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短语
1
.
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
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
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叫青春。
p>
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
的记忆。
_______
它是迷
茫的、孤独的、不安的,
还是欢腾的、炽热的、激越的,它
______
是最闪亮的日子。
雨果曾经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
用来挥霍
的。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
的自己告
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谢谢你,再见。
A.
结尾处
“
谢谢你,再见
< p>”中的
“
你
”
指的是
“
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
己
” p>
。
B.
“
青春 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
独一无二
的
记
忆。
”
这句话中的
“
那 么美好
”
和
“
独一无二
”
两个短语结构一致。
C.
文中括号内 可填入的关联词依次是
“
不管
”“
都
”
。
D.
“
人生有一首 诗,当我们拥有它的
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
去。这首诗的名字叫
青春
”
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答案】
B
【解析】
【分析】本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以< /p>
“
青春
”
为主题的文字,考查学生对内容的理
解,语法知识的掌握、关联词的使用,以及句子的赏析等能力。
p>
A
:本题考查代词指代对象的理解。结合文段的理解,可知
“
你
”
指的就是前一句中的
“
那个< /p>
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
”
,分析正确;
B
:本题考查短语类型的判断。
“< /p>
那么美好
”
为偏正短语,
“
独一无二
”
为并列短语;分析错
误;
<
/p>
C
:本题考查关联词的选择.根据整个语段的内容,可以判断此处应为条件 关系,分析正
确;
D
: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从句子内容来看,将
“
人生
”
< p>比作“
一首诗
”
,运用比喻,突出人生
过程的丰富多情,分析正确。
故答案为:
B
【点评
】对于表述题的解答,一定要结合原题的内容来解答,本题从内容的理解,语法知
识的掌
握、关联词的使用,以及句子的赏析等几方面来解答。解答时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
内容;
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判断。
2
.
短语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老师
——
偏正短语
美丽的花朵
——
偏正短语
慢慢地爬
——
偏正短语
B.
把句子
——
介宾短语
漂亮极了
——
偏正短语
可爱的中国
——
偏正短语
C.
学习汉语
——
动宾短语
跑一圈
——
动宾短语
学习讨论
——
并列短语
D.
热得发烫
——
动补短语
关系复杂
——
主谓短语
无私奉献
——
主谓短语
【答案】
A
【解析】
【分析】
A
.正确;
B
.
“
漂亮极了
”
是形补短语;
C
.
“
跑一圈
” p>
是动补短语;
D
.
“
热得发烫
”
是形补短语、
“
无私 奉献
”
是偏正短语。据此,答案为
A
。
< p>
故答案为:
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语类型的正确判断能力。做题时,先总观各项,仔细分析每项
短语的类型,运用排除法,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3
.
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家宝藏,维权事件,扫黑除恶,黑洞照片
解说:这四个短语都是偏正结构。
B. 20
19
年
1
月,短视频《啥是佩奇》一经发布,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神 经。
解说:这个句
子没有语病。
C.
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
解说:句中标点符号运
用完全正确。
D.
绵延万里的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
“
长城是结晶
”
。
【答案】
D
【解析】
【分析】
A.“ p>
扫黑除恶
”
是并列短语;
B.
搭配不当,
“
吸引
”
和
“
神经
”
不搭配;
< p>
C.
该句是一个选择问句,中间的
“< /p>
福祉
”
后问号应改为
“
逗号
”
;
D.
解说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评
】此题属与综合考察题,考查学生辨析短语类型的能力、修改病句的能力、使用标
点符号
的能力、提取句子主干的能力。此题作答,可结合短语类型、修改病句、标点运
用、提取
主干等知识点的把握与积累辨析。
4
.
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
该句中的
“
仿佛
”
< p>是动词。
B.
“
我看见 奔流似的马群,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
”——
该句使用了比喻和比拟< /p>
的修辞手法。
C.
“
心有灵犀
”
是主谓短语,
“
浩荡离 愁
”
是偏正短语,
“
留存下来
”< /p>
是动宾短语。
D.
“
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
”
是纯粹描写景物的句子,和抒情没有多大关 系。
【答案】
B
【解析】
【分析】
A“
仿佛
”
不是动词,它是一个副词。
B“
奔流似的马群
”
是 比喻,
“
皮鞭滚落
”
属于比拟。
< br>
C“
留存下来
”
属于动补短语,不是动宾短语。
D“ p>
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
”
不是纯粹描写景物的句子,这是融情于 景,借景抒情。
故答案为:
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性、短语类型、修辞手法的能力以及理解诗句表达手法的能
力。词
性包括实词和虚词,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有:
副词、
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拟声词、叹词;短语的类型有主谓短语、偏正短语、
动宾短
语、动补短语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掌握词性及短语的种类及其特征。解答此
题,还
要掌握句子成分及各个句子成分的特征,掌握修辞手法的种类及每种修辞手法的特
征,答
题时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5
p>
.
阅读以下文段,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寻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为英雄。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默默钻
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
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
……
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 着坚守
中。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
,
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
“
自己的英
雄
”
。
A.
画线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举出了一组当代
“
自己的英雄
”
。
B.
画线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同类列举的省略。
C.
划线词
“
寻找英雄
”“
恪尽职守
”
都是动宾短语。
D.
“
执着
”
这个名词 修饰
“
坚守
”
,概括了英雄精神的实质。
【答案】
D
【解析】
【分析】
ABC
表述正确。
< p>D.“‘执着
’
不是名词,这里应该是副词,修饰动词
“
坚守
”
。
故选
D
。
故答案为:
D
【点评
】本题考查辨析词性、短语类型、修辞手法及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词性包括实词
和虚词
,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有:副词、介词、连
词、助词
、语气词、拟声词、叹词。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掌握词性的种类及其特点,答
题时还须
结合语言环境进行分析。
6
.
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春秋战国到五代共
1362
年间的史事,主持编
纂者为司马光,他与欧阳修均为北
宋政治家,史学家。
B.
“
我和张老师是在一个偶然积认的,她在大学教德语,我现在和她学德语。
”
句中的 两个
“
和
”
均为连词。
< br>
C.
《回忆鲁迅先生》作者萧红,黑龙江呼三(今属哈尔滨) 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呼
兰河传》《生死场》等。
D.
“
谈谈理想、归纳方法、查找原因,新闻记者 p>
”
均为动宾短语。
【答案】
C
【解析】
【分析】
A
.《资治通鉴》为编年体史书,不是纪传体。
B
.第一个
“
和
”
为连词,第二个为介词,指
“
跟着
”
。
D
.
< p>“谈谈理想、归纳方法、查找原因
”
均为动宾短语。而
“
新闻记者
”
为偏正短语。
故答案为:
C
<
/p>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答题时应注意,文学常识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
/p>
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
/p>
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
/p>
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
p>
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7
.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中国移动启动的
‘5G
上珠峰
’
专项行动取得实质性进展。
”
一句 的主干是
“
行动取得进
展
”
。
B.
“
雄伟壮丽
”“
热爱祖国
”“
干得很好
”“
樱花盛开
”
的短语类型依次为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
正短语和主谓短语。
C.
在古代,博士 是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如《孙权劝学》中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这
句话中的
“
经
”
指的是《易》《书》《诗》《礼》《春秋》等儒家经典。
D.
“
社
”
是土地神,
“
稷
”
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 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
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p>
【答案】
B
<
/p>
【解析】
【分析】
ACD
正确。
< p>B“干得很好
”
不是偏正短语,而是动补短语。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积累及语法知识。短语的类型有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
宾短语、动补短语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掌握词性及短语的种类及其特征。由动词和
在它后边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组成的短语
,
叫作动补短语 。动补短语的结构
:
动词
+
补语。起
补充说明作用的词是补语,补语分为补充说明动作发生的空间位置
(
地 点、环境
)
、补充说
明动作发生的时间或次数两类。
p>
8
.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夜雨剪春韭。
”
是杜甫的诗句,清新极了。解说:这一句 的标点符号运用错误。
B.
千百双眼睛在随 着姚明的高大声影移动。解说:这一句的主干是
“
眼睛随着移动
”
。
C.
仙露琼浆
不二法门
众妙必备
力争上游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D.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 ,从空中垂下,不见
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
在不停地生长。解
说:这句话包含了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四种修辞手法。
【答案】
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句子成分的分析和句子主干的提取, 短语结
构的判断和修辞方法的辨析,作答时注意逐项分析。
B
< p>项的判断有误,“
千百双眼睛在随着
姚明的高大声影
移动
”
的主干应该是
“
眼睛移动
”
,
“
随着姚明的高大声影
”
是句子 的状语。
9
.
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他委屈地离开教室
”
< p>中的“
委屈
”
在句中作状语。
B.
“
我悲伤着你的悲伤
”
中的
“
悲伤
”
依次是动词和形容词。
C.
“
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 p>
”
,这是一个递进复句。
D.
“
天气晴
朗
”“
晴朗的天
”“
洗衣服
”“
洗干净
”
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答案】
B
【解析】
【分析】本题根据平时的积累,仔细 分析各个选项的知识点是否正确。
B
项对语法 知识判断错误。第二个
“
悲伤
”
是名词,不是形容 词。第二个
“
悲伤
”
做第一个
“< /p>
悲
伤
”
的宾语。
故答案为:
B
。
【点评】本题考查语文综合知识正误辨析。答题时应注意,本题涉及句子成分、词性、复
句类型、短语类型等诸多知识点,根据相关知识点辨析几个选项,要仔细推敲反复比较。
“
你的悲伤
”
中
“
悲伤
”
做宾语,词性变为名词。
10
.
下列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
中国学生
自然科学
传统教育
社会环境
B.
抽象思维
轻视实验
一帆风顺
没有
准备
C.
做研究
作主张
出主意
显微镜
D.
经书里说
盲目接受
栽种竹子
袖手旁
观
【答案】
A
【解析】
【分析】
A
项,都是偏正短语。
B
项,
“
抽象思维
”“< /p>
轻视实验
”“
没有准备
”
为偏正短语 ;
“
一帆风顺
”
是主谓短语。
C
项
“
做研究
” “
作主张
” “
出主意
”
是动宾短 语;
“
显微镜
”
是偏正短语。
D
项,
“
经书里说
”“
盲目接受
”“
袖手旁观
”
是偏 正短语;栽种竹子是动宾短语。
故答案为:
A
。
【点评】做该题时,注意抓住各种类型的特点来判断即可。
11
.
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大同自古称
“
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
”
建筑是音乐,但真正谱成美妙曲调的 是
人,是流传千古的历史故事。穿行在大同这些古香古色的小街巷,能回响出经久不息的
历
史足音。这些足音是嘈杂的,仔细辨析,有
“
琵琶老庙
”
王昭君回望中原弹奏琵琶的惆怅,
有百碑洼北魏崔浩树
碑张扬鲜卑民族历史的严谨,也有明朝正德皇帝邂逅并调戏李凤姐的
轻佻。有慈禧西逃驻
跸
“
凤临阁
”
吃
“
烧麦
”
的庆幸,有四牌楼下悬吊王龙怕其转生再叛的传
奇
,也有神偷李文全盗银行戏弄日本鬼子的惊险
……
沧桑变迁似乎湮没了历史,但不 经意又
显示出了历史。这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城市,还有一种风骨,一种北方的雄浑和厚
重,灵
隽与神奇。
A.
“
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
”
引 文中的句号应在下引号外边。
B.
画线句运 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节奏鲜明,句式连贯,展示大同街巷的丰厚历史。
C.
“
历史足音
”
、< /p>
“
回望中原
”
、
“
古 香古色
”
和
“
弹奏琵琶
”
的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D.
“
建筑是音乐,但真正谱成美妙曲调的是人,是流传千古的历史故事。
”
是 一个病句。
-
-
-
-
-
-
-
-
-
上一篇:当代大学德语第一册单词 (默写版)
下一篇:新中考语文 短语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