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研究生考点-感恩的诗歌朗诵
1
、
2
、基础的设计原 则:(
1
)基础本身的强度不得超限。
(
2
)地基土的强度不得超限(指持力层强度,若基底下不远处有软弱下卧层,则 尚应检算
此软弱下卧层的强度)。
(
3
)基础倾斜不得过大,合力偏心应小于容许值。
(
4
)基础不得倾倒及滑走,即应检算其倾覆和滑动稳定性。
(
5
)基础要耐久可靠,这主要靠建筑材料和埋深来保证 。
(
6
)有时还要检算基础的沉降或沉 降差,特别是超静定的连续梁、拱桥结构等。当墩身很
高时,需检算墩台顶的水平位移。
(
7
)当墩台修筑在较陡的土坡上,或 桥台筑于软土上且台后填土较高时,还应检算墩台连
同土坡沿滑动弧面的滑动稳定性。<
/p>
3
、
4
、
5
、
非埋入式:
(1)
在设计图上将桥台前缘与铺砌面或一般冲刷线的交点当作坡脚点①,
这时 ,
将路肩至铺砌面或一般冲刷线的高度作为填土高度
H
。
(2)
锥体坡面与桥台侧面相交线的坡
度应符合:在路
肩以下第一个
6m
的高度不得陡于
l:l
;
6m
至
12m
的高度,不得陡于
l:1. 25
;
大于
12m
时,不得陡于
l:1.5
。根据填土高度及锥体坡面的规定,自坡脚点①将锥体坡面线
< br>在设计图上作出,从而决定锥体在路肩高度处的位置②;
(3)
桥台台尾上 部应伸入路堤最少
0.75m
,以保证桥台与路堤的可靠连接。按此要求 从②点水平地向路堤方向延伸
0.75m
即可
确定台尾位
置③和求得桥台长度
d1
。
(4)
为了保护支座 ,
使其不被冰雪或杂物污染阻塞,还
应保证垫石后缘至锥体填土坡的距离
不小于
0.3m
。
埋入式:(
1
)按锥体坡面距垫石后缘不小于
0.3m
的要求作
1
:
1
坡面线与路肩线相交得①
点
.
(
2
)自①点水平地向路堤方向延伸
0.75m
定台尾位置②,可得出桥台长度
d1
(
3
)按要
求画全锥体坡面线。(
4
)为了使伸入桥孔的锥体能保持稳定,《桥规》要求锥体坡面线与
桥台前缘相交处应高出
设计频率水位
0.25m
。
(
5
)
如不能满足,
应在设计频率水位加
0.25m< /p>
处增设一平台,将锥体坡面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