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烂的985大学-关爱作文400字
浅谈当代大学生该如何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
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是变与不变的统一。
正确
理解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含义,
关键在于区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运用这< /p>
些基本原理分析具体问题得出的具体结论。
要做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p>
必须贯
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
科学,
它是不能停滞不前的。
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
完备着,
不断
以新的经验、
新的知识、
新的结论丰富自己。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 够指导我
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就是因为它不是固定不变 的教条,
而是能
够与时俱进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
第一,
要坚持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过:老
祖宗不能丢。丢
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而是不要马克思主义了;第二,要解放
思想,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
/p>
不这样,
马克思主义就变成僵死的教条,
变成不解决任何实 际问题的空洞的词句。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意味着这两方面都坚定不移,
毫不含糊。
简单说来,
马克思
主义与时俱进的基本含义,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前的具体实际相结
合。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以
新的经验、
新的理论丰富自己的历史。
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 义以来,
马
克思主义一直是适应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的。在帝国主义和无
产阶级革命时代,
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伟 大的十月革命的胜利,
建
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
列宁
主义阶段
。
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创立了
< p>毛泽东思想,
正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
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 革命、
社会
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极大地丰富和发 展了马克思主义。
20
世纪
70
年代
以后,
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 思主义的
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了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功
和失误的历史经验,
也总结了国际的经验,
确立了邓小平 理论,
第一次比较系统
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
设社会主义,
如何巩固和发展
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邓小平理论用新的思想、
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
义、毛泽东思想,是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进入
21
世纪的时候,面对国内
外形势的深刻变化,
为了胜利完成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p>
维
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江泽民同志提出了
“
三个代表
”
的重
要思想。实践<
/p>
“
三个代表
”
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 终成为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保证。
“
三个代表
”
的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
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p>
150
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既坚持马克思
主
义基本原理,
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自己,
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旺 p>
盛生机和充满活力的源泉。
2.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是不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思想,就是理论创
新。但是并不是任何新的观点、新的思想都是对的,并不是任何
“
创新
”
都是马克
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产物。江泽民指出:
“
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
我们提出新的观点、
新的思想时,
都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衡量一下,
并通
过实践加以检验,看它们是不是正确,站得住站不住。在这个过程中,要十分注
意处理好一个问题,那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
。
“
我们对马克思主
义的基本原理,
任何时候都要坚持,< /p>
一切否定和放弃马克思主义的言行都是错误
的,都必须坚决反对。但是,坚
持马克思主义,绝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
的态度,
而应采取实事求 是、
与时俱进的态度,
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
发
,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
”
。
-------------------------------
-----------------------------------
上了几周的马克思 主义哲学
课,
在老师深入浅出、
绘声绘色的讲解下, p>
马克思主义这个既神圣又有些抽象的
名词渐渐在我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对马克
思主义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 br>纵观历史,
横看世界,
不论有多少纷纭繁杂的学说理论,
马 克思主义无疑是迄今
为止最科学、
最严整、
最有生命力的 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使人类真正从蒙昧中
睁开眼睛,
推 动人类意识实现了大觉醒,
引导人类社会发生了大变革。
马克思的
名字始终和工人阶级的事业紧紧相连,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共产党人的伟大旗帜。
马克思主义的晨曦照在古老的东方,
给黑暗的中国带来光明,
使中国工人阶级由
自在走向自为,
p>
中国人民的精神从被动转为主动。
它一经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便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日出东方,开天辟地,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马
克思
主义的耀眼光辉和巨大威力,
使越来越多的人崇敬马克思主义,
信仰马克思
主义。
由此也就产生了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主要有两种态度:
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不同,结果大不同。<
/p>
马克思是怎样对待自己创立
的理论的呢?他在自己理论活动的初期就申明:
“
我
们不
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
他十分厌
恶对他的理论的
“
奴隶式的盲目崇拜
”
和
“
简单模仿
”
。他终生站在工人阶级争取 解
放的最前线,但从不对自己不熟悉的斗争指手划脚。在巴黎公社存在的日子里,
尽管他对公社的事业十分关注,倾注了最大的热情,但他始终认为,身居伦敦,
对巴黎事件的直接参加者发号施令是根本不行的。
他终生注视着世界历史发展的
新情况,根据科学和实践的发展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的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最先树起了反对教条主义的旗帜。
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位创立者恩格斯,同样是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典
范。他指出:
“
马克思 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
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
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
《共产党宣言》发表
24
年后,马克思、恩格斯在为《宣言》德文版序言中说 :
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实践的发展,
《宣言》
中的一些观点 、
一些论述
“
是不完全的
”
, p>
有的
“
已经过时了
”
;如果可 以重写,
“
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写法
”
。
恩格斯撰写的《反社林论》
——
这部被马克思誉为他和恩格斯理论的
“
百科全
书
”——
发表八年后,恩格斯在新版序言中说,本书有许多地方 是应该修改的,
例如
“
关于理论自然科学的那部分,这里 叙述得极其笨拙,有些地方现在本来可
以表达得更清楚些。更明确些。
… …
我理应在这里作自我批评。
”
<
/p>
恩格斯满怀信心寄希望于未来的马克思主义者:
“
因为很可 能我们还差不多处在
人类历史的开端,
而将来去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
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
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
。
”
列宁对待马克思主义
的态度,也许可以用列宁的两句话做出概括:
“
我们决不把
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
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
”
。
从这种态度出发,
列宁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 律,
发现了马克
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同时在几个发达资本主
义国家取得胜利的理
论已经不适合
“
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 阶级革命
”
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从而得出社会
主义革命在
单独一个国家内可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并成功领导俄国十月革
命,
建 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从这种态度出发,
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
党和苏维埃政府实现了从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p>
向
“
新经济政策
”
的关键性转变,实
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
毛泽东的理论和实
践活动,
表明了我们党对待马克思主义 的态度,
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
二是必须把 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正是毛泽东同志领导全党同曾在
党内占统
治地位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
误
倾向进行了坚决斗争,
在危难中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
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 p>
表的中国共产党,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成功地开辟
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道路,
并在我们这个经济
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
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