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语文复习
《蒹葭》
一、选择
1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
A
.
《离骚》
B
.
《乐府诗集》
C
.
《古诗十九首》
D
.
《诗经》
2
.
“在水一方”语出《诗经》中的(
)
A
.
《蒹葭》
B
.
《短歌行》
C
.
《无题》
D
.
《声声慢》
3
.
《蒹葭》选自(
)
A
.
《诗经·郑风》
B
.
《诗经·周南风》
C
.
《诗经·秦风》
D
.
《诗经·齐风》
4
.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人曾概括为(
)
A
.赋
B
.比
C
.兴
D
.叠字
二、作品分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1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
2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什么手法?
(
3
)从这一章可以看出全诗在意境创 造上有什么特点?
《涉江》
一、选择
1
.诗句“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表出了(
)
A
.诗人高远的志行
B
.诗人孤寂徘徊,眷恋故土的感情
C
.身处劣境的痛苦
D
.忧国忧民的情怀
2
.
《涉江》是以下哪部诗作中的一篇(
)
A
.
《离骚》
B
.
《九章》
C
.
《天问》
D
.
《九歌》
3
.
“霰雪纷共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一句中的“霰”
、
“垠”
、
“霏”的正确读音是(
)
A
.
xiān
yín
fēi
B
.
xiàn
yíng
fēi
C
.
xiàn
yín
fēi
D
.
xià
n
yí
ng
fè
i
4
.屈原的《离骚》在我国文学史上是(
)
A
.第一篇文人写的抒情诗
B
.第一篇政治抒情长诗
C
.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
D
.第一篇根据民歌加工改写而成的优美诗歌
二、作品分析
乱曰:鸾鸟、凤凰,日以远兮;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
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
不当兮。怀信
侘
傺,忽乎吾将行兮!
(
1
)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中的“兮”是哪一种用法?
(
2
)
“鸾鸟”
、
“凤凰”
、
“露申”
、
“辛夷”
、
“芳”象征什么?
(
3
)
“燕雀”
、
“乌鹊”
、
“腥臊”象征什么?
《春江花月夜》
一、单项选择
1
.张若虚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
。
A
.先秦
B
.两汉
C
.唐朝
D
.宋朝
2
.被称为“孤篇横绝”的唐诗是(
)
。
A
.
《秋兴八首》
B
.
《汉江临 泛》
C
.
《长恨歌》
D
.
《春江花月夜》
3
.
“谁家今夜扁舟子?”中的“扁”的正确读音是(
)
。
A
.
pi
ā
n
B
.
pi
á
n
C
.
bi
ǎ
n
D
.
bi
à
n
4
、
《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点有(
)
。
A
、结构严谨完美
B
、诗情哲理相融
C
、善于烘托铺垫
D
、语言清新优美
1
二、作品分析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1
本诗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选择景物极具典型性;善于烘托和铺垫。
2
.从这一段看出本诗在意境上有什么特点?
《春江花月夜》立意新颖,意境深远。诗歌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将自然美景的
描绘,纯洁爱情的讴歌,人生哲理的思考,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汇成一种情、景、理
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一、选择
1
、李白是(
)的巨匠。
A
、七律
B
、七言歌行
C
、七绝
D
、五绝
2
、李白是我国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
A
)
A
、诗仙
B
、诗圣
C
、诗杰
D
、诗怪
3
、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
)
A
、七言绝句
B
、七言律诗
C
、七言古诗
D
、长短句
4
、李白的诗创造了瑰丽奇伟的意境,其特点有(
)
A
、丰富的想象
B
、大胆的夸张
C
、广泛的题材
D
、率真的情感
二、作品分析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
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
.分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艺术手法。
2
.作品体现了李白诗歌的什么风格?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秋兴八首(其一)
》
一、选择
1
.
《秋兴八首》的作者是(
)
A
.李白
B
.杜甫
C
.柳永
D
.张养浩
2
.
《秋兴八首》是杜甫于大历元年秋在(
)写的组诗。
A
.长安
B
.夔州
C
.成都
D
.宜昌
3
.杜甫的诗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是(
)
A
.婉转缠绵
B
.豪放飘逸
C
.朦胧晦涩
D
.沉郁顿挫
4
.下列 句子中的“兴”读作
x
ì
ng
的 有(
)
A
.
《秋兴八首》
B
.赋、比、兴
C
.俱怀逸兴壮思飞
D
.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2
二、作品分析
《秋兴八首(其一)
》
杜
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
.这首诗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2
.这首诗是怎样运用循环往复的抒情方法的?
《长恨歌》
一、选择
1
.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出自(
)
A
.
《白居易集》
< /p>
B
.
《曹操集》
C
.
《乐府诗集》
D
.
《汉书》
2
.
“渔阳鼙鼓动地来”中的“鼙”的正确读音 是(
)
A
.
dí
B
.
g?
C
.
bēi
D
.
pí
< /p>
3
.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中“乘”和“骑”
的正确读音是
(
)
A
.
shēng
qí
B
.
shēng
jì
C
.
shè
ng
jì
D
.
shè
ng
qí
4
< p>.《长恨歌》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其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
)
A
.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
B
.哀婉动人的爱情故事
C
.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D
.朦胧含蓄的意境
5
.下列句字中的“和”读作
huò
的有(
)
A
.礼之用,和为贵。
B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C
.歌数阕,美人和之。
D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二、作品分析
1
.白居易《长恨歌》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
1
)以次段为例,说明《长恨歌》在叙事上有什么特点?
(
2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
.白居易《长恨歌》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
1
)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
2
)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 声”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定风波
一、选择
< p>
1
、苏轼
1709
年因被诬作诗
“< /p>
谤讪朝廷
”
,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史称(
)
。
A
、
“
乌台诗案
”
B
、
“
谤讪朝廷
”
C
、刘李党争
D
、朋党论
2
.豪放词派的创始人是
(
)
。
A
、李清照
B
、黄庭坚
C
、辛弃疾
D
、苏轼
3
.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在以下哪些方面皆有成就(
)?
A
、诗
B
、词
C
、文
D
、书法绘画
4
.苏轼的散文气势纵横,豪放自然,如行云流水;苏轼的诗题材丰富,风格清雅,开
宋代诗歌的新风气;
苏轼的词以诗为词,
扩大了词的境界 ,
下列哪些并称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3
(
)?
A
、苏轼与欧阳 修,并称
“
欧苏
”
< p>B
、苏轼与黄庭坚并称
“
苏黄
”
C
、苏轼与辛弃疾并称
“
苏辛
D
< p>、苏轼与李清照并称“
苏李
”
二、作品分析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
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
平生。
料峭
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
风雨也无晴。
(
1
)这首词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处事态度?< /p>
(
2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应该怎 样对待挫折?
《论语
·
学而》
一、选择
1
、
《论语》是记载孔子的言行的一部(
)
A
、议论性散文
B
、语录体散文
C
、抒情性散文
D
、记叙性散文
< /p>
2
、
“吾日三省吾身
”
的
< p>“省
”
的读音和解释是(
)
A
、
x?ng
检讨
B
、
x?ng
检查反省自己
C
、
shěng
检查反省自己
D
、
shěng
检查
3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
、孟子
B
、老子
C
、孔子
D
、庄子
4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
)
A
、墨子
B
、孟子
C
、老子
D
、孔子
二、作品分析
1
、
曾子曰:
“
吾日三省 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
1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曾子的观点。
(
2
)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
、
子曰:
“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 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
1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孔子的观点。
(
2
)分析文中排比句的修辞效果。
《郑伯克段于鄢》
一、选择
1
.
《郑伯克段于鄢》的中心人物是(
B
)
。
A
、
姜氏
B
、郑庄公
C
、
共叔段
D
、颖考叔
2
.
“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出自于(
B
)
。
A
、
《论语》
B
、
《春秋》
C
、
《战国策》
D
、
《史记》
4
-
-
-
-
-
-
-
-
-
上一篇:大学语文诗经学习心得
下一篇:大学语文练习题(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