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
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苏州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内
科
学
一、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总
32
学分)
(一)学位课程(
22
学分)
1
、公共学位课(
6
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
/
学分
开课学期
科学社会主义
18
< p>学时/1
学分
第
一学期
理论与实践
自然辩证法
18
学时
/1
学分
第
一学期
英语
144
学时
/4
学
第一学期
分
2
、学位基础课( p>
9
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
/
学分
开课学期
分子生物学
36
学时
/2
学分
第
一学期
临床流行病学
54
学时
/3
学分
第
一学期
卫生统计学
72
学时
/4
学分
第
一学期
3
、学位专业 课(
7
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
/
学分
开课学期
临床药理学
36
学时
/2
学分
第
一学期
临床免疫学
36
学时
/2
学分
第
一学期
专业课
54
学时
/3
学分
第
三学期
(二)限制性选修课(
2
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
/
学分
开课学期
医学文献检索
36
学时
/2
学分
第
一学期
(三)临床试轮训与必修环节(
8
学分)
相关学科
(一)
2
学分
轮训
相关学科
(二)
2
学分
轮训
(
100201
)
本学科轮训
3
学分
专业英语
1
学分
二、临床实践
1
、时间安排
1~18
月,完成三个专科的轮转(每个学科
轮转半年)(含课程学习)。
19~32
月,定在一
个专科学习,
期间在专业导师小 组安排轮转相关
科室(
2~4
月),并有所侧重地加以培 养。完成
一篇文献综述及临床研究。
33~36
月,撰写 学位
论文并通过答辩。
2
、临床能力训练要求
1
p>
)掌握普通内科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现代
内科新进展、新知识和新技术。
p>
2
)做到全面准确询问病史,认真仔细体格检
查,
掌握严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
正规书写病
写,
全部病历质量必须达到甲级要求
(按三甲医
院要求
)。
3
)熟悉内科各种常见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
)熟悉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 p>
5
)比较熟练地掌握内科急诊常见病的诊断与
鉴别诊断。<
/p>
6
)
掌握心肺复苏技术,
包括体外心脏按压术、
电除颤、人工呼吸、药物复苏、抗休克。
7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或独立进行重症监护,
包括心脏
监护、呼吸监护、给氧等。
8
)掌握常用的内科诊断治 疗操作技术,包括
吸氧、心电图检查、腰穿、骨髓穿刺、胸膜腔和
腹膜腔穿刺等。
9
)熟练掌握常见心电图、
X
线平片,了解
B
超、
CT
检查适应征及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10
)了 解各种内窥镜的检查技术,如:胃镜、
结肠镜纤支镜的检查指征及临床意义。
11
)
掌握各种抗菌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正< /p>
确用法。
3
、临床实践的管理
内科学硕
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由内科
学硕士专业导师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管理并考核,
轮转期间,
以直接管病房病人为主,
分管
5~6< /p>
床,
由导师指导小组成员或由其指定副主任医师或
高年资主治医师具体指导,
按各专科要求,
完成
要求掌握
的病种,
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等,
每位
研究生轮转期间应
同时填写医疗工作记录本,
并
由指导医师签字。
三、各方向培养要求:
A
方案 为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B
方案为
非本专业研究生培养
要求。
(一)心血管
B
:非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
1
)学习病种
要求掌握:
充血性心力衰竭、
常见心律失常、
高血压病
、冠心病(包括稳定型、不稳定型心绞
痛及心肌梗塞)
、
常见瓣膜病、
心肌炎、
心肌病、
常见心脏病急诊如心脏骤
停和阿斯综合症、
急性
左心衰竭、高血压危象、严重心律失常等。
要求了解:心包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常
见的先天
性心肌病。
(
2
)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和生理,
心律
失常的发生
机理和分类。
上述各种疾病的发病机
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
,急性心肌
梗塞的诊断和处理,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
作用
特点和临床应用,
洋地黄和其他正性肌力药
物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
/p>
要求了解: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和功能特
点,<
/p>
心力衰竭的现代概念和处理,
不稳定型心绞
痛的分型和处理
,心脏电生理的基本知识。
(
3
)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
12
导联心电图操作,识别心电
图中伪差与
假象,
常见典型心电图诊断
(左右心
室肥大、
心肌梗塞、
低血钾、
高血钾、<
/p>
窦性心律失常、
病窦综合征、
免搏心律,
各
种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室性心动过
速、室颤)。常见心脏病
X
线图片的诊断。
要求了解:心包穿刺术,临时心脏起搏
术,
常用的无创性心脏检查技术,
如动态心电图,
动 p>
态血压,超声心电图。
(
4
)操作考核
12
导联心电图
A
: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
、在
B
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本科基础知识
和理论,熟悉本专科的新知识、新进展,如急性
心肌梗塞的溶栓疗法(适应征、禁忌征、
用法、
合并症等),心血管病的介入治疗等。
2
、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独立处理本专科
某些疑难杂症的能力,
基本达到内科主治医师水
平。
3
p>
、熟练进行食道调搏
20
例以上
4
、掌握心包穿刺术,心脏电复律术。协助
安装埋藏起搏器
5
例以上,独立进行右心导管
5
例以上及临时人工
起搏
5
例以上,积极参加心
衰、心梗等危重病人抢救
p>
20
例以上。
5
、独立诊断 各种异常心电图
200
份以上,
能初步诊断异常起声心动
图
30
例以上。
6
、完成一定的临床教学和实习带教工作。
< p>
7
、参加专科住院总医师工作(
6
个月),
胜任本专科会诊。
(二)血液病
B
:非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
1
、学习病种
要求掌握:
p>
缺铁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溶血性
贫血,出血性疾病,弥漫性血管内凝
血(
DIC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急慢性白血病,
淋巴
瘤,白细胞减少症及粒细胞缺乏,脾机能亢进,
p>
成分输血及输血反应。
要求了解: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骨髓增殖
性疾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凝血功
能障碍性疾病。
2
、理论知识
要求掌握:
p>
上述各类贫血的临床表现、
血液
学检查、发病原因、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及治疗
方案,
溶血性贫血分类,
临床表现和实 验室检查,
以及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的特点;
正常止血和凝
血机理,出血性疾病的分类,出血特点,实验室
诊断(筛选试验和确诊试验)
及治疗,急性与慢
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依据、
药物治疗和治疗方案,
淋巴瘤分类、
分期诊断依
据和治
疗。
成分输血的指征及各种输血反应的处
理。
要求了解:
MDS
的分类及治 疗原则,骨髓增生性病患
及常凝血功能障碍性疾患的临床表现、
诊断及鉴
别和判断。
3
、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
p>
骨髓穿刺术及活检的技术和适应
征、禁忌征。
要求了解:
各种溶血、
出凝血实验室检查的
原
理,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4
、操作考核选项:骨髓穿刺术
A
:
1
、在< /p>
B
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本专科基
础知训、理论、熟悉本
专科的新知识,新进展,
如急性白血病
MIC
分型及意义 ,
BMT
和
PBSCT
的适应征等。
p>
2
、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独立处理本专科
某些疑难杂症的能力,
基本达到内科主治医师水
平。
3
、积极参加出血性疾病,急性溶血等危重
病人的抢救
10
例以上,熟练掌握贫血与出血的
一般实
验检查,熟练进行腰椎穿刺及鞘内注射
10
例以上,骨髓活检
< p>10例以上,能独立诊断各
种骨髓涂片
50
例以上。
4
、完成一定的临床教学和实习带教工作。
< p>
5
、参加专科总住院医师工作
6
个月,胜任
本专科会诊。
(三)呼吸
B
:非本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