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东北大学官网上海交通大学学风建设规划方案讨论稿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08 17:03
tags:

-

2020年12月8日发(作者:伊用昌)



上海交通大学学风建设规划方案

(

讨论 稿

)


2007

3< /p>

2

日)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学风建设是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项系统工程和永恒主

< p>
题。

大力加强学风建设也是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十六号文件精神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 要举措,


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性工程。


20 07

11

月,我校将迎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组对我校的本科教 学进行全面评估。为了贯


彻学校“以建迎评、以评促建”工作理念

,

学风建设组经研究将

2007

年定为“学风建设年”


集中开展旨在提升我校学风、教风、校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促进学生管理服 务


工作水平的系列活动。


一、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1

学风是高等学校办学思想、

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也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习精神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精神和 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风状况的好坏直


接影响和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

< p>当前,

我校正处在建设一流大学、

培养一流人才的攻坚阶段,


学校必须不断加强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工作,为学生成长成才和实现学校一流大学打下坚实


基础。


2

良好的学风对大 学生当前的学习和对今后的成长都至关重要。

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

,


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

,

关键要看是否真正掌 握了现代科学知识及其实践能力。学校


良好的学风对大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作风、实事求 是的科学态度具有重要影响,对大学生学


生的成功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3

、当前,我校的学风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有不尽 如人意的地方。


一是部分同学的人生规划不明,学习目标模糊,学习动 力不足,学习方法欠缺,学习成绩不


好;


二是 考风不是十分理想。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且方法越来越先进,手段越来越高明,扩


散 的范围越来越广大,影响极坏;


三是部分同学网络、游戏成瘾现象相当 严重,导致作息时间混乱,身心健康受损,学习成绩


下滑,人际关系紧张,形成恶性循环 而无法自拔;


四是部分同学把对专业的不满、对课程的不满转化为对大 学生活的厌倦和放弃,心理阴郁;


五是部分同学自我要求不高,自我控 制力差、约束力不强,迟到、旷课现象比较严重,课堂


纪律比较差,

“混 日子”

“过得去”心理现象普遍等等。


六是一些集体性质的问题影响不容忽视。如,班级和宿舍氛围不好,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

成;部分社团名不副实;日常用语不文明,公德意识不强等;


七是 从体制机制上看,我校全员育人的机制不够健全、氛围还不够浓厚,教书育人、管理育


人 、服务育人有机配合还不够默契,部门工作的细节对全员育人理念体现还不够充分。


二、学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以加强思想政治 教育为先导,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成才为本”

“爱国奉献”的观念,明确学习

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并以求实的科学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着力提高学

< br>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机制为保障,


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营造健康向上、

奋发有为的校园氛围。< /p>

着力打造务实、

活跃、


创新、和谐的交大学风。着力培养大 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


统一,具有“宽厚、复合、开放、 创新”特征的高水平、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为造就一批


未来的学术大师、高级经营管理 人才和具有雄才大略的领袖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风建设的原则


1

、全面 性原则。学风建设不仅仅是学风的问题,通过学风建设带动班风、教风、校风建设;




学风建设也不仅仅是学习的问题,要通过解决学习态度、方法 、效果等问题带动学生人际交


往、创新创业等关系学生身心健康、素质拓展及人生发展的 所有相关问题。


2

、实效性原则。精心设计学风建设方 案,真诚倾听学生的声音,切实找准问题的焦点,切实


宣扬优良学风,解决学风中易出现 的问题,通过系列措施,使学生真正感觉到学风建设带来


的新变化。

< /p>


3

、参与性原则。要广泛宣传,积极发动学生参与热情,在学生中形成“学 风建设人人建,建


设学风为人人”的共识,使广大同学积极投身学生建设的方方面面。广 大教职员工也要积极


宣传学风建设、支持学风建设、积极参与学风建设,


4

、合作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学 风建设组的领导下,部门之间分工明确,


沟通顺畅,密切合作,整体推进;二是学风建设 要和本科教学评估相结合,积极贯彻“以建


迎评、以评促建”的工作理念。


四、保障机制


(一)组织机制


在本科教学评估学风建设组的 领导下,成立包括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在内的领导集体和


专门办公室。以院系为单位 ,制定有效措施抓好本院系的学风建设工作。通过明确分工、理


顺关系,层层落实责任制 ,夯实学风建设的组织基础。


(二)管理机制


学指委(团委)

、宣传部、教务处、体育系等作为本次学风建设组的主要职能部 门,在日常工


作中既要分清职责,加强管理与落实,又要齐抓共管,加强沟通与协调,形 成合力。


按照学风建设组领导集体的要求,

共同协调力 量,

提出加强学风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阶段计划,


切实落实加强学风建设的 各项措施。建立健全学风建设的定期会议机制,沟通信息,协调资


源,研究改进方案,并 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


领导小组将各院系、各部门学风 建设状况纳入工作状态考核指标体系,特别是对各院系思政


教师、班主任的工作进行指导 和考评。督促思政教师、班主任和主要学生骨干“进教室、进


宿舍、进社团、进网络”< /p>

,多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状态,多体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意见


和对策 ,多解决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关键问题。坚持从学生身上找学风,从校园日常


生活 中找学风。


(三)教育机制


积极探索学风建设的形式、内容、机制。


在形式上,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合力育人的立体框架。

< /p>


在内容上,要围绕“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低年级学生按


大类培养,高年级学生分专业培养的人才培养改革方案,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问题。


在教育方法上,以第一课堂教学为主导,以第二课堂教育为支撑,以教 风带学风、以管理育


学风、以榜样树学风、以活动促学风,以战绩彰学风,寓教于理,寓 教于情,寓教于乐,形


成教育机制的全员化、全程化。


(四)激励机制


建立师生良性互动、互相激励 、互相制约、互相监督的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每


年对学生个人和集体进行考 核,把在学风建设中有无成就作为考核学生干部、学生社团、优


秀班集体的重要指标。考 核结果优秀者应当给予鼓励和表彰,对学风建设中问题严重的集体


和个人,要进行批评和 曝光,创造一种争先创优、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


五、具体措施


(一)积极动员,统一思想


一是学指委结合 宣传部制定的宣传计划,制定本部门的宣传方案。各部门结合自己部门的工


作,开展深入 的宣传工作。各院系、团委、大学生在线、学生工作党委、生活园区等部门要




把学风建设的工作深入到每个社团、网站、党支部、楼栋、宿 舍、班级。二是充分发挥各种


宣传阵地的作用,通过广播、橱窗、简报、板报等,积极营 造加强学风建设的舆论氛围。召


开专门的学风建设动员大会,彻底解决学风建设的知晓率 和参与率问题,明确加强学风建设


的主要措施及主要任务以及对学生学风建设的具体要求 ,

切实调动每位同学的参与积极性性。


(二)以教风带学风


1

第一课堂教学为主导是学风建设的主战场,

教师教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风的建设。< /p>

教师


要积极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

通过良好的教风,

带动学风建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

要不断用

< p>
自己的研究成果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增强课堂师生互动,引导学


生的学习兴趣。有条件的教师,邀请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激发学生钻研专业知识、开展科学


研究的兴趣。


2

教 师的敬业精神、

严谨治学态度和求实作风,

对学生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教师不仅传授


专业知识,更要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教师要加强对课堂纪律、 学生听课情况的管理,


强化点名制度,对旷课、迟到、早退、交头接耳、接听手机等现象 ,给予相应的记录考核,


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3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要在教学纪律、教学质量、作业布置、教学常规工作 等方


面加强教学规范的检查落实,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积极研究改进教风学风的对策 。定期


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并及时向学校主管领导反映学生关于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实行思


政教师听课制度,每星期针对主干课程听课

1-2

次,了解学生上课情况,及时处理存在的问


题,纠正不良现象。


(二)以管理育学风


管理育学风、管理育学生 。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管理、在管理服务中,加强对


学生的教育引导,建立 “人格上尊重学生,感情上关心学生,工作中信任学生”

的新型师生


关系,为学生的学习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


1

、加强日常管理


1

推行思政教师与任课教师的联系制度。

思政教师每学期 至少与本院系主干课任课教师联


2-3

次,每周检查学 生学习纪律,及时对迟到、早退、旷课的学生进行教育处理,尤其要


认真查处旷课玩游戏 现象。


2

)坚持思政教师、班主任进 宿舍制度。思政教师要定期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动态,解


决学生困难,加强对学生的 文明、卫生、安全教育和管理,保障科学合理作息制度。


< p>3

坚持分类指导和全程辅导相结合的管理制度。

从新生入学 教育开始,

到毕业生文明离校,


要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学习特点,

进行分类指导,

开展如

“大一养成习惯”

“大二潜心立志”


“大三拓展素质”

“大四实践成才”为主题的主题教育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与学


业指导,不断 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不断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和阶段学习目标,使学生学有方


向,学有动 力。


4

尝试实施学 长制或导生制。

充分调动各年级优秀同学的积极性,

实施党员同学带非党员


同学、高年级同学带低年级同学、成绩好的同学带学习吃力的同学等等,在学习上、思想上


甚至生活上,人人都是帮助对象,人人(除了一年级新生)又是他人导师,一方面让被带动< /p>


同学从中受益,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导生的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强化了责任意识。同时增


强了同学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 p>5

加强思政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制度,

有效发挥家庭和社 会的教育管理作用。

思政教师


特别要关心那些留级、降级、试读学生,作 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填补目前存在的退试学


生管理盲区。


2

、强化服务育人机制


学校直 接服务学生的部门,如学生事务中心,生活园区管理中心、选课中心、图书馆、食堂、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08 17:0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21620.html

上海交通大学学风建设规划方案讨论稿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