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编辑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
(人文 社会科学版)学术格式规范
一、题名(
TM
)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
< p>关键词和分类号。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
20
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 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
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在每篇文章首页下以脚注形式注明文章收稿日期,如:
收稿日期
:
2006-05-20
二、作者(
ZZ
)
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
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
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 如下写法:
姓前名后,
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连写。
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不用连字符。姓名均
不缩写。如:
ZHANG
Ying
(张颖)
,
WANG Xilian
(王锡联)
,
ZHUGE Hua
(诸葛华)
。
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从其惯例。
对作者应标明
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江
滨
(武汉大学
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 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
号,
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注与作者姓 名序号相同的数字;
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
如:
江
滨
,李晓述
(
1.
武汉大学
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
2.
中南大学
法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
英文作者姓名下同样注明相应的英文项目,如:
JIANG Bin
(
School of Law
,
Wuhan University
,
Wuhan 430072
,
< p>Hubei,
China
)
三、作者简介(
ZJ
)
及工作单位(
DW
)
姓名(出生年-
)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 、籍贯、职称、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在简介
前加“
[
作者简介
]
”作为标识。例如:
[
作者简介
]
江滨(
1979
-
)
< p>,女,湖北仙桃人,武汉大学法学院2001
级硕士研究生,主要学习和 p>
研究国际经济法学。
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作者简介可
以在同一“
[
作者简介
]
”标识后相继列出,中间 以分号隔开,最后以
“。
”结束。
英文作者简介用“
Biography:
”
(单一作者)或“
Biographies:
”
(多作者)作为标识。
< br>四、内容摘要(
ZY
)
1
2
精品
可编辑
文章均应附中文和英文摘要,
100
-
250
字 以内。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
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
、缩略语,并应尽量避免“本文认为”之类的空洞内容。最后以“。
”
结
束。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中文摘要 前加“
[
内容摘要
]
”作为标识,英文摘要前加“
Abstract:
”作为标识。
五、关键词(
JC
)
< br>关键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按学科级别从上至下选取
3
~
8
个,
不得少于
3 p>
个,并以分号隔开。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中文关键词前冠以“
[
关
键
词
]
”
作为
标识,英文关键词前冠以“
Key words
:
”作为标识。例如:
[
关
键
词
]
汽油机;燃爆控制;电子点火;模糊逻辑
Key words
:
gasoline engines; knock control; electronic ignition; fuzzy logic
六、中图分类号与文献标识码
分类号
应按照《中国图书馆
分类法》
(第
4
版
)对每篇论文 标引分类号。涉及多主题的论文,一篇可给出
几个分类号,
主分类号排在 第
1
位,
多个分类号之间以分号分隔。
分类号排在 关键词之后,
其前以
“
[
中
图分类号
]
”作为标识。
如:
[
中图分类号
]
A81
;
D05
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
,
每篇文章均应标识相应的文献标识:
A
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
B
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
C
业务指导与技术管 理性文章;
D
动态性信息;
E
文件、资料 。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
[
文献标识码
]
”作 为标识。
如:
[
文献标识码
]
A
七、参考文献(
WX
)
(一)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1
.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 作者、
析出文章作者)
。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多个责任者之间以“,< /p>
”分隔,其后不加“著”
、
“编”
、
“主编”
、
“合编”等责任说明。
2
.文献题名及版次(初版省略)
。
3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4
.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
5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p>
6
.文献起止页码,在正文中紧随指示序号以(第
X
-
X
页)形式标出。
7
.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
(二)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期刊文章
论文集
报纸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数据库
电子公告
精品
可编辑
文献类型标识
M
J
C
N
D
R
S
P
DB
EB
对于专著、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采用单字母
“
< p>A”
标识;
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单字母
< p>“Z
”
标识。
非以纸张为载体的参考文献应标明其载体类型。载体类型及其标识:磁带-
MT
;磁盘-
DK
;光盘-
CD
;联机网络 -
OL
。
(三)正文中参考文献指示序号的编排格式
1
.每一引文对应一个指示序号,以数字加方括号标示,手动插入,设定上标。如:
、
、…。
2
.引文前有冒号及引号的, 指示序号放在句号与引号外。如:
他说:
“知是知非而实无是无非,知是 知
非者应用之迹,无是无非者良知之体也。
”
[4]
[1]
[2]
3
.
引文作为一段话的一部分,
则指示序号放在引号与后面一个符号 之间。
如:
可惜的是,因修持不足,
从而牵引阳
明学之高妙玄远一途百义无反顾,
“龙溪竟入于禅”
,
“跻阳明而 入禅”
[
21
]
[22]
,遂至于流为禅狂。
在有引号的情况下指示序号始终跟在引号之后。
(四)正文后参考文献表的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按引文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
[
参考文献
]
”
(居中)作为标识;
参考文
献条目的序号
左顶格
,并用数字加方括号标示,如
[1]
、
[2]
、…,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一致。
正文
中的指示序号通常在与引文对应的标点符号的右上角,
文献的起止页码在正文中紧随指示序号以< /p>
(第
X
-
X
页)形式标出。
参考文献条目中的标点符号全部自动在
宋体状态
下输入。各类参考 文献条目
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1
.专著
[
序号
]
主要责任者
.
文献题名
[
文献类型标识
].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
如: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7.
起止页码在文中引文对应处标示为:
(第
15-18
页)
2
.期刊文章
[
序号
]
主要责任者
.
文献题名
[J].
刊名,年,卷(期)
.
如:
[3]
何龄修
.
读顾城《南明史》
[J].
中国史研究,
199 8
,
(
3
)
.
< /p>
起止页码在文中引文对应处标示为:
(第
167-173< /p>
页)
3
.论文集和以书代刊的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
[
序号
]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
析出文献题名
[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
(任选)
.
原文献题名
[C].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
如:
[5]
钟文发
.
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
[A].
赵玮
.
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
< br>第五届大会论文集
[C].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6.
< br>起止页码在文中引文对应处标示为:
(第
468-471
页 )
4
.报纸文章
[
序号
]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N]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如:
[7]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
[N]
.人民日报,
1998-12-25
(
10
)< /p>
.
5
.国际标准、国家标准
[
序号
]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S]
.如:
[5]
[3]
[1]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