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宁夏大学mba青春版《牡丹亭》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的启示-最新文档资料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0 10:48
tags:爱情观, 牡丹亭

-

2020年12月10日发(作者:陶鼎)


青春版《牡丹亭》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的启示



2004

4

月至

2005

7

月,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在两岸


四地巡回演出

16

50

场。主要在台北 、香港、苏州、杭州、北


京、上海、南京、天津、澳门等城市,还来到了北大、浙大等八


大名校。所到之处几乎场场爆满,观众达七万人次,而且

70%


右为年轻人,

创下近年昆曲演出纪录。

究竟是一 场怎样的视听盛


宴,引发年轻人的追捧?带给当代大学生哪些爱情问题的思考,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青春版《牡丹亭》的启示之旅。


一、青春版《牡丹亭》“青春”之所在


首先是精心挑选打造男女主角。青春版《牡丹亭》大胆颠覆

传统戏剧表演中重舞台技巧轻演员形象的做法,

拉近与观众的戏


剧距 离。挑选年轻演员沈丰英出演杜丽娘,俞玖林出演柳梦梅。


白先勇说:“我当初千挑万选 相中俞玖林、沈丰英,不是没有风


险的。

两人的天赋条件的确不错,

俞玖林的扮相有古代书生的俊


逸之气,

可以很好的刻画出男主 角的性格特征,

对爱情的忠贞不


一;并且他天生一副巾生嗓子,音质干净 嘹亮悦耳;沈丰英沉稳


内敛,身段婀娜多姿,又有一股眼角含情的内媚之态。在台上,< /p>


俞玖林痴中带耿,沈丰英柔中带刚,正是柳梦梅与杜丽娘的特


性。 ”?①邀请昆曲名家“巾生魁首”汪世瑜和“旦角祭酒”张


继青,来打造这两块璞玉。演 员的唱功固然重要,但是,老演员


在视觉上就不如年轻演员那么赏心悦目,两位年轻演员 通过形


体、唱腔、表演、文学鉴赏等环节的训练,技艺日渐提高,通过

< br>日后的积累,他们也会慢慢达到前辈们的水准。


其次是精致的服饰与造型设计。该剧服装设计者大胆创新,

拓展了戏曲服饰的艺术功能。

服装以淡雅素净为主,

主色调为淡


黄、粉红、嫩绿等,多用乔其纱和真丝面料进行制作。这些柔软


华贵的面料给 人以飘逸和闪光的美感,

配合演员的身段,

更显灵


动、轻 盈、优雅之美。再如水袖、翎子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舞台


语言,

更给观众 留下很大空间去回味。

“剧中杜丽娘和柳梦梅造


爱的场面是很难直接表现 的,但是艺术家们充分发挥水袖的收


放、缠绵、勾搭的作用,将这一出容易受人诟病的的 情节,演绎


的热烈大胆而优雅含蓄,让人浮想联翩,得到了当代观众的认


可。”?②细节处的纹饰继承弘扬昆曲服饰传统,柳梦梅的服饰


有梅花(《惊梦 》)、竹子(《言怀》)、桃花(《拾画》)、


兰花(《幽媾》)等不同的纹饰,这些图 案配合剧情的发展,也


暗示着角色之间的关系。在《惊梦》一出里,柳梦梅衣服上点缀< /p>


着梅花,而杜丽娘的服饰上用的是蝴蝶,传神的表达了“蝶恋


花” 的爱情主题和二人对爱情的痴迷。


再次是改进舞美技术和舞台布景。

设计者思考如何将昆曲的


古典美与现 代剧场进行完美融合,

制造出符合二十一世纪审美观


的戏曲。

< p>杜丽娘魂魄游走于梦和地府之间时,

通过特殊角度的灯


光等营造一个 虚幻的场景,

实现了人界和冥界的交换,

观众感受


到唯美 的爱情而不觉得恐怖。

转换灯光颜色实现场景的变更,


决了演员表演的障碍,也消除了观众理解上的隔阂。另外,在音


响设备上采用中西结合的 乐队,

“利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来补足


中国传统音乐中低音声部不足的缺 陷,编钟是配器中的亮点之


一,其特有的清澈音色给整个昆曲增色不少。”?③“在舞台 的


背景颜色布局上,

大胆选用传统戏剧中不适用的白色系”,

< p>“既


保持写意、抒情、象征诗话的传统意境,又放手打造古典与现代


相互交融的场面,气象一新,满台生辉。”?④这样的舞美和舞


台效果达到了制 作者们的预期。


最后是剧本的修 改与主旨的传承。“只删不改”是青春版


《牡丹亭》

剧本改编和表演改编 的基本原则,

目的是保留原著的


古典精神。汤显祖本人反对别人改动他的 剧本,曾写文章叮嘱:


“《牡丹亭》要依我原本,其吕家改的,切不可从。虽是增减一< /p>


二字以便俗唱,却与我原做的意趣大不相同了。”?⑤其实作者


本 意不是排斥积极地解读,却是担心人们对作品的误读。所以,


制作者们紧紧围绕“情至” 、“情真”、“情深”的理念,改编


出“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三本连环的 青春版《牡


丹亭》。创新之处是:加强生角的戏份,杜柳的对手戏占据了全


剧的大部分,戏剧冲突更加集中;大团圆的结局不删,而把情感


外的折子戏或 合并或删削;

把原作的折子顺序根据改编者的构思


进行调换以利情节的推 演。青春版《牡丹亭》对原著“至情”精


神的继承与发展。汤翁标榜的“至情”说,是一 种审美情感,在


《牡丹亭》中具体表现是,首先“人”作为个体,其内在生理性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0 10:48,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26250.html

青春版《牡丹亭》对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的启示-最新文档资料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