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纺织的大学大连工业大学:计算方法(电子教案)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07 18:35
tags:电子教案

山东农业大学音乐学-初一下数学期末试卷

2020年12月7日发(作者:陈倩倩)


计算方法教案






任课教师:

任玉杰



授课班级:

2002

级计算机

1

2

3



课程总学时:

讲授

32

学时



课程周学时:

每周

2

学时



上课周次:

16



基本教材:

任玉杰著

数值分析及其


MATLAB

实现











教学进度计划








手段


教学



引论




引论



第一章



多媒


§

1.1

算法和方程根求根的二分法(

1

2


§

1.2

误差的来 源,

截断误差与舍入误差

0.5

体教


§

1.3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与有效数字(

0.5



§

1.3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与有效数字(

1


第一章插值方法


§

1.1.

问题提出(

0.5


§

1.2

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的求法(

0.5



§

1.2

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的求法(

0.5


§

1.3

插值余项(

0.5


§

1.5

牛顿插值公式(

1




§

1.7

分段插值

0.5


§

1.8

样条函数

1


§

1.9

最小二乘法

0.5



多媒


2


体教

< br>时



多媒

< p>
2


体教




多媒


2

< p>学


体教




4


3


2


1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一章插值方法


§

1.9

最小二乘法

0.5


总结第一章内容(

0.5


第二章数值积分


§

2.1

机械求积(

0.5


§

2.2

牛顿—柯特斯公式

0.5


多媒


2


体教




5



第二章


§

2.2

牛顿—柯特斯公式

0.5


§

2.3

龙贝格算法(

1


§

2.4

高斯公式

0.5




§

2.4

高斯公式

0.5


§

2.15

数值微分(

1


总结第二章内容

(0.5)


2


多媒


体教




2

多媒


7


体教


6


第二章



多媒


§

3.1

尤拉方法

(1)


第三章


§

3.2

改进的尤拉方法(

1


2


体教





§

3.3

龙格—库塔方法

(1)


第三章

§

3.5

收敛性和稳定性

(0.5)


§

3.6

方程组与高阶方程的情形

(0.5)




§

3.6

方程组与高阶方程的情形

(0.5)


第三章

§

3.7

边值问题

(0.5)


总结第三章内容

(1)




§

4.1

迭代过程的收敛性

(1)


第四章


§

4.2

迭代过程的加速

(1)




§

4.3

牛顿法

(1)


第四章

§

4.4

弦截法

(0.5)


总结第四章内容

(0.5)




§

5.1

迭代公式的建立

(1.5)


第五章


§

5.2

向量和矩阵的范数

(0.5)




§

5.2

向量和矩阵的范数

(0.5)


第五章

§

5.3

迭代过程的收敛性。

(1)


小结第五章部分内容

(0.5)


< p>
多媒


2


体教



多媒


2


体教




多媒


2

< p>学


体教




多媒


2

< p>学


体教




多媒


2

< p>学


体教




多媒


2

< p>学


体教




14


13


12


11


10


9


8



§

6.1

消去法

(1)


第六章

§

6.2

追赶法

(0.5)


§

6.3

平方根法

(0.5)




§

6.4

误差分析

(0.5)


第六章

小结第六章部分内容

(0.5).


总复习

(1)







第一次课


多媒


2


体教




多媒


2

< p>学


体教




16


15


引论

§

1.1

算法和方程根求根的二分法(

1


§

1.2

误差的来源,截断误差与舍入误差


课时:

2

学时

章节题目


0.5


§

1.3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与有效数 字

0.5


理解绝对 误差,相对误差与有效数字,掌握方程求根的二分法及其误


差分析,会用二分法求方程的 根,了解其误差。


重点:

二分法、绝对误差,相对误差与有效数字。


难点:二分法的误差分析


本次课


教学目标


本次课重点


难点



教学基本内容设计

:

学时分配



衔接内容:零点定理


2.

基本要求:


1

)理解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有效数字定义


2

)会用二分法求方程求的根及其误差分析


3

)了解误差的来源


3.

讲授内容纲要:


§

1.1

算法和方程根求根的二分法(

1

5

分钟


一、

算法

10

分钟


1

)算法的概念


2

)举例


二、方程求根的二分法

5

分钟


1

、零点定理

20

分钟


2

、方程求根的二分法

10

分钟


3

)例题


§

1.2

误差的来源,截断误差与舍入误差(

0.5

10

分钟


1

)举例

10

分钟


2

)误差的来源


§

1.3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与有效数字(

0.5

20

分钟


1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10

分钟


2

举例


4

、采用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讲清难点,注重启发


5.

教学手段:用多媒体演示




课程小结:掌握方程求根的二分法 及其误差分析,会求方程求根,


会利用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有效数字定义计算近似值的 绝对误差,相


< br>对误差,有效数字



作业:

11

1

2

4.


布置作业、


预习:相对误差与有效数字的关系


预习


第一章插值方法

§

1.1.

问题提出


§

1.2.

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的求法



§

1.3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与有效数字(

1


第二次课

课时:

2

学时

章节题目

第一章插值方法§

1.1.

问题提出(

0.5


§

1.2

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的求法(

0.5


本次课


教学目标


本次课


重点难点

< p>
理解相对误差与有效数字的关系;了解泰勒余项定理及其应用;理解插值多项


式的唯一性和线性插值公式,并会用线性插值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掌握相对误差与有效数字的关系

,

理解插值多项式的唯一性和线性插值


公式,并会用线性插值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计算相对误差与有效数字



教学基本内容设计

:

学时分配



衔接内容:§

1.3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与有效数字(

0.5

10

分钟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2.

基本要求:

1

) 理解相对误差与有效数字的关系并会应用;


2

)了解泰勒余项定理及其应用;


3

)理解插值多项式的唯一性;


4

)理解线性插值公式,并会用线 性插值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讲授内容纲要:


绪论

§

1.3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与有效数字(

0.5


相对误差与有效数字的联系及其例题


第一章插值方法

40

分钟


§

1.1.

问题提出(

0.5


1

、泰勒插值


定理

1

和例题


2

、拉格朗日插值

15

分钟


定理

2

和证明


§

1.2

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的求法(

0.5

15

分钟


1

、线性插值公式和例题


4.

采用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讲清难点,注重启发

15

分钟


5.

教学手段:用多媒体演示



课程小结:相对误差与有效数字的联系;泰勒余项定理;插值多项式的唯


一;线性插值公式。



作业:

12

5

7

8

9

10

12

54

1

3

6

1


课程小结及



布置作业、

预习


预习:第一章插值方法


§

1.2

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的求法;

§

1.3

插值余项;

§

1.5

牛顿插值


公式。



第三次课

课时:

2

学时

章节题目


第一章插值方法


§

1.2

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的求法(

0.5


§

1.3

插值余项(

0.5


§

1.5

牛顿插值公式(

1


本次课


教学目标

< p>
掌握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及其误差分析,了解牛顿插值公式,掌


握并能正确 应用拉格朗日插值和牛顿插值方法。



本次课


重点难点



重点:会求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和顿插值公式,并会误差分析。


难点:误差分析



学时分配



5

分钟








15

分钟


10

分钟


20

分钟



15

分钟


15

分钟


15

分钟


5

分钟





教学基本内容设计

:



1

衔接内容:线性插值公式


2.

基本要求:


1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理解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及其误差分析,


掌握并能正确应用拉格朗日插值方法。


2

< p>)了解牛顿插值公式,

,掌握并能正确应用牛顿插值方法。


3.

讲授内容纲要:


§

1.2

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的求法


2

、抛物插值公式和例题

< p>


3

、一般拉格朗日插值公式< /p>


§

1.3

插值余项


§

1.5

牛顿插值公式


1

)、差商及其性质


2

)、差商形式的差值公式


3

)、差分形式的差值公式及举例


小结


4.

采用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讲清难点,注重启发


5.

教学手段:用多媒体演示教学


课程小结: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及其误差分析;牛顿插值公式。


作业:

54

6

2

3

7 11

12

13< /p>

16

17

18


课程小结及


布置作业、

预习


预习:第一章插值方法


§

1.7

分段插值


§

1.8

样条函数


§

1.9

最小二乘法



第四次课

课时:

2

学时

章节题目


第一章插值方法


§

1.7

分段插值

0.5


§

1.8

样条函数

1


§

1.9

最小二乘法

0.5


本次课


教学目标

< p>
通过本次的教学,理解分段低次插值法、拟合法、三次样条插值法等


概念。 掌握并能正确应用下列计算方法:分段插值法、三次样条插值法和


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中的直线拟合。


本次课重点


难点


重点:分段线性插值、三次样条插值。


难点:三次样条插值



学时分配



5

分钟









6

分钟


5

分钟


14

分钟


5

分钟


25

分钟



10

分钟


10

分钟


5

分钟




教学基本内容设计

:



1.

衔接内容:线性插值


2.

基本要求:


1

)理解分段低次插值法、拟合法、三次样条插值法等概念

;

< p>

2

)会用分段线性插值、三次样条插值及曲线拟和的最小二乘法解


决实际问题;


3

)了解高次插值的龙格现象。


3.

讲授内容纲要:


§

1.7

分段插值

0.5


1

)高次插值的龙格现象


2

)分段插值的概念


3

)分段线性插值及应用举例


§

1.8

样条函数

1


1

)样条函数的概念


2

)三次样条插值及应用举例


§

1.9

最小二乘法

0.5


1

)直线拟合


2

)举例


小结


4

、采用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讲清难点,注重启发


5.

教学手段:用多媒体演示




布置作业、


预习


< /p>


课程小结:

理解分段低次插值法、

拟合法、

三次样条插值法等概念。


掌握并能正确应用下列计算方法:

分段插值法、

三次样条插值法和曲线


拟合的最小二乘法中的直线拟合。


作业:

56

29

、< /p>

30

33

34

36

1


预习:第一章插值方法§

1.9

最小二乘法


总结第一章内容


第二章数值积分

§

2.1

机械求积


§

2.2

牛顿—柯特斯公式



第一章插值方法


章节题目


§

1.9

最小二乘法

0.5


总结第一章内容(

0.5


第五次课

课时:

2

学时


第二章数值积分


§

2.1

机械求积(

0.5


§

2.2

牛顿—柯特斯公式

0.5


本次课


教学目标


本次课


重点难点

< p>
理解多项式拟合的有关概念及理论;

掌握求积公式的代数精度的概念和牛顿—


柯特斯公式,并会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多项式拟合和求积公式的代数精度及牛顿—柯特斯公式。


难点:代数精度



学时分配



5

分钟










30

分钟


25

分钟




15

分钟


15

分钟



10

分钟


20

分钟




教学基本内容设计

:


衔接内容:最小二乘法的概念


2.

基本要求:


1

)理解 多项式拟合的有关概念和理论,并会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求积公式的代数精度的概念,并会解决实际问题;

< br>(

3

)理解牛顿—柯特斯公式,并会解决实际问题。


3.

讲授内容纲要:


第一章插值方法


§

1.9

最小二乘法

0.5


3

)多项式拟合的有关概念及理论

< /p>


4

)总结第一章内容(

0.5

< p>)


第二章数值积分


§

2.1

机械求积(

0.5


1

)数值求积的基本思想


2

)代数精度的概念及应用举例


§

2.2

牛顿—柯特斯公式

0.5


1

、公式的导出

< /p>


2

、几种低阶求积公式和例题


4.

采用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讲清难点,注重启发


5.

教学手段:用多媒体演示



课程小结:多项式拟合、求积公式的代数精度的概念及其应用;


牛顿—柯特斯公式及其应用。


课程小结及


作业:

57

35

36

37

94

1

2

3


布置作业、

预习


预习:第二章数值积分§

2.2

牛顿—柯特斯公式;§

2.3

龙贝格算法;


§

2.4

高斯公式。



第六次课

课时:

2

学时


第二章数值积分


章节题目


§

2.2

牛顿—柯特斯公式

0.5


§

2.3

龙贝格算法(

1


§

2.4

高斯公式

0.5


本次课


教学目标


本次课


重点难点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

使学生正确理解几种低阶 求积公式的余项和复化求积


公式及高斯公式,并会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了解龙贝格算法 。


重点:复化求积公式和余项、高斯公式。


难点:复化求积公式



学时分配



5

分钟









10

分钟


20

分钟



20

分钟


25

分钟


15

分钟


25

分钟


5

分钟




教学基本内容设计

:



1

衔接内容:几种低阶求积公式


2.

基本要求:


1

)正确理解几种低阶求积公式的余项和复化求积公式,并会用它


们解决实际问题。


2

)了解龙贝格算法。


3

)掌握高斯公式,并会解决实际问题。


3.

讲授内容纲要:


§

2.2

牛顿—柯特斯公式

0.5


3

、几种低阶求积公式的余项


4

、复化求积法和应用举例


§

2.3

龙贝格算法(

1


1

)梯形法的递推化和应用举例


2

)龙贝格公式和应用举例


§

2.4

高斯公式

0.5


1

)高精度的求积公式


小结


4.

采用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讲清难点,注重启发


5.

教学手段:用多媒体演示教学



课程小结:几种低阶求积公式的余项;复化求积法;梯形法的递推化和


龙贝格公式;高 精度的求积公式。


课程小结及


布置作业、

预习


作业:

95

6

8

9

13

14


预习:第二章数值积分


§

2.4

高斯公式


§

2.15

数值微分





第七次课

课时:

2

学时


第二章数值积分


§

2.4

高斯公式

0.5


章节题目


§

2.5

数值微分(

1


总结第二章内容

(0.5)


本次课


教学目标


本次课


重点难点



使学生正确理解高斯公式和数值微分公式,并会解决实际问题 。了解高斯点的


基本特性。


重点:勒让德多项式的应用和数值微分的三点公式。


难点:勒让德多项式



学时分配



5

分钟








10

分钟



20

分钟




20

分钟



15

分钟



15

分钟



20

分钟




30

分钟




课程小结:高斯点的基本特征,勒让德多项式,数值微分。


教学基本内容设计

:



1

衔接内容:高斯公式的概念


2.

基本要求:


1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理解勒让德多项式及其应用;


2

)了解高斯点的基本特性。


3.

讲授内容纲要:


第二章数值积分


§

2.4

高斯公式

0.5


2

、高斯点的基本特征


定理

2

(高斯点的充分必要条件)


3

、勒让德多项式


勒让德多项式定义和计算公式


三点高斯公式


§

2.5

数值微分(

1


1

)、差商公式及其截断误差


5


2

)、中点方法的加速公式


6


(3

)、插值型的求导公式


三点公式


96

习题

25


总结第二章内容

(0.5)


4.

采用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讲清难点,注重启发


5.

教学手段:用多媒体演示教学


课程小结及


布置作业、


预习


作业:

96

17

、< /p>

18

19

21

23

24

25

26


预习:第三章常微分方程的差分方法


§

3.1

尤拉方法


§

3.2

改进的尤拉方法

天津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一年级下册期中试卷


北京外国语大学青岛-搞笑语录大全


大学的同学好虚伪-七年级数学答案


济南大学生家教兼职-侧田情歌歌词


大连海事大学复试难吗-勉励的反义词


国防大学原校长王喜斌-二十四节气歌谚语


中国计量大学毕业待遇-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


大学生创业意向怎么写-乞巧教学设计



本文更新与2020-12-07 18:3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17986.html

大连工业大学:计算方法(电子教案)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