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
林
大
学
珠
海
学
院
系
专
业
学
生
学
指导教师、职称:薛立伟老师
社
会
调
研
报
告
题
目:
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别:工商管理系
名
称:会计学
姓
名:吴泽琪
号:
02143008
完成日期:
2016
年
8
月
20
日
大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制
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摘要:
人才源于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
。
本文通过 对我校大学
生课外阅读状况的问卷调查,
了解了我校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 况的现状,
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以及根据目前出现的这一现状而提出一些
针对性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提高
大学生阅读水平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优化学生借阅条件,兴校园读书之风。
关键词:
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p>
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对培养青年学生的高尚人格,冶情操,
p>
丰富人文情怀,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的价值观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掌握在校大学生课外<
/p>
阅读现状,分析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倾向,对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为了详细的了解我校学生的阅读状况
,
本调查于
2016
年
8
月对吉珠 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
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
50
份问卷, 回收
50
份,有效率
100%
。
( 后附有问卷统计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应该提高课外阅读量的有
36%
;认为自己身边读书气氛很好的有
14%
,一般,没几个人又阅读习惯的有
70%
,很差,都不喜欢读书的有
16%
;对自身的阅读现
状满意的仅有
24%< /p>
。从上面结果可以看出,很多大学生都认为读书的重要,但没有良好的阅
读
习惯,是因为身边有阅读习惯的人不多,同学相互影响。因而课外阅读气氛不浓,致使大
学生课外阅读量偏少。我校同学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很少,一天用于阅读的时间少于一小时
的有
50%
,一个小时的有
10%
,
< p>1到
2
个小时的有
24%
,< /p>
3
小时以上
16%
;由于学习忙没有时间
< p>的占
60%
,要上网娱乐的占
58%
,不知道看什么书的占
44%
,没课外阅读习惯的占
36%
,参加
社团活动的占
34%
。据以上数据观察, 课余时间用于阅读的很少,娱乐生活相当丰富,占据
了同学们绝大部分课余时间,以至于
没有多少时间用来阅读,导致能养成有良好课外阅读习
惯的人少之又少。此外,有
56%
的学生阅读的目的是为力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64%
< p>是为了满
足兴趣爱好,
64%
是为了提高修养, p>
40%
三为了备考或学习需要,
46%
是为打发时间。
由此可知,
大部分阅读是为了满足社会个人需要,只有少部分是为了提高
自身修养而阅读的。有
68%
的
阅读文学类的书籍,
p>
20%
的阅读经营类的书籍,
38%
的阅读期刊杂志,
56%
社科生活类的书籍,
28%
的阅读 其他书籍;同样的一本书有
44%
的选择精读,大多数选择略读;绝大多数阅读不 会
做笔记,仅有
30%
会做笔记,其中做笔记的有
33.33%
选择记录在纸质笔记本上;在阅读渠道
方面,
p>
44%
选择网上下载,
30%
来源学校图书馆,
18%
三在书店购买;获得感兴趣的课外书有
72%
66%
三身边人推荐,
40% p>
是畅销榜,还有
30%
是媒体传播,其他
的占
20%
。由此可见,互联网的发展对同学们的阅读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课外阅读无疑是重要的,正如霍姆林斯基曾说的:
“课外阅读, 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
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
” 他的话形象地告诉我们,课外阅读是开拓学生
视野,开阔学生思路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
调查,对大学生阅读情况得出了以下特点:
1.
当代大学生的兴趣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 p>
本次调查表明在课外阅读兴趣等方面,
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兴趣表现出了个性化和多样 化,
所涉及的围极其广泛,种类也繁多,虽然在调查中,我们知道是大学生对文学类读物
比较偏
爱,但这并不能掩盖阅读的多样化倾向,大学生注重从多方面去发展提高自己,需
要从不同
的方向入手,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修养。
2.
当代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具有娱乐性和消遣性
兴趣自身具有娱乐性和消遣性的特征,对满足大学生课外业余活动和闲暇生活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也是大学生个性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例如大学生对文学类课外读物的兴
趣,满足了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生活,并借以抒发和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和表达
p>
自己对生活憧憬的美好意愿和情感,这对他们迫切的探索人生、探索生活需要联系在一起。<
/p>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大学生对文学类读物的过多重视,而埋头于对他人生活的解读,忽
视了自己的生活,这显然不利于大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
3.
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具有无目的性
< br>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阅读并不是有针对性的,而是“泛读”
,读后也没有进行< /p>
思索。
这说明我们并没有把课外阅读当作是一种获得新知 识的手段。
我们应当看到自己的阅
读分析能力。只有在平时的阅读当中进
行反复练习,培养这种能力,我们才能把课外阅读提
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才能达到课外阅
读的真正目的及效果。
对此,我们认为要处理好阅读与人生理想,阅读
与学业发展,阅读与特长发展,阅读与
赢得机遇,阅读与创造幸福的关系。在大学课程中
,重视的是理论联系社会实际,使三年的
学习生涯慢慢凝聚成自我发展的合力,
铸成适合自我发展目标的基础,
这是观念目标的本意。
4.
建议
(
1
)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课外阅读原则,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歌德说:
“读一 本
好书
,
就如同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
而别林斯基说: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读的书,比不阅读
还坏”
。书海无涯
,
然而同样良莠不齐。高校需要尽早引导和帮助 大学生学会选择书籍,形成
正确的阅读原则。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需要建立的阅读原则包括
目标性原则、选择性原则、计
划性原则、广泛原则、科学性原则等。要引导大学生广泛涉
猎,但同时必须积极主动地按照
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或自己的爱好来确定大致阅读目标
,有选择性地选择书目,科学地规
定阅读时间、容、顺序和方法,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
难,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顺序,配
合学科本身的容体系和知识体系,循序渐进进行课外
阅读,并通过课外阅读不断拓宽知识视
野,提高综合素质。
< p>
(
2
)引导大学生提高阅读效果,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效果是 大学生通过读书活动
提高文化素质的关键,
指导大学生们把所读的书读好
,
提高阅读效果,
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
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科学正确的阅读方法直接影响阅读的效益和质量。可以通过等多种
方式和手段,有计划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有计划、
< br>有目的地阅读,控制好阅读的速度,有层次、有针对性、有个人特色地进行阅读。
(
3
)合理利用网络来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当前,网络已经 成为大学生课外阅读的重
要途径和手段,网络阅读的影响好比一把双刃剑,它既为大学生
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拓宽了
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可能造成阅读兴趣的泛化。高校应以
培养大学生信息能力和阅读能
力为宗旨,正确引导大学生读者的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
息道德、信息获取技能以及学习
计算机和网络方面知识,
引导大学生掌握高效的获取信息技能和最新的文献信息获取手段,
并利用网络来培养其
阅读能力,指导大学生积极利用网络媒介的优势,通过网络阅读书籍、
购买书籍、查询资
料等。
学校要积极发挥校园网的功能,建立网络信息资源目录,为大学
生读者提供集成化的阅
读信息检索服务,同时提供便捷及时地网络阅读导航,在校园网上
实现书目导读,把那些思
想深邃、涵丰富的优秀书籍推荐给大学生,有意识地对大学生的
读书方向给予引导,避免大
学生盲目浏览
,
节约其时间< /p>
,
提高其阅读效果,更好的指导同学们读好书,好读书。
参考文献:
[1]
必隐
.
阅读心理学(修订版)
[M].< /p>
:师大学,
2004
[2]
.
强译
.
社会学(第十一版)< /p>
[M].
中国人民大学,
2007
[3
]
贾俊平
.
统计与统计数据、数值型数据的整理与展示
< p>[Z].统计学(第二版),
2006.
[4]
冬梅
.
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及对策
[J ].
教育探索,
2006
,
(3)
1:
您的性别
? [
单选题
]
小
计
选项
比例
男
17
34%
女
33
66%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Q2:
您所读的年级
? [
单选题
]
小
计
50
选项
比例
大一
12
24%
大二
25
50%
大三
7
14%
大四
6
12%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Q3:
您的专业类别
? [
单选题
]
小
计
50
选项
比例
文史类
31
62%
理工类
17
34%
艺术类
2
4%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Q4:
您平均每月课外阅读量是多少
? [
单选题
]
小
计
50
选项
比例
1-3
本
23
46%
5
本以上
8
16%
5
本以下
1
2%
少于一本
18
36%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Q5:
您平时一天有多长的时间在阅读
? [
单选题
]
小
8
计
50
选项
比例
3
小时以上
-
-
-
-
-
-
-
-
-
上一篇:关于大学生阅读经典文学的调查报告
下一篇:关于“读书”的调研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