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肿
瘤
学
(
100214
)
一、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总
32
学分)
(一)学位课程(
22
学分)
1
、公共学位课(
6
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
/
学分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8
学时
/1
学分
自然辩证法
18
学时
/1
学分
英语
144
学时
/4
学分
< p>
2
、学位基础课(
9
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
/
学分
分子生物学
36
学时
/2
学分
临床流行病学
54
学时
/3
学分
卫生统计学
72
学时
/4
学分
3
、学位专业课(
7
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
/
学分
临床药理学
36
学时
/2
学分
临床免疫学
36
学时
/2
学分
专业课
54
学时
/3
学分
(二)限制性选修课(
2
学分)
课程名称
学时
/
学分
医学文献检索
36
学时
/2
学分
(三)临床试轮训与必修环节(
8
学分)
相关学科(一)轮训
2
学分
相关学科(二)轮训
2
学分
本学科轮训
3
学分
专业英语
1
学分
二、临床实践
开课学期
第一学期
第一学期
第一学期
开课学期
第一学期
第一学期
第一学期
开课学期
第一学期
第一学期
第三学期
开课学期
第一学期
1
、时间安排
内科各专科轮转
10
月,放射治疗学
3
月,病理学
2
月,医学影像学
3
月,本专业学习
18
月(含课程学习),期间亦可在专业导师小组安排下轮转相关科室。并完成一篇文献综
< p>述及临床研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2
、临床能力训练要求
a
p>
、参加肿瘤内科专业培训及普通内科培训,要求掌握内科及肿瘤内科临床基本知识和
< br>基本技能。
b
、能准确询问并记录病史,准确观 察病人病情变化,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全部病历质
量必须达到甲级要求(按三甲医院要求
)。
c
、掌握内科常见疾病、临床急症的诊断和治疗。
p>
d
、了解肿瘤病人的临床特点,掌握常见肿瘤的治疗原则。
e
、常用抗癌药的作用机理及毒副作用,放疗、化疗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 。
f
、掌握癌性疼痛的治疗原由,晚期癌症姑息治疗原则。
3
、临床实践管理
肿瘤学硕士
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由肿瘤学硕士专业导师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管理并考核。
轮转期间,<
/p>
分管
5-6
张床位,
由导师指导小组成员或由其指定 副主任医师或高年资主治医师
具体指导,
按各专科要求完成要求掌握的病 种、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等。轮转期间,应同时
填写医疗工作记录本,并由指导小组签字
。
三、肿瘤学临床实践要求
(一)本专业科室轮转要求
1
、掌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解剖和生理特点、血液病特点及出凝血机制。
2
、至少书写大病历
15-20
份,符合病史质量要求。 p>
3
、掌握肺癌的临床分型、分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 则;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
咯血及呼吸系统感染的诊断与处理,液气胸、胸腔积液、肺
癌的
X
线特征表现。
4
、熟悉消化系肿瘤诊疗常规、临床特点,掌握胃癌、肠癌的临床表现、分型、分期、
诊断
要求,治疗原则,熟悉食道癌、肝癌、胰腺癌的诊断及治疗;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
熟
悉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肠梗阻的原因与处理原则。
5
、掌握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淋巴瘤分类、分期、诊断及治疗原则。
6
、了解乳腺癌、泌尿系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脑肿瘤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7
、掌握动脉采血、吸痰及胸腔穿刺、心电图机的操作等技术,掌握腹腔 穿刺术及骨髓
穿刺术的适应征、禁忌征及操作技术,熟悉胃境检查、肠镜检查、消化系<
/p>
X
线检查的适应
征及禁忌征。了解三腔管使用的适应征、禁
忌征及常规操作方法。
8
、参加专科值班、会诊、门诊 工作,并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
(二)病理学科室轮转要求
通过
2
个月学习,
了解病理诊断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和作用,
了解肿 瘤病变的主要特征,
良恶性肿瘤病理特征的主要区别,
包括大体和组织学 。
了解并初步掌握常规病理技术,
某些
新技术及细胞学检
查取材和诊断知识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