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画画大学2008-东南大学-芯片设计中抗电磁干扰技术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0 19:10
tags:电磁干扰

-

2020年12月10日发(作者:滕毅)


在提高芯片电磁兼容性方面的物理设计研究


邵金梓,张其,杨军


东南大学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6


摘要:本文主要从集成电路的物理设计入手,通过分析电磁干扰发生的三个方面——干扰源、耦合路径

< p>
及干扰设备,找出芯片电磁干扰的主要问题,给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并提出一种在标准单元布局的 芯


片标准单元电源地之间增加去耦电容的方法,来减小因为器件高速开关引起的电压波动 .达到减小电磁


噪声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在不增加额外的芯片面积的情况下 ,对减小瞬时开关噪声有较好


的效果。


关键词:电磁兼容,去耦 电容,器件开关噪声,HSIM


Physical

design


effects


on


improving


chip


EMC


performance


Shao


Jinzi,ZhangQi,YangJun

< p>
National

ASIC


eystem

e n@neering


c2nter


of


Southeast


utt/versity。Nanjing


210096



Cllina


Abst ract:three


factom


of


electromagnefc


interference


a lso


proposes


on


are< /p>


focused


to


orl


in

his


paper


and

detail


suggestions


aIe


given∞e


by


orle.It

< p>
to


the

effects

0f

< p>
On-chip


deeoupling


capac itors



minimize

the

simultaneous


switching


nois es

and


improve


the


in

details,

EMC


perform ance


0f


chip.and


the


application


of


inse rting


deeoupling


capacitors


betwee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up


that< /p>

the


out


dy枷c


r ails眦explicated


IR—Drop


c蛐Bed< /p>


of


simultaneous


swit ching


noise


carl


he< /p>

decreased


remarkably


wit h—


increasing


the


ch ip


al℃a.


Key


Words:E lecnromagnetic


Compatibility,decoupling< /p>

capacitor,switching


noise,HSIM



引言


当今社会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如何 使各种电子产品在同一个工作场合下能够互不干扰,正常工


作变的越来越困难。这就是电 磁兼容性问题(EMC)。纵观电磁兼容研究领域,国内对芯片级的电磁兼容性


问题的研 究尚在起步阶段。根据以往对系统级和PCB板级的相关研究发现,电磁兼容问题很大一部分和器


件摆放位置、金属线长及走向等物理因素密切相关阻引。因此对芯片设计而言,合理的物理设计也对提高 芯


片电磁兼容性起着重要作用。



电磁 兼容各方面问题及防治措施


电磁兼容性问题实际上包含了两层含义:①限制电子设备对其 它设备所造成的干扰问题(Electromag—


netic


Interface,EMI);②设备本身要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即比较低的电磁敏感性(Electrom agnetic


Suscepti—


bility,EMS)。 图l是一个简单的EMC模型,可以看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干扰源,耦合路径以及接收设

< br>备。因此要对这三个要素分别进行控制来提高芯片的电磁兼容性。


2.1


EMI问题及防治措施


要研究芯片的电磁干扰问题,首先是要找到电磁噪 声的来源。根据安培定律,di/dt≠0或du/dt≠0时,


19

< br>圈迥卜囤


#“扛#


《&’%目¥十I

5&kq


fRm**镕})


脾E**《¥j


f*∞¥H№≈《t



圈】EMC模■


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以传导耦合和电磁渡发射等形式向外传播,产生电磁噪声。随着芯片工作频率的不


断增加,器件翻转速率的加快,内部的高频时钟和高速辖^输出的J0单元是产生电磁噪 声的重要来源,应当


引起足够豹关注;同时.由于器件的突然丌关,造成电源地网络的电 压不稳定也是引起噪声的一个很重要的


原因。


困此,在抑制干扰 源方面,我们给出了以下的处理措施:


(1)采取门控时钟甚至是异步时钟的方法.碱少 不必要的时钟翻转.减少电磁传播;文献[4]中介绍了


一种可以将同步电路转换战异步 电路的方法“De


synehwni=tion”,实验证明能够显著降低噪声。


(2)在时钟树综台阶段,避免使用驱动能力过小或过大的缓冲器。驱动能力过小.信号变化缓 慢.干扰


窗口大,易受串扰影响;过丈则引起很强的电流过冲.电磁噪声也会变大。


(3)在不影响供电的情况下,尽量将VDD和VSS的10成对靠近放置。如图2所示,当 一组VDD和


VSS距离较远时.VDD和vss}同向的电流产生了同向的磁场.叠加 后辐射增强。而采用平行放置的方法


(图3).反向流动的电流产生了相互抵消的磁场, 从而碱小了电磁辐射。





图2电Ⅸ地10位置较t


围3电*地10靠近&2


(4)增加去耦电吝:增加供电电压的稳定性,醯小瞬时电压噪声,通过增加去耦电容来提高瞬时的电


源蓄能能力,具体方法在第3节中于以彳r绍.


2.2耦合机制


耦舍机制指干扰源对受扰设备进行干扰的主要途径和片式。常见的耦台方式主要有电容耦台、电感 耦


合,阻抗耦合以及电磁渡耦合等。


电窖耦合:又称电场耦合或 静电耦台,它在受害屯路上产生一个与源屯路电压dCdt成比例的一个电


流。研究表明 .随着线宽的不断减小,线间距也不断减小,走线间的耦台电容急剧增加,在0


下一个节 点的线电窖有70%是耦音电容。


电感耦台:指干扰电流产生的交壹磁场在信号电路上产 生个与源电路电拼c


d∥出成比例的个电压。


13pan


T艺条件


电客耦合引旋耦合电流,电感耦合引发耦台电压,这两者是串 扰产生的主要原闪。


阻抗耦合:1两个电拼i回路之间共用一段导体时,由于一个回路f =电流的|变化会引起另外~条回路的


电流产生相应的变化。常见的是公共地阻抗耦台;


辐射耦台电磁场的辐射也会造成干扰耦舍,是一种无规则的干扰。这种干扰报容易通过电 源线传到


系统中去。当信号传输线较长时,它们能辐射干扰波和接收干扰渡,称为天线效 应。


了解了各种耦台机制后,我们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切断耦台路径,防止干扰。< /p>


(1)对电磁f扰大的区域进行隔离,防止干扰其它模块。,如对PLL等模拟模块放置在 芯片的边角位


置,内部增加隔离环.井采用专用的『md对其供电,减少与散字模块之问 的干扰。


20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0 19:1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27081.html

2008-东南大学-芯片设计中抗电磁干扰技术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