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育华大学常州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试行)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08 14:14
tags:创新创业教育

-

2020年12月8日发(作者:季发元)


常州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试行)


实施创新创 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是素质教育的深化


和具体化 。

为进一步深化学校教学改革,

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

< p>
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推动学校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开展,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1

. 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教育为基础,以创业教育为载体,


将创新教育与创业 教育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推进,

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 力,

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所必须的知识、

能力及心理品质,

成 为


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


2

.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以


教师为中心的教 育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转变,

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向以能力为


本的教育 转变,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


3

. 通过实施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改革,构建创新


创业教育管理平台 、

课程平台和实践平台,

培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专兼职结合的师

资队伍,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教学与实践条件及环境。


4

.通过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创新创业教育,对


具有创新创业意愿与潜质的群体进行专门培养。

通过分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


进创新创业成果的涌现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快速成长。

< br>5

.通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与创业技能,使大学生不仅成为


求职者,

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和职业的创造者,

促进学校就业工作 的开展,


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创造一


个良好的开端。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与领导


1

< p>.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为 切实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

领导、


组织、

协调和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

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 会由学校领导牵


头,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产业处、财务处、二 级学院


共同参与。

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挂靠教务处,

负责具体的日常


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精心 组织,指导实施,把开展创新创业活


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并形成各部 门共同配合,

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积极参与


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

.加强二级学院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二级学院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组织成立大学生创新< /p>


创业活动领导小组,由行政、党总支、团总支和专业系主任及部分老师组成,同

< p>
时可聘请创业成功的校友、

企业管理者、

有关专家担任学生的创业导 师,

为学生


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

.发挥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引领作用


拓展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的功能和定位,

将其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 的


校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其作用是为全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和能力 培养提供


实践环境与必要条件。

尤其对已经接受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 、

且具备创新创


业潜质和创新创业热情的大学生,

校级创 新创业实训基地可以提供专业化、

个性


化的指导,并为项目启动提供支持 。


三、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措施


1

.更新教育理念,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科学把握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教育、

素质教育、

就业教育的内 在联系,

坚持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以培养学生创 新创业意识和精神为核心,

以创新创


业项目和活动为载体,

以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为关键的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

切实


把创新创业教 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注重顶层设计和整体设计,

注重面向


全体学生,

注重项目带动,

注重通过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推动创 新创业


教育的健康发展。


2

.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

< /p>


创新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


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面向学生全体、

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需要系统的课程学习,


及实践训练和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因此,

必须从教育全过程出发,

将创新创


业教育纳 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规划设计,

以确保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

能力、


素质达到预期要求。


3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平台


1

)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类必修课程

< p>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

通过创新创业类课程学


习,

使学生初步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

途径和一般规律,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


的意识。


创新创 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拓展与延伸,

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根据学校


的实际情况,

可以先在全校开设创新创业类公共选修课程,

待课程体系 基本完善,


且教学条件具备后,再将成熟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列入各专业必修课程。


2

)在专业教育中融会创新创业教育


根据不同专业,

开展在专业相关领域、

行业进行创新创业 的针对性教育。


专业应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发掘本专业创新创业


的教学内容,

通过讲座或课程形式,

启发学生 将创新创业活动与所学专业知


识结合起来,

使各专业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专 业内涵,

并在学科专业基础上开展高


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


3

)在部分专业实施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


将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包括实践环节)

纳 入专业课程。

根据专业性质


的不同,

可以侧重于创新教育 ,

也可以侧重于创业教育。

如在工科类专业可以强


化创新 教育,

培育创新成果,

促进成果转化,

推动以专业创新成果为基础 的创业


实践;

在经管类专业中鼓励学生以创新的理念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 创办企业,


为学生创办企业创造有利条件;鼓励开展跨学科、跨专业的 创新创业活动。


4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1

)创建学生参与科研创新训练的机制


推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强化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

在 有条件的专业,


学生科研训练纳入专业培养计划,

设立 相应学分,

提供实验室开放环境,

指导学


生参与创新科研 训练,

吸引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

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

< br>练计划,

遴选资助一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构建富有特色的国家、

省厅和学校


三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体系。

通过科研训练,

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

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同时可以通过将 科研成果进行转化,达到创业实践的目的。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08 14:1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20876.html

常州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试行)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