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上大学为什么某大学“十三五”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08 17:37
tags:

-

2020年12月8日发(作者:翟询)


******

大学“十三五”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校园文化是学院办学理念与大学精神的集中展示,是宝贵的教





育资源,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是 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 有效途径。新时期,为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我院




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

,

提高校 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

创建和谐平安校




园,培育优良校风、学风,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品位,提 升学




院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具有“

三实、四会、四不唯

”品质和创新精




神的应用型人才,根据学院“十三五”

规划, 特制定本规划。




一、

“十二五”发展成果回顾




(一)“十二五”期间建设成就和标志性成果




1

、举办五期

“青年马克思主 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养班,




通过理论教育、社会实践、红色教育、素质拓展、志愿服务及交流




研讨等形式,每年院系培养的学生骨干不少于学生总数的

2%

(近千




名学员)

,特别是组织第四、第五期培训班

120

余名学员,以“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赴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增强




了应科学子的政治素质、思想 境界,弘扬

勤学、修德、明辨、笃




实”

的校园文化正能量。




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形势与 政策教育和爱国主




义教育为载体, 以“双学”

“主题班会”及“团日活动”为手段,




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大力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 思想引领工程的实施;以建院十周年


为契机,围绕“三实”

< p>“四会”

“四不唯”的应科品质,开展爱校




荣校教育,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同时,依托广播站、宣 传栏、




微博和微信等宣传阵地,引领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3

、以

“争做文明学生,创建 文明校园”为主题,积极开展“创




建文明校园、创建文明班级、创建文明课堂、创建文明食堂、创建




文明宿舍”等“五创建”

活动。积极有效的促 进寝室、教室卫生和




文明状况的改 观,营造了整洁温馨的校园环境,使同学们养成了文




明、自律的习惯,塑造大学生文明形象,促进了文明向上校风的形




成,特别是在

2014

年,我院

6

418

寝室获全省“中国大学生百炼




之星”

寝室。




4

、以

“阳光心灵





快乐起航”为主题,开展了四届心理健康月


< br>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括: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健康知识专



家讲座、心理趣味运动会、心理电影赏析、心理健康知识展和

“我



的性格,我的色彩”主题班会;

2010

年至

2014

年间,共为

11277




位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并成功为

32

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危机干




预;随着校区的深度融合,黄金校区心理咨询中心也于

2014

年开始




筹建,咨询师队伍也逐渐壮大,加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 基础,




有效地推动了阳光心

******

大学程的实施。




5

、百佳示范工程,发挥榜样效应,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 十




二五”期间,院团委连续四年被 团省委授予非省属本科院校共青团




工作“先进单位”,并获得

2013

年度全省“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




号;经济管理系团总支和人文科学系团总支获得

2014

年度全省“五


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土木

142

班获全国“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

5

人次;




2

人获赣州市“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

70

人获赣州市“优秀大学




生”荣誉称号;

1

人获校“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

4

人获校“十佳




大学生”提名奖;

40

人获院“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

40

人获院




“十佳大学生”

提名奖。




同时,全院共有

88

人获国家奖学金,

1407

人获国家励志奖学




金,

10201

人获国家助学金,

15774

人获学院的综合奖学金;

111




班获“学风建设先进班级”;

82

个班获“

学雷锋、创三好

”先进班




级,

372

个宿舍获“

学雷锋、创三好

”文明宿舍,

7423

人获“学雷




锋、创三好

”先进个人,

571

人获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6

、校园文化精品工程,繁荣校园文化。

“十二五”期间,院系




品牌活动精彩纷呈,其中,“母校助你远航 ”毕业生系列活动,被评




为省级优秀校园文化成果“三等奖”;举办“金沙湾”讲坛

60

余场,




参与学生

3

万余人;“红五月”系列活动和“感恩周”系列活动于




2014

年被评选为全省共青团重点工作创新试点项目,其中,“红五




月”系列活动,被评为全省独立学院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成果




“三等奖”

和全省十大优秀校级品牌活动。




7

、学生助

******

大学程,通过各级学生组织,大骨班,班主任



< /p>


助理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干部队伍的作用,突出学生“

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 /p>

的功能,延伸了学生工作的手臂。

“十二五




“期间,以“用真心的付出去引领新生,用丰富的经验去教导 新生,


用自信的能力去辅助老师”为理念,在全院范围内推广实施新生班




主任助

******

大学程,充实了新生管理队伍,提升了管理效果;同




时,在

2011

年第二期“青马工程”的学员中,选拔了

20

余名优秀




学员担任 了院系领导助理,创新了学生管

******

大学作的手段与方

< br>



法。




8

“百团”建设重实效,校 园文化“社团化”

“十二五”期间,




社团数量稳定在

30

个左右(其中系部共建专业社团

10

,< /p>




团队伍扩增至

9

支,每年由社团(艺术团)牵头举办的校区活动达




二十余场,其他社团活动达

600

余场,很好的解决了“二八现象”,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艺术与体育素质、人文素质、




专业意识等,同时,院团委在五届全省高校社团文化节中两次获




“优秀组织奖”,十个社团被评为省级“优秀社团”

荣誉称号。




9

、创新创业工程重实践,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十二五期间,精




心组织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

8

件作品获省赛三等




奖;以“实践承诺服务,实干讲求奉献”为社会实践的根本宗旨,




连续四年被授予省级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其




中一支“三下乡”队伍被评 为全国重点队,连续五年开展“水墨赣




江,春暖章贡”新春祝福进社区系列活动;

300

名同学投身

2014




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志愿服务;特别是

2015

年青协的“志愿活动十二




载,爱心传递无终点”活动受到了中央台等

30

余家媒体报道,很好




的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10

、文化兴校工程,全面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自

2013

年起,


我院连续

3

年实施新生早读晚自习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的职业技能和工作水 平,




“十二五”期间,先后选派

10

名辅导员参加全省高校辅导员骨干培




训班,并积极参加全省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获三等奖一项,




同时,组织开展院级“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启动“辅导员 协同成




长计划”

, 有效提高了辅导员的业务能力,助推教风学风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1

、校园文化层次较低。校园文化建设仍然停留在

“重形式,轻




内容;忙应付,低水平;有活动,没参与。

的层面。




2

、校园文化特色较弱。校园文化现有品牌项目持续延伸建设不




够,难于向“精品”转化,思路趋于传统化,活动趋于雷同化 ,效




果趋于一般化。



< br>3

、校园文化内涵较浅。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反差




明显。校园文化的

“育人功能”,高等学校本 身应具有的精神氛围没




有充分体现出来。







4

、校园文化开放较少。走出去与请进来不够,校园文化处于相



对的自我封闭状态。





二、

“十三五”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在综




合国力中的“软实力”地位日益凸显

,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和




发展水平的象征。




高校,作为文化高地,其第一任务是人才培养,把大学生培养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高校校 园文




化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不仅为人才培养




提供精神动力

,

而且是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



辐射源

,

在提升国家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

,

肩负重任。




随着教育领 域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

,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大学的重




要任务

,

在此背景下

,

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成为大学发展的目标之一。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青年要从现在




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 循,




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 社会去。

”“

校园文化是强化大学生的




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关键环节和主要措施。




“十三五”时期是学院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关




键阶段,是学院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的 攻坚




阶段。在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 革,促进普通本科高校


向应用型转




变发展的新形势下


,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可




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 生动性、感染力、参与度和长效


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引 领,确保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的正确方向

,

提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




,

引导大学生理解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自觉成为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成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扎实推




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践 行者。






三、

“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



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为引领,以育人为中心,以先进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行为




文化和优良的环境文化为载体,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




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结合我院的具体特点和实际,




遵循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按“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的理念,



继续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学院与社会相结




合;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塑 造与




弘扬相结合,传承“志存高远 ,责任为先”的校训精神,发扬“三




实、四会、四不唯

”的应科品质,增强学院文化软实力,为建设有




特色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独立学院排名前 列、




成为中国有色及冶金行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有较大影响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08 17:37,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21806.html

某大学“十三五”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