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招生方式有哪些-快乐的暑假作文
武
汉
大
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
本科生培养方案
2005
年
简
介
数学与统计学院是武汉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单位之一。
1893
年武汉大学前自
自强学堂创办时就有“算术门”
。
1913
年组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后一年成立
< br>了数学物理部。
1922
年由当时的四部改为八系时定名为数学系。
1898
年
3
月改名为数学科研学院,
1999
年
4
月改名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p>2001
年元月,
四校合并后的新武汉大学将原四校数学相关学科合 并重组成立了武
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该院
现设基础数学系、
应用数学系、
信息与计算科学系、
概率与统计科 学系、
数学公共课部及数学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
现有
3
个本科专业:
数学与应
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
学,并设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
才培养基地数学基地班。
< /p>
该院拥有国家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6
个二级学科具有博士 和硕士学位授予
权:基础数学、概率统计、应用数学、计算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现有
教
师
131
人,
其中教授
38
人
(博导
19
人)
,
副教授
61
人,
现有各类学生
1791 p>
人。
一百多年来,陈建功、肖君绛、李华宗、汤澡
真、吴大任等一批著名数学家
曾在此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曾昭安、李国平、张远达、余
家荣、路见可、
齐民友等著名数学家为我院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该院教师在函数论、偏微分方程、概率统计、非线性科学、
应用数学、代数几何、信息与计算科学等领域做了大量的教学科研工作,取
得了丰硕的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
1500
余篇,出版专著、教材
80
余部,获
国家或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30
< p>余项。
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基地班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
0701
专业名称:数学基地班(
Mathematics
)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
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具备运用数学知识、
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
/p>
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
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
受到数学模型、
计算机和 数学软件
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初步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
题及开发软件等方面
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 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
2
.具有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 际问题,特别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初步能力,了解某一应用领域的基本
知识;
3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数学软件) p>
,具有编写简单应用程序的能力;
4
.了解数学科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5
.
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掌握资料查询、 p>
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
和教学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
4
年
学分:
150
学分
五、学位授予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实变函数,泛函分析,近世代数,常微分方程,广义函
数与偏微分方程,数位分析,概率论,分析学,代数学,几何学,概率论,物理学,数学模型
数学
实验,计算机基础,数值方法,数学史等,以及根据应用方向
选择的基本课程。
八、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p>
包括计算机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或毕业论文
等,一般安排
周。
九、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按本科生培养方案修满
150
学分(具体见培养方案)
,通过国家
英语四级
数学与统计
_
学院
_2005
基地班 p>
_
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学
时
类
型
课程
类别
通
识
教
育
课
课程编
号
课
程
名
称
学
分
数
2
3
6
总
学
时
讲
课
24
36
72
24
24
18
288
36
108
课
实
实
上
程
< br>1
验
践
机
设
计
12
18
36
12
12
18
18
2
2
2/1
各
学
期
学
时
学
分
分
配
2
3
4
5
6
7
8
146001
146002
146003
必
146006
146005
140001
修
141001
142001
147001
144101
选
修
马克思主
义政治
< p>经济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
/p>
法律基础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体育
军事理论
大学英语(
1
-
4
)
计算机基础
普通物理
36
54
108
36
36
144
36
288
54
108
3
2
2/1
6
2/1
2/1
2
2
4
1
16
3
6
4
3
1
4
3
4
3
4
见全校公共选修课总表
(学生至少选修通识教 育选修课
12
学分,
其中跨学科门类选修的课程应占
50%
以上)
。
2101155 <
/p>
数学分析(
1
、
2
)
2101154
数学分析(
3
、
4
)
10
8
10
4
3
4
4
3
4
4
4
4
3
3
学
180
180
180
72
54
72
72
54
72
72
72
72
54
54
总
180
180
180
72
54
72
72
54
72
72
72
72
54
54
4
+
2
4
+
2
4
+
2
4
+
2
4
+
2
4
4
3
4
4
4
4
4
3
必
2101165
高等代数 与解析几何(
1
、
2
)
2100134
抽象代数
专
2100073
C
语言
修
2100154
实变函数
业
2100034
常微分方程
基
2100043
数学模型
2100144
拓扑学
础
选
2100094
测度与积分
课
2100274
Banach
空间上的微积分
修
2100214
微分几何
2100053
数学实验
2100453
数据库技术
课程类
课程
课
程
名
称
4
3
3
学
时
类
型
各
学
期
学
时
学
分
分
配
别
编号
分
数
学
时
讲
课
72
72
72
72
72
54
54
36
36
36
36
54
54
54
54
54
54
54
54
54
54
课
实
实
上
程
1
验
践
机
设
计
36
18
1
2
0
3
2
4
3
5
4
6
4
4
4
3
7
4
3
3
2
2
3
3
8
3100164
泛函分析
必
修
3100204
广义函数与偏微分方程
3100174
复变函数
3100104
概率论
4
4
4
4
4
3
3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2
1
0
72
72
72
72
72
54
54
36
36
36
36
54
54
54
54
54
54
54
54
54
54
36
18
3100064
数值分析
专
3100113
数理统计
3100183
优化理论与方法
3100956
现代数学专题选讲(
1
)
3100957
现代数学专题选讲(
2
)
3100958
现代数学专题选讲(
3
)
业
选
3100959
现代数学专题选讲(
4
)
3101083
线性代数
3100123
应用随机过程
3100343
代数几何
3100963
组合数学与编码
3100973
数论与密码
课
修
3100983
交换代数
3100993
调和分析
3100960
积分方程
3100961
多复分析
3100962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集中
实践
教学
必修
学分
144001
普通物理实验
计算机基础上机
2
2
3
3
3
3
3
3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必修学分
毕业应取得总学分:
150
必修学分:
114
专业选修(指选)
:
24
公共选修:
12
通识教育必修学分
45
,占总学分
30 %
专业基础课程必修学分
43
,占总学分
2
9 %
专业课程必修学分
23
,占总学分
15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必修学分
3
,占总学分
2 %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必修学分
0
,占总学分
0
%
选修课程学分≥
36
,其中通识教育学分≥
12< /p>
学分,占总学分
24
%
备
注
1
.军事理论课程
18
学时实践内容归入军事训练。
2
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
070102
专业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ce
)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
素养,
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受到科学研究的
初步训练,
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能在科 技、
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
教学和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
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打 好数学基础,
受
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
初步具备在信息 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
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
发有关软件的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p>
1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
/
或 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
.能熟练使用计算 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件)
,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
强的编程能力;
3
.了解某个应用领域,或运 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某些科研或生产中的实际课题;
4
p>
.对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
< p>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
4
年
学分:
150
学分
五、学位授予
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
数学基础课
(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
,概率统 计,数学模型,物理学,计算
机基础,
C
语言,数据结构 与算法,信息论基础,数值分析,微分方程数值算法,数学物理方法。
七
、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
10~20
周。
八、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按本科生培养方案修满
150
学分(具体见培养方案)
,通过国家
英语四级
2005
年数学与 统计
_
学院
_
信息与计算科学
_< /p>
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学时类型
课程类
别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
分
数
3
2
6
总
学
时
54
36
108
36
36
144
36
288
54
108
课
实
实
上
程
讲课
验
践
机
设
计
36
24
72
24
24
18
288
54
108
18
12
36
12
12
18
1
2
2
2/1
各学期学时学分分配
2
3
2
2/1
3
6
2/1
4
2/1
5
6
7
8
146002
146001
146003
必
146006
146005
修
140001
141001
142001
通
147001
识
144101
教
育
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
义政治
经济学
原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法律基础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体育
军事理论
英语(
1
-
4
)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
普通物理
2
2
4
1
16
3
6
4
3
1
4
3
4
3
4
选
见全校公共选修
课总表(学生至少选修通识教育选修课
12
学分,其中跨学科门类选修的课程应占
50%
以
。
修
上)
2100015
2100025
必
2100284
修
2100034
专
业
基
础
课
2100084
2100043
2100204
2100803
选
2100293
修
2100134
数学分析(
1
、
2
、
3
)
15
p>
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
1
、
2
)
234
180
72
72
72
72
72
54
54
72
72
72
234
180
72
54
72
54
72
54
54
72
72
72
4
+
2
4
+
2
4
+
1
4
4
4
4
4
3
3
4
4
10
4
4
4
4
4
3
3
4
4
4
5
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常微分方程
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
数学模型
数学物理方程
离散数学
计算机组成原理
抽象代数
数理统计
复变函数
4
备注:请各位同学认真审核自己的成绩单,先复印留底,以方
便找工作和保研所需。然后如有什么错
误就在复印的成绩单上用红笔改正。
成绩单于一周后以班为集体上交给教学秘书,
专业基础选修和专
业选修
累计(专业基础选修和专业选修以指选为标记)达到
21
分即可。请同学们在审核 后的成绩单
上一定要本人签字。
课程类
别
课程
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
总
分
学
数
时
5
4
90
72
学时类型
课
各学期学时学分分配
1
2
3
5/5
4
5
4
6
7
8
讲
课
90
72
实
实
上
< br>程
验
践
机
设
计
3100064
数值分析
必
3100754
信息论基础
2100073
C
语言
数据结构与算法
修
3100234
3100304
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3100224
运筹学
信号与系统
3100314
数字信号处理
3100453
数据库技术
3101142
生物信息学基础
专
业
课
3101002
信息工程概论
3100973
密码学
3101013
计算机网络与通讯
3100773
软件设计方法
3100183
优化理论与方法
3100323
小波分析
选
修
3101022
智能计算
3100263
计算机图形学
3101033
计算机操作系统
3100253
图象处理
3100052
数学实验
3101060
反问题及数值解法
3101042
分布式计算
3101053
计算机仿真
310033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3100334
数据分析
3100335
应用随机过程
3100336
模糊数学
3100337
混沌动力学基础
3101063
最优控制
3101073
并行算法
2101101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上机
集中实践
3101123
普通物理实验
教学必修
2101111
C
语言实习
学
分
3101122
数值分析实习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必修学分
36
36
36
36
3
4
4
4
2
4
3
2
2
3
3
3
3
3
2
3
3
3
2
3
2
3
3
3
3
3
3
3
54
72
72
72
36
72
54
36
36
54
54
54
54
54
36
54
54
54
36
54
36
54
54
54
54
54
54
54
54
72
72
72
36
72
54
36
36
54
54
54
54
54
36
54
54
54
36
54
36
54
54
54
54
54
54
54
54
3
2
2
/
1
6
4
4
4
4
3
3
2
3
3
3
3
3
2
2
2
3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1
2
/
1
3
54
1
36
2
36
1
36
毕业应取得总学分
150
必修学分:
117
专业选修(指选)
:
21
公选:
12
1
36
36
6
通识教育课程必修学分
45
,占总学分
30
%
专业基础课程必修学分
41
,占总学分
27
%
专业课程必修学分
20
,占总学分
13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必修学分
5
,占总学分
3 %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必修学分
6
,占总学分
4
%
选修课程学分≥
33
,其中通识教育学分≥
12
学 分,占总学分
22 %
备注:
1
.军事理论课程
18
学时实践 内容归入军事训练。
2 p>
.专业基础选修课不少于
13
学分,专业基础选修和专业选修一共需要 达到
21
学分(即成绩单上的指选学分)
3
.其他数学类专业的课程均可为选修课并计算学分
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辅修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
课
程
名
称
数学分析(
3
)
高
等
代
数
(
2
)
信息论基础
数值分析
数据结构算法
运筹学
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数字信号处理
近代密码学
数学模型
计算机操作系统
计算机图形学
毕业论文
总学分
学
分
辅修专业教学计划
双学位教学计划
4
6
+
2
4
4
4
3
27
(其中数值分析实
习占
2
学分)
5
4
4
6
+
2
4
4
4
4
3
3
3
3
必作,无学分
49
学分
(其中数值分析实习占
2
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