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成都石油大学武汉大学 2018-2019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07 17:02
tags:

西华师范大学新生群-策划方案的格式

2020年12月7日发(作者:乔树民)



2018-2019






年十







1




2018-2019

报告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养目




武汉大学始终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宗旨,秉承“自强、弘毅、求是、

< p>拓


的精神

以谋 求人类福祉

推动社会进步

现 国家富强为己任

引领学

术发展


“创新

创造

念为核心

,< /p>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和教学文化建

设过程中


成了系统的

“人才培养为本

本科教育是根

的办学观

“< /p>

人’教育统领

成才’


育”的育人观

< p>“

基础、跨

科、

励创

和冒尖”

的教学观

学生发展为中


心”的目的观

发教师教与学生学

< p>重积极性”

的动力观

“五观

为一体的本科


人才

养思想体系

旨在培养具有坚定民族精

神和开阔国际视野

强烈社会责任感和


使命感

人 格健全

识宽厚

能力全面

能够引领未来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国家脊


梁和领袖人才。




业设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

综合性强

特色明显

学校设有人文科学

会科

学、


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

6

大学部,涵盖哲、经、法、教育、文、


管理

艺术等

12

个学科门类

34

< p>学

123

个本科专

业,还设有

3


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截至

2019

年底,学校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5

二级


17

个,

6

个 学

国家

点(培育)学科,< /p>

46

个一级

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


予权

57

个一

学科

有硕

学位

予权

42

个博

后流

动站。学校有

17

个学科


进入

ESI

世界

名前

1%

,并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此外,学校拥有

4

个 国

重点

验室

2

国家工程

术研

< p>究

中心

2

个国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p>、

2

2011

协同创新中心

1

个国家高端智库

9

个教育

部重


点实验室和

5

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拥有

7

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

研究基


10

个国家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

29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6

个国家级人


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1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

计划学科专业

< p>2

越法律人


培养

、< /p>

2

越医生教

计划

,< /p>

14

家级本科教学校


外 实践教育基地

7

个国家级工程

践教育中心

10

个国家级实

验教学示范中心

3


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

1

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

教育基地。




2





在校



< p>学

55037

< p>其

1538

人,

< p>通

29303



究生

27129

留学

< p>生(

学历教育

2116

进修生

190

普通

生数占


全日制在

校< /p>

53.24%

学生人

1-1

所示。




1-1

览表




普通

科生人数



29,303



与国

境)

大学


308



合培

的学生数



普通

职生(含


1,538



专科

人数



硕士

究生人数



全日



非全



14,556



4,835




总数



本科

人数



硕士

究生人数



留学



博士

究生人数



2,116



1,501



373



242



授予

士学位的


20



人数


夜大

余)


471



生人



471



函授

生人数



1,911



博士

究生人数



全日



非全



进修

人数



190



190



7,334



404





网络

生人数



10,805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武汉大学始终坚持以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为战略抓手

优秀师资助力高质


本科生人才培养。




伍情




全校共有专任教师

4121

全校生师比(折合在

生数与教师总数 比)为


17.48

,近四年全校生师比变化如图

2-1

所示。




3





2-1

2015-2019

武汉大

生师



< /p>


在专任教师中

师型< /p>

教师

938

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22.76%

具有


专任教师

3,337

人,占

80.98%

生学位

(硕士


和博士)的专 任

3,901

< p>人,占

任教师

比例为

94.66%

45

及以

上教师


2122

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

< /p>

51.49%

教师队伍职称

学位

年龄的结

构详见表


2-1




2-1

学位、年龄结




项目



项目



总计



职称



正高



其中



副高



其中

教授



中级



其中



初级



其中



未评



最高



博士



硕士



学士



无学



专任



外聘



比例

%



数量



394



35.99



33.71



44.99



40.99



18.39



16.14



0.49



0.15



0.15



81.07



13.59



4.8



0.53



272



228



27



18



39



37



36



29



20



312



49



32



1



69.04



57.87



6.85



4.57



9.9



9.39



9.14



7.36



5.08



79.19



12.44



8.12



0.25



4




数量



4,121



1,483



1,389



1,854



1,689



758



665



20



6



6



3,341



560



198



22



比例

%





项目



专任




外聘



项目




数量



比例

%



数量



比例

%



年龄



35

岁及以下



439



10.65



50



12.69



36-45



1,560



37.85



47



11.93



46-55



1,460



35.43



91



23.1



56

岁及以上



662



16.06



206



52.28




近两学年教师职称、学位、年龄情况,如图

2-2

、图

2-3

、图

2-4

所示。




2-2

任教师学位情

况< /p>

%




2-3

任教师职称情

况< /p>

%




5





2-4

任教师年龄结

构< /p>

%




生< /p>

设情




学校不断加强公共基础课和核心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

定主干基础课主持

人一


般由教授担任

建立了由资深教师组成的通选课审查专家组

对课程内容和

任课教师


进行 审核,确保课程质量和教学实效;通过导师制、本科生科研项

小班课教学


实验与实践课程

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和教育部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

划等多种渠道加


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提升本科生的教学质量。




2018-2019

3432

< p>,


81.91%

,课程门次

8041

,占开课总门次的

74.63%

称教

承担

< p>

1,760

,占总课程门数

4 2%

3,010

27.94%


其< /p>

教授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为

1,699

,占

课程门数的

40.55%

课程门次数为


2,840

占开课总门次的

26.36%

副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门数

2,194

课程门


数的

52.36%

门次数为

5,03 1

课总门次的

46.69%

其中副教授职称教师承担


的课程门数为

2,060

占总课程门数的

49.16%

课程门

次数为

4,718

,占开课总门次


43.79%



< p>

< p>程

585


53.42%

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本科专业核心课程

972

占所开设本科专业核心


程的比例为

85.04%





件情



1.

经费投入





2

018



6





18,865.05

3,586.17

< p>支


395.94

万元

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

6116.87

本科实验经费为

1223.82


均实习经费为

135.12

近两年生均教 学日常运行支出

生均实验经费

生均实习


经费详见图

2-5




2-5

日常运行支出

、生

验经

费< /p>

(元)


2.


校舍情况




2

2


2

2



学校总占地面积

354.1

m

,产权占地面积为

346.35

m

,绿化用地面积



221.041

m

校总建筑面积为

281.728

m

中产权建筑面积

272.378

m


2



学校现有教学行 政用房面积(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

+

行政办公用房)共

910,367m


其中教室面积

134,268m

(含智慧教室面积

4,633m

室及实习

场所面积


436,381m

体育馆建筑面积

55,074m

运动场占地面积

182,404m

全日制在校生


人数

55,037

生均学校占地面积为

64.34m

生均建筑面积为

51.19m

,生均绿


积为

40.16m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

16.54m

,生均实

验、实习场所面积


2

2


7.93m

均体育馆面积

1m

均运动场面积

3.31m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实验室与设备




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

34.379

亿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


值为

4.32

万元。当年新增教学科研

器设备值

49,012.33

元,新增值达到

教学


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的

16.63%

本科教学实验仪器

121,782

(套

),

计总值


21.023

亿

价< /p>

10

2,512

),


110230.72

万元,按本科在校生

29,303

人计算,本科生均实验仪器设备值




7





71743.51

元。学校

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10

个,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

13

个,


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3

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6

个。




4.

图书资料




2



学校拥有图书馆

33

图书馆总面积为

74,698m

阅览室座位数

7,995


书馆拥有纸质图书

675.306

万册

当年新增

152,363

均纸质图书

84.89


204.888

204.688

6,674,655

< p>小时。图


流通量

70.616

万本

子资

访问

432.621

子资源下载量


2697.039

用馆

互借

文献传

等服务

有效

补充了馆藏资源


通过开展通借通

预约催还

< p>、

逾期豁免等服务以及一系列主

题文化活动,持续提高


了馆藏文献利用率。




5.

校园信息化建设




学校专职从事信息化工作

人员共

79

人。

园网

通直

惠及

学、科研


10,000

Mbps


35,000

Mbps

,网

接入

息点

94,100

个,电子邮

系统

户数

200,232

。管


总< /p>

5,400

GB

改善办


学条件专项经费

对校园核心网和接入网进行了万兆升级改造

启动无线

校园网三


期工程建设

在无线网一

二期的基础上将行政办公楼及人流密集区域

纳入无线 网


覆盖建设计划

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学校迎新

离校的各相关部门

数据

< p>为学生迎


离校提供了在线一站式办理通道

建设

武汉大学学生工

作管理信息系统


(评奖评优

类奖学金、助学金

< p>定提供信息化支持。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学校全面贯彻落

“学生为本

教育理 念

“人才强校

发展战略

大力推

进内


涵发展

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目标

“双一流

建设

全面落 实立德

树人根本


任务

主抓正确政治方向

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建 设高素质教师

队伍三项基础


性工作

。< /p>

在推进人才评价机制

人才培养机制

高水平国际交流合

作机制等重点工作


的基础上

校继续深化综合改

极提供资源

造环境

努力以最优质的教育资


源培养出最优秀的学生。




8







武汉大学坚持把 本科生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

最好的教学资源配


在本科教育,把最优秀的教师队伍用在本科教育,着力培养 一流本科人才




1.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学校的立身之本

德树人的成效是检

双一流

根本标准。

学校


采取 措施

优化制度

全面落

“立德树人

一根本任务

< p>一是引导各类

优秀教师


走上教育教学一线

引导导师做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是

在人才评价


职称晋升和聘期考核等工作中立 德树人指标的权重

三是大幅提高

“杰出

学贡


校长

教师教学竞赛奖、教学成果

奖励力

,促进教

师立足教 学本位,回


归育人本心;四是注重激活院系基层组织立足院(系)

结合学生实际,开展立


德树人相关活动, 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2.

落实“学生为本”教育理念




学校多管齐下

< p>最

好的师资

最好的教学

最 好的服务来落

“学生为本”

教育


理念,从师资、教学、服务三个维度强化了相关举措。




第一,完

课< /p>

< p>国


划”“万人计划”专家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 /p>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得者等高层次人才走上本科教学一线

逐步实现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

本学

年高


层次人才为我校本科生授课合计

270

门次

其中专业必修课

100

专业

选修课


139

门次、公共必修课

14

门次

通识选修课

17

门次。




第二,提升

2018

< /p>

年,

11660

门,

其中


小班教学(

30

人 及

下课

)课

3834

32.9%

,同

语专业


的常态性外教课程

80%

以上都是小班教学。




第三,加大投入学生服务的力度

校在 办公楼

宿

图书馆等与学生密

切相


关的领域做了大量的改善工作。







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的推进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

学校发展中有着重要的


位。

2018-2019

< p>学年,武汉大学秉承本科人才培养理念

扎实推进常规工作。




9





1.

锤炼精品,打造特色教材



教材体系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主要围绕思想政


学科建设和人才 培养三大目标要求

“规划先行

分类建设

绩效激励”

的工 作思


统筹考虑本科生教材的修订与新编

力图形成周期化

连续性的教

材建设机制,


并制定

< p>汉大学教材规

与建设实

方案

2018-2020


2020

200

本精品


2018-2020

2018

教材申报立项工作

60

种入选


规划的教材中有本科生教材

53

所入选的教材

涉及翻译类、 新闻类、经管类、信


管类等多个学科领域。




2.

搭建平台,丰富课程资源




学校通过多渠道丰富课程

源 ,优化课程设

。一

学校跨学科组建

< p>

60


的课程主讲团队,在全

范围

遴选< /p>

班指导

87

、课

助教

239

多 次


开展百余名教师集体备课活动

并组织基础通识课助教 培训工作

人文

< p>社科经典


导引

科学经典

引》

(

以下统

《导引》课程

)

础通识

程的开设铺路


架桥

二是加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力度

提出了慕 课建设的四大原

则,并组织了


“慕课”制作和智慧教学 等相关培训工作。




3.

协同联动,加强校园学风建设




学校通过制度建设

规范评奖

榜样宣传等途径狠

学风建设

在制度建设

方面


学校分别于

2017

年出台

《关于进一步 加强本科学风建设的意见

2018

年出台


于推进

2018

风建设工作的 通知

进 学风长效机制建设;

在规范

奖方


颁布

《武汉大学本科

生奖

金管

< p>理

办法

大学

优秀港澳台学生奖学金


管理条例

通知

本科生奖学金评选< /p>

进集体评选、

先进个人评选等 做了细致的


规定;在榜样宣传方面,学校开展了“榜样珞珈

< p>、

“十大风云学子”等颁奖典礼


活动,重仪式、造 氛围,树典型、引航向。




4.

完善保障,推进教学条件升级




为了营造更好的教学条件

学 校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完善保障措施

是 大


力推动智慧教室、网络课堂建设,充分利用讨论互动教室和远程互动教

构建线


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p>

实现更广泛的辐射开放式教育

二是加强“珞

线


台建

对< /p>

65

线

成对

< p>中

2218

门课程

维护


开通教师

户数

5459

用户数

54408

系统用户

总访问量达

35561793


次。




10




< /p>


5.

以“评”促“建

升教学质量



学校从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汇总

学生评教机制改革

教学督导团巡视

学生


息员监控入手,开展了多种方式的评价工作。




开展各

汇总工作。学校

2018

11


月完成了各

(系

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汇总

包括生师比

授授课、

专业课小


班教学

双语教学

学生双向交流

学生升

(出国

、< /p>

师教学研究、

教师获奖


生获奖等数据对比

并印制了

家工作手册

数据汇总手册

完 成

了督导专家评估资


料准备工作

科教学状态 评估结果除作为各

系)

年终 教学业绩奖励的重


要依据外

是学校制 定各

(系

招生计划

教学改革

立项等的重要参考。




第二

正式启动学生评教机制 改革工作

学校将学生评教结果将作为教师教


工作考核

职务晋升

本 科优秀教学业绩奖

各类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2 019

2


25

日召开的学生

教机制改革工作研讨会指出

学生评教改革工作

评教的目


理念

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

改进评教流程

完善评教系统

更好

发挥学生评教


在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第三

强教 学督导

对教学进行检查和巡

强化了教学督导团工作,

及时


将教学督导收集的信息反馈给相关单位

形成了“督导再督导”机制< /p>

校督

导团组织


专家分

6

< /p>

组深入各学

行为期一周的现场调研

对调研情况,

组织开展了

2

场专家研讨会

汇编成册

最终形成

《武汉大学本科基层教学组

织调研报告




,聘请学

信息员,加强学生

教学

量< /p>

用。学< /p>

49


学生为武汉大学第十七届校学生信息员

收 集反馈教学信息

学生信息员除了

做好


日常教学信息收集反馈外

还注重对教学突出贡献教师先进事迹< /p>

宣传

如,对


本年度武汉

学杰出教学

献校

奖、“查全性教授

1977

纪念

”获得

者进行了


专门采访报道。




6.

推陈出新,招生工作再创新举




第一

学校推出全国首个本科 招生专业全系列

像矩

普及专 业常识


专业内涵

发掘专业特色

呈现未来趋势

帮助大众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方方面


学生及其家庭理

认知学科专业

合理填报志愿提供参考服务

第二

< p>学

校首次采


“ 同分取齐

的分专业新规则

416

名考生受益

该项政策的实

施, 一方面打


破了传统的“分分

了考

的利

,实

在在地

及到< /p>

考生的成长和发展


一 方面也因计划调减使得部分学院的实际录取人数有所下

降,这给学院带来了紧< /p>


迫感,促进了学院和学科的发展。




11





7.

持续推进,落实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坚持更新教育思想

吸收

新教

改革

研究成果,于

2018


汉大学合校以来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以修订新版人才培养

方案为


契机

以问题为导向

积极贯彻落实武汉大学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厚基

< p>

宽口径


高素 质

强能力”标准制定了本

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新版培养方


组织修订了中英文教学大 纲

2018

11

系统平台

上传了

6070

份中英


文教学大纲。







教学建设与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除了常规工作的扎实推进

学校依据发展


实际需要,重点强化了以下六大方面的工作。




1.

创新推进多种方式的思政教育,强化理想 信念教育




第一

,< /p>

过多渠道

形式

校组织学生参加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朱英


国院士事迹等报告

,并

办“民族团结一家

”主题

讲征文比赛

心中的思


政课

电影展示等活动

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强品德修养、

厚植爱国情怀。




第二

精心打造思政慕课

录制了由马克思主义学科教师与其它学科教师对


的理论融课,实现了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无缝对接。




第三

学校以多种脍炙人 口的方式激发学子的爱国之志

万名学生在暴雨中

的毕


业典礼上齐唱《我爱

中国

春之

歌唱

春之中

,在

声中

爱国精神


武大学子快闪表白祖国“青春万岁

强国有我”

在珞珈

栋”

周恩来故居

< br>南

士带领研究生党支部

员重温入党誓词

党的生日献歌。




2.

着力启动“三学期”制与“一年级计划” 改革




2018


级新

学校

< p>拓

学生的

< p>,

走出

去参加国


际交流的机会;让学生拥有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特别是国 际化课

让学生可以


不用走出校园就能接触到国际学术前沿

可以在不影响理论学习 的

情况下,更好地


集中安排时段便于学生进行实习实训 和创新创业实践。




其次,学校启动 了“

计划

国家需要

学校

< p>养目

和学

特点

需求


结合起来

帮助新生“扣好人

的第一粒扣子”

实现教育关口前置化

育内容


体系化

< p>教育形式多样化

教育设置科学化等目标

其 具体内容包括爱国




12




主义 和理想信念教育

校史校情教育

纪校规和安全教育

专业思想与生涯规

划教< /p>


育、新生适应性教育、班团组织建设及日常管理队伍培养等方面。




3.

深入推进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试验区改革




第一

调整扩充培养专业

根据学校特色优势

国际学科发展趋势以及国家


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需求

弘毅学堂将培养专业调整扩充为四个大类

理科


大类(理科试验班:

数学、

理、

学、

物学

人文

科学大类(

科学试验


班:含文学、历

、哲学

英语

国学< /p>

新工

科大

(工

试验

含计 算机、先


进制造、国际工程)

,

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试验班。



< br>第二,发挥“朋辈”教育作用。弘毅学堂聘请高年级学生担任助理班主任,


分发挥高年级学生“传帮带”的朋辈教育作用

在如 何适应大学生

课程学

习、科


学研究、生涯规划等方面给予学生全方位的指导。




第三

举办首届弘毅学堂国际 交流月系列活动

为满足学生多样化与个性化


(境

学习交流需求

弘毅学堂于

2018

10

月举办了国际交流月系列


组织第三

走进学术领域

体验科研过程

术交流系列活动

办弘毅学术


论坛

14




4.

更加聚焦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




学校多次就公共基础课教学劳酬分配召开专题会议

< p>,

进改革教学方法和考


方法

加强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

完 善教学评价机制

过试点

逐步 推

进公共


基础课教学改革

< p>为了推进全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

不断提升公共基础

课课堂教


学质量

科生院委 托教育科学研究

以下简称教科院

< p>于

2018-2019

第一学期


公共< /p>

础课

堂教

质< /p>

项目

教科院 组

了由近

20

名师生组成的项


目组,分别于

2018

9

月至

12

月和

2019

3

月至

7

通过文献研究


课堂观察

问卷调查和访谈座谈等方式

大学英语

“高等数学

开展了连续


两个学期的调查研究

在此基础上 分别完成

《武

< p>汉大

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质量调查报告

》和

汉 大

“公共数学

课堂教

学质量调查报告




5.

全面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学校通过教学竞赛

岗前培训

在职培训等一系列丰富的活动来提高教师的


师育人能力。



< /p>


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自成立以来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项 教学竞赛

形成


“比赛

示范

反思和提升

四位一体的 竞赛模式

建立教学竞赛支 持与




13




保障体系,将教学竞赛纳入每年的院系状态评估指标和事业发 展业绩奖励范


2018

年正

运行新

岗前

培< /p>

培训,培训

式包括传

线下


面对面讲座、“微格教学”演练、

1

1

咨询、教学

摩、教学技能实操、

同行评


价等内容

多元化的形式满足教师个性化要求< /p>

修满培训学时的教师获得

由中心颁发

< p>

《武汉大学本科教学岗前培训合格证

后方可上岗

同时积极推进

教师发展的国际


交流与合作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签署“学术英语” 培训合

同,选派教师赴英国


进行教学法研修。




6.

筑巢引凤,完善引才育才工作




施全< /p>

2018

校共引进

211

之最


其中直接引进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

1

讲席教授

4

海外终身教

7


助理教授

6

此外

,< /p>

实施青年拔尖人才

国培育计划

资 助青年人才

赴世界著名


高校

在全球领先的学科领域开展合作研究

加大教学岗位专项支持

,专门设


教< /p>

351

人才

文社科资

深教

遴选

驻院

员聘任、人文社科

杰出青年聘任等举措,建立健全了哲学社科人才项目体系







2018

年,

汉大学 在

科建设、人才队

、教

品课程


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




1.“双一流”建设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018

年,

涵建设为

主线

“双一流

< p>立

人,


全面提 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人才强校,各项人才指标入选数呈良好态

重点实


施了“世界一流学

计划”

一流基础学科振兴行动计划”、

“生命医学


学科腾飞计划”和“战略前沿学科发展计划”

点培育了“量子物

量转换


一批

队,

3

2018

年度国家科

术奖

< p>,

学者们连续在


世界

级期刊

Nature

Science

发表 高水平

出版

克思主义大辞典

一批


学术精品

新增“国字号”人才

73

(次

千”、“

< p>”

数位


前列;学

进< /p>

ESI

1%

的学科

保持

17

20

个学科进入四大国际


学科排名前

100

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2019

7

18

育< /p>

部党组成员


长翁铁慧 一行来到武汉大学实地考察,

对我

“双一流< /p>

建设和思政工作各项

果予


以充分肯定

尤其是对我校高层次

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成效给予了高度肯定。




14





2.

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持续优化



学校多措并举持续优化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

通过深化大类招生大类培


改革

全校

123

个本科专业

并为

51

个进行招生培养

2018

年生源质量在中

西部


地区高校稳居第一

第二

全面修订本科人才

养方案

深化一流教材体系


突出优

精品

19

人入选

< p>教

重点

材修

入选人数居

< p>
全国第二

进课堂教学革命

“大班授课

小班研讨”及

遴选研究生助教


等模式引 领本科教育新方向

识教育课程

大通识

3.0”,将

2

< p>
基础通识课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

自然科学经典导

设为全校学生必修


促进通识教育和专

教育有机结合

第五

第一

家 精品在

线


33

门入

,入

国第二;

4

获评

首< /p>

中国大

“最美慕课

< p>;


堂作

养试

2018

新增工科实验班

导师制

书院制

小班


个性化

国际化的培养模式更加完

< p>

第七

通过论文工作坊

科研训练营


科学术 导师制

设立国家重点实验

室“双一流”创新训 练专项等多种方式

助推本


科生科研育人

第八

推进三学

期制度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化和国际化交叉培养。




3.“三创教育”人才培养成果颇丰




武汉大学一直是“三创”教育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以 大赛为抓手,


面深化我校创新创业教

改革

取得丰硕成果

一是参与 “

互联

+ ”

全国总


决赛,

校喜获

2

个金

3

个银

1

个< /p>

,并

得“青年红色筑


GIS

, 我

< /p>

应用组和制图组


的一等奖

三是在全国大学 生数学建模竞赛中

我校获奖数居全

国第一。四是斩获药


学专业“挑战杯”一等奖。




4.

教师教学竞赛和教学成果取得佳绩




学校始终将培育优秀教学团队

高教师教学水平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

目标


用学科建设带动本科教学

将学科优势转化为教学优 势

是学校取得多项

教学竞赛优


异成绩

教学发展中心自成立以来,

极组织

师参

加各项教学竞赛


“比赛

示范

反思和提升

四位一体的竞赛模式

同时,

建立教学竞赛支持与保


障体系

教学竞赛纳入每年的院系状态评估指标和事业

发展业绩奖励范围


“教师教学发展专项教研项目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

研究。在本年度,学校成


举办

九届校青年教师

学竞赛,共有

2006

教师

参与其中,最终

37

年教师


在决赛中

奖。在

四届全国高校青

教师

< p>学

竞赛中

我校教师获一等奖

2


第六届湖北省青年教师教竞赛中

我校教师




15





获一等奖

1

名、二等奖

3

名、优秀奖

1

名。



四、招生与学生发展




业与




2018

取< /p>

7226

6996


含国家贫 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学生

488

村学生“自强计划”

学生

158


艺术类学生

139

保送生

62

高水平艺术团

29

高水平运

动队

40

人、


民族班

133

< /p>

澳台侨学生

230




从录取最低分考生在生源

市 全部考生中排

上看

文科

14

个省

排位


5

省市排位保持稳

9

个省市排位略有下降

理科有

19

个省市排位提


中河北

内蒙古

黑龙江

广东

贵州

云南

甘肃

青海等

8

个省份排

位值提升


200

位以上,

5

个省份保持稳定、

4

个略有下降。




从录 取最高分考生在生源

市全部考生中排

上看

文科

11

个省

排位

< br>高

余绝大部分省份保持

蒙古

黑龙江

湖南均有大

幅提升。


理科有

16

省市排位提高,其中北京、山西

山东

湖北

湖南

广东

等五省排位


提高在

100

以上,其余绝大部分省份保持稳定。




务管




学校积极做好学生资助 服务

解除学生后顾之忧

首先

完善奖学金和助学

金工


2018

年共评出政府奖

助学金获得者

7670

放奖学金

2536.94


、助学

2190

923.82

学金获

得者

11220


发放奖学金

1735.86

万元

其次

好精准资助和帮扶

学校为

48

名家庭经济困难


生减免学费

减免

36.93

万元

< p>放

时困难补助

30107

人次,总计

122.1

万元。并


且,为

662

学生提供免息贷款

479.2

。最后,

。< /p>


学< /p>

12721

总< /p>

536.26

万元。




习成




2018

学校共有各类学科竞

44

分别获得国家级特、一

三等


10

项、

116

项、

199

114

项,省部级特

一、二、三等奖

18

项、

59

项、

126


193

(详见表

4-1

2018

年湖北省大

生优秀科研成果奖评选中,




16




我校获得一等奖

3

项,

等奖

5

等奖

13

项。

外,

科生

发表学


435

篇,发表作品

2,144

篇,获得专利(著作权)

341

,参加国际会议

171

人次。


英语四级考试累计通过率

94.09%

,英语六级考试累计通过率

49.14%




4-1

汉大学

2018

年学生竞赛获奖统




竞赛



国家



级特



等奖



国家



级一



等奖



2



18



国家



级二



等奖



1



23



国家



级三



等奖



省部



级特



等奖



省部



级一



等奖



省部



级二



等奖



省部



级三



等奖



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


5



能大赛



成图技能大赛

第十一




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


进成图技术、产品信息

建模


创新大赛



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



城乡社会综合实践调查

课程


竞赛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



学生建筑设计竞赛



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




25












2




2



1



4











2




2




1



11





21





34






RoboCup

机器人世界杯中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杯”



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



竞赛



湖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









3




1



5



4



5



8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



国际智能机器人技术挑战



RoboMaster



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



竞赛



中南地区大学生电子设计



1



竞赛

SOC

专题竞赛暨全


大学生

FPGA

创新设计



邀请赛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




1



1





2



1




















1



2




1



8




5




5



1




17



中山大学附二医院-形容荒凉的成语


青岛科技大学孙瑞雪-在尝试中成长作文600字


大学生读书笔记2000字-九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浙江大学学生名单-情人节寄语


苏州大学生兼职群-撒哈拉的变迁


广州大学研究生好考吗-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广州大学知名校友-小学教研工作总结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专插本-匆匆的主要内容



本文更新与2020-12-07 17:02,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17725.html

武汉大学 2018-2019 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