元占

3.6%

1500

元以上占

0.6%

。相关分析表明,家乡背景是影响大学生消费水平的


重要因素。


从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 集中在中下阶层,

300~600

元区间占到了半数以上。从经济学理

< p>
论来看,

这是比较合理的。

毕竟面对家庭收入的具体情况,

主要依靠父母供给的大学生们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


相应地约束自己日常消费的。

这也充分揭示了对于经济来源相对单一的大学生而言,

树立良好的消费观、

规范自


身消费行为,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3

、消费结构


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费(包括伙食、学习费用)占据很大比重,约

48.3%

。其他 消费方向呈


多元化,休闲娱乐支出约占总消费额的

17.5%

< p>,交通费用约占

8.3%

,电脑

/

手机

/MP3/MP4

等消费占据了大学生


消费支出的第二位,达< /p>

24.9%


大学生消费结构

< p>
24.90%


40.10%


伙食消费


学习消费


休闲娱乐消费


8.30%

< br>交通消费


电子产品消费


17.50%

8.20%


在休闲娱乐消


费中,逛街占

10%

,上网占

27%

,出去吃饭、唱歌等占

42%

,旅游占

9 %

,化妆品

/

饰品占

12%

。可以 看出,大


学生在宴请、娱乐上的消费额很大,当然,其中也包括由恋爱带来的相应消费, 尤其是男生,在恋爱上的消费


远远高过女生。


在交通费用中,出去玩的占

19%

,由于异地恋爱产生的交通费占

35%

,学习奔波方面占

25%

,往返家和学

校的占

21%

。由于我兰州理工大学学校的特点,男女比例失衡,这就一定程 度上导致我校学生异地恋的比例大


增,这也就侧面增加了学生们的异地交通费用。兰理工 的生源比较好,各班学生户籍分布在全国各地,本地学


生相对来说较少,绝大大部分离家 较远,不方便在周末时间回家,所以学生们在往返学校和家的交通费用上的


支出相对较少 。在学习奔波方面,由于我校分为两个校区,学生经常要往返于两校区之间,另外兰州的交通系

< br>统并不发达,故时常还会打车前往,这也就增加了其日常交通消费。

在电子产品方面的消费,

可以说现今的大学生不亚于公司白领。

手机、

电脑早已成为必备,各种数码相机、


MP3

等数量也正在激增, 甚至很多人在为追求数码生活的同时,不惜收紧裤腰带、压缩伙食消费。我们再看这


些电 子产品的用途,譬如电脑,大部分学生只是玩游戏、聊天、看电影等纯休闲活动来打发时间,真正用到学


习和工作上的时间很少。


4

、消费特点


1

)在消费水平上趋于中下等,但个体差别在拉大


调 查发现大多数学生的月均消费在

300~600

元左右,大部分学生的消费与家庭 人均月收入基本持平。但从


调查的结果看:城镇与农村之间、男生与女生之间、不同年级 之间等的消费都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消费水


平高低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学生月均 消费高居

1500

元以上,

有的却在

300

元左右;

有的花钱大手大脚、


金如土,有的却 节衣缩食仍难以为继。这种消费悬殊,在目前情况下,对生活在同一集体的贫困大学生来说是

不利的,对他们的心理造成的压力会很大。


2< /p>

)在消费结构上基本合理,但娱乐性消费在增长


大学生的 消费主要用于日常生活,包括饮食、交通、通讯等,其中主要是用于伙食。大学生在月消费有盈

< br>余的情况下,倾向于将盈余购买物质品,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是,相对而言,大学生伙食消费的比 例


在下降,而在休闲娱乐、旅游、通讯以及其它方面的消费比例在上升,特别是大学生的 休闲娱乐消费,内容基


本都是恋爱、看电影、玩游戏、上网等等。如不及时加以引导,很 容易助长大学生群体中形成铺张浪费、追求


享受、相互攀比的不良风气,而且往往会耽误 学习

,

严重影响学业和成才。


5

、消费观念


有什么样的消费 观念,就会引导人们发生什么样的消费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在日常消费时,大学生选择


价格优先的占

21%

,选择质量优先的占

34%

, 选择品牌优先的占

10%

,选择货比三家、经济实惠的占

35%< /p>


在回答“在日常生活中花钱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这 一问题时,有

35.2%

的学生认为“父母的血汗,能


省则省”

34.7%

的学生认为“钱是身外之物,该花就花”< /p>

,但也有

4.8%

的学生认为“金钱为人服务,舒心高兴

< p>
了为止”

,还有

25.3%

的学生回答“几乎没想过 这么多”


在消费的计划性方面,有

19.6%

的学生对自己的消费有计划,不过当中有

26.7%< /p>

的学生不是从头至尾,而


是断断续续做计划,还有高达

53 .7%

的学生对自己的消费从来没有计划,比较随意。


在储蓄方面,

34%

的学生没有储蓄,

49%

的学 生想过,但没有实施,只有

17%

的学生已经开始了储蓄。这

就反映了大学生消费观念上十分显著的弊端,即缺少计划性,缺乏理财概念。


另外,一些不合理的消费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泛滥成灾,如追求时尚、盲目从众、攀比消费、人情消费 、


恋爱过度支出等,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消费行为,对其成长百害而无一利。可见,我们 学校应该要加强对学生


消费行为的引导与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针对大学生消费的分析与思考


1

、大学生的心理不够成熟是产生不良消费现状的主要原因


当代 大学生在消费结构、消费计划、消费观念等方面的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产生的。


1

社会环境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国内 的经济迅速腾飞,

但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同时,

精神文明并没有随之同步发展,


这也就导致了现如今充斥于整个社会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等不 正之风。大学生正处


在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敏感阶段,社会大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是 在所难免的,尤其在许多家庭经济条件比


较好的学生身上,很多错误的消费行为极易在他 们身上出现。


2

家庭环境影响


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又在“再 苦不能苦孩子”的观念下,父母往往把大部分收入都投入到孩子


身上,尽一切可能满足子 女的生活要求,如此便助长了孩子错误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的形成。在这样的家庭

上海大学博士生招生简章-企业供应链管理论文


itest大学英语测试与训练系统-教师节班会


大学英语四级复习资料-对老师的祝福语


华中科技大学评教系统-杏花的诗句


山西医科大学全国排名-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青岛大学学术交流中心-找春天课件


全球工业设计大学排名-莲花的诗


美国设计类大学排名-钳工论文



本文更新与2020-12-07 14:29,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17207.html

大学生消费水平的调查报告[1]1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