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短语
1
.
下列短语中都是偏正短语的一组是(
)
A.
自由自在
象征意义
革命风暴
B.
越来越低
掠起飞沫
预言胜利
C.
蜿蜒游动
热情的火焰
大声叫喊
D.
善于潜水
渴望暴风雨
力量和信心
【答案】
C
【解析】
【分析】本题是对知识结构的考查。
A
项中有并列短语、偏正短语
;
B
项中有并列
知识、动宾短语;
D
项中有偏正短语、动宾 短语、开列短语。
C
项中全是偏正短语。
故答案为:
C
。
【点评】短语的结构类型比较多,要求学生平时在学习多加体会,并能在训练中详细搞清
各大种类型短语的区别,可以用到类比组词的方式加深理解。
2
.
下面句子中词语、短语性 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连词)
B.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动词)
C.
在以后的岁月中,地球常常在我脑海中就变得透明了。(补充短语)
D.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 瀑布。(动宾短语)
【答案】
C
【解析】
【分析】
C
正确,
“
变得透明
”
是补充短语。
A.“
那么
”
是代词,
B.“
婉转
”
是形容词,
D.“
流动的瀑布< /p>
”
的偏正短语。
故答案为:
C
【点评
】本题考查对词性和短语类型的掌握和辨析,答题时应注意,要准确把握词语的类
型和短
语的类型,准确判断,仔细辨析正误。
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今天
的青年,更能认识创新之于
国家的意义。
”
这个
句子的主干是
“
青年认识
意
义
”
。 p>
B.
“
振兴中华
”“
声名狼藉
”“
衣冠楚楚
”
是同一结构的短语 。
C.
“
今天下午你是打球 ,还是游泳?
”
这个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
D.
“
每个人勇于开拓
创新,
‘
中国制造
’
就能更上层楼。
”
这是个假设 关系的复句
【答案】
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语文综合知识辨析 的能力。有提取句子主干、动宾短语、主谓
短语、标点符号区分、假设复句。
.
“
振兴中华
”
是动宾短语 ,
“
声名狼藉
”
和
“
衣冠楚楚
”
是
主谓短语。
故答案为:
B
。
【点评】本题考查语文综合知识辨析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逐项
辨析判断正误。
B
项包含动宾、主谓两种结构。
4
.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青春
,
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
,
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这样,你
才
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飞翔,
会
让他见识到你未曾见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到更宽更远。
A.
“
青春
”
是形容词 ,
“
才
”
是副词,
“
力气单薄
”
是偏正短语。
B.
“
即使力气单薄,藉着风
力也要吹
向远方。
”
这个句子是递进关系复句。
C.
“
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 p>
”
中的
“
是
”
充当此句 谓语成分。
D.
画线
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之一是:在
“
更宽更远
”
后添加
“
的地方
”
。
【答案】
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法知识的综合理解运用能力。包括短语类型辨析、词性
辨析、病句辨析和复句关系、句子成分的判断。我们要对这些语法知识熟练掌握,才能从
容应对这种综合性语法题。
A
.
“
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
”
中
“
青春
”
是句子的主语,所以
“
青春
”
是名词;
“
力气
单薄
”
是主谓短语。
B<
/p>
.
“
即使
……
也
…… ”
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所以此句是条件关系的复句。
C
.
“
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 p>
”
中
“
你
”
是主语,< /p>
“
知道
”
是谓语,
“
世界不再
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
”
是句子的宾语。
D
.正确。
故答案为:
D
。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语法知识的综合理解运用能力。包括短语类型辨析、词性辨析、病
句辨析和复句关系、句子成分的判断。我们要对这些语法知识熟练掌握,才能从容应对这
种综合性语法题。
5
.
下列语法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成群结队
”“
沐 浴春风
”“
左顾右盼
”“
慢慢探身
”
是类型各不相同的短语。
B.
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
”
一句的主干是
“
星星出现
”
。
C.
“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p>
”
中
“
辜负
”
是名词。
D.
“
人世间的一切美好, 只有通过奋斗才能实现
”
,这是条件关系复句。
【答案】
A
【解析】
【分析】
A. “
成群结队 p>
”
和
“
左顾右盼
”
都是 并列短语。
BCD
判断正确。
故答案为:
A
【点评
】本题考查辨析词性、短语类型、句子成分以及复句类型的能力。词性包括实词和
虚词,
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
助词、
语气词、拟声词、叹词;短语的类型有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
等,学
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掌握词性及短语的种类及其特征。解答此题,还要掌握句子成
分及各
个句子成分的特征,掌握复句类型及特征,答题时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6
.
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
该句中的
“
仿佛
”
< p>是动词。
B.
“
我看见 奔流似的马群,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
”——
该句使用了比喻和比拟< /p>
的修辞手法。
C.
“
心有灵犀
”
是主谓短语,
“
浩荡离 愁
”
是偏正短语,
“
留存下来
”< /p>
是动宾短语。
D.
“
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
”
是纯粹描写景物的句子,和抒情没有多大关 系。
【答案】
B
【解析】
【分析】
A“
仿佛
”
不是动词,它是一个副词。
B“
奔流似的马群
”
是 比喻,
“
皮鞭滚落
”
属于比拟。
< br>
C“
留存下来
”
属于动补短语,不是动宾短语。
D“ p>
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
”
不是纯粹描写景物的句子,这是融情于 景,借景抒情。
故答案为:
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性、短语类型、修辞手法的能力以及理解诗句表达手法的能
力。词
性包括实词和虚词,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有:
副词、
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拟声词、叹词;短语的类型有主谓短语、偏正短语、
动宾短
语、动补短语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掌握词性及短语的种类及其特征。解答此
题,还
要掌握句子成分及各个句子成分的特征,掌握修辞手法的种类及每种修辞手法的特
征,答
题时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7
p>
.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
·
雪》这首词,是毛泽东 于
1936
年
2
月所作。
“
沁园春
”
为词牌名,
“
雪
”
是词的题
目。这是一首具有婉约派风格的词。《岳阳楼记》选自《范仲
淹全集》作者范仲淹字永
叔,谥号文忠,政治家、文学家。他与欧阳修同时代为官,都是
北宋时期的人。
B.
“
一带 一路
”“
人物描写
”“
精力充沛
” “
吃了三碗
”
依次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诸位短语、动
补短语。
C.
《水浒》中宋 江因怒杀阎婆惜而被官府判了死罪,在江州刑场上被以晁盖为首的梁山好
汉搭救,最终上
了梁山。
D.
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 著名诗人。
20
世纪
30
年代是艾青诗歌创作的第 一个高
峰,诗歌主要把
“
土地
”
和
“
光明
”
作为意象。
【答案】
D
< br>【解析】
【分析】
A.
《沁园春
·
雪》不是一首具有婉约派风格的词,而是一首豪放派风格的
词。
< br>
B.“
人物描写
”
< p>属于主谓短语,不是偏正短语。
C.
宋江杀了阎婆惜后逃回家中,后被好友朱仝私放,躲到柴进家中。
D.
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D
【点评
】本题考查辨析短语类型的能力及文学常识的积累。短语的类型有主谓短语、偏正
短语、
动宾短语、动补短语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掌握词性及短语的种类及其特征。
文学常
识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
记学过
的名家名篇及基本的介绍。
8
.
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春秋战国到五代共
1362
年间的史事,主持编
纂者为司马光,他与欧阳修均为北
宋政治家,史学家。
B.
“
我和张老师是在一个偶然积认的,她在大学教德语,我现在和她学德语。
”
句中的 两个
“
和
”
均为连词。
< br>
C.
《回忆鲁迅先生》作者萧红,黑龙江呼三(今属哈尔滨) 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呼
兰河传》《生死场》等。
D.
“
谈谈理想、归纳方法、查找原因,新闻记者 p>
”
均为动宾短语。
【答案】
C
【解析】
【分析】
A
.《资治通鉴》为编年体史书,不是纪传体。
B
.第一个
“
和
”
为连词,第二个为介词,指
“
跟着
”
。
D
.
< p>“谈谈理想、归纳方法、查找原因
”
均为动宾短语。而
“
新闻记者
”
为偏正短语。
故答案为:
C
<
/p>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答题时应注意,文学常识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
/p>
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
/p>
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
/p>
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
p>
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9
.
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
红旗飘扬
”“
人 物描写
”“
边读边写
”“
吃大米饭
”
依次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动
宾短语。
B.
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 /p>
密。(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那树虽老但枝繁叶茂的状态)
C.
古人将
“
山的北面, 水的南面
”
称作
“
阴
”
< p>,《愚公移山》中“
达于汉阴
”
是指
“
到达汉水的南
面
”
。
< p>D.
小说以叙述故事情节为中心,通过人物形象的塑 造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
生活。
【答案】
D
【解
析】
【分析】这道题考的是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
A.
是对短语的理解和运用,正确。
B.
是对句子的赏析,考的是修辞手法,正确。
C.
考的是古代的地理常识,正确。
D
、考的是文学常识,不正确。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对故事情节的 叙述和
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故答案为:
D
。
【点评】要掌握小说的三要素和小说的定义,知道小说的中心应是
“
塑 造人物形象
”
,而不
是
“
叙述故事情节
”
。
10
.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中国移动启动的
‘5G
上珠峰
’
专项行动取得实质性进展。
”
一句 的主干是
“
行动取得进
展
”
。
B.
“
雄伟壮丽
”“
热爱祖国
”“
干得很好
”“
樱花盛开
”
的短语类型依次为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