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章
性人际关系交往
第一节
大学生恋爱交往及亲昵关系
?
客观对待大学生恋爱问题
大学生恋爱及交往动机
恋爱交往亲昵程度分析
第二节
网络的性交往
?
网恋的概念
对网恋的顾虑
网恋的迷人之处
第三节
一般人际中的涉性交往
(
涉性交往
)
?
性隐私与性交往
性审美与性交往
性魅力与性交往
婚外或情侣之外的异性交往
一、大学生恋爱及交往动机
古代女子定情信物之一:同心结
何以结中心?素缕连双针
在中国古代,
定亲是男女双方确定婚姻关系、
仅次于正式结婚的
社会性的重要
礼仪。定亲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而
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
们却常有用信物来定情的做法;
迫于礼教
和社会压力,
交 换定情信物一般都是男女双方私下进行,
他人无
从知晓。
(一)在校大学生谈恋爱比率统计
?
在校大学生谈恋爱的比例究竟是多少,最新 的统计数据是:正在谈恋爱的,
男生占
27.
4% p>
,女生占
30.9%
;曾经谈过(目前未谈)的,男生占
20.9%
,女生占
16. 2%
。也就是说,大学生 恋爱是客观存在,而且正谈和谈过恋爱的比例接近一半。
(高德伟、
彭晓 辉等:
《全国大学生性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3.
第
209
页)
(二)恋爱的“概念”
?
< /p>
人类在大多数的情形中,男人和女人总是要结合的,从异性恋者的交往和相互需要
< br>来说,有人说得好:
“男女乃是天造地设的,没有了对方,彼此都不完全。
”这个男
人或这个女人,是你所相遇相知的、将要结合在一起的你的“另一半”
。人们所称
之为“缘分”的男女相遇相知的过程,便是恋爱。其实,恋爱不只是在
寻找或挑选
合适你的另一半,而首先要自己学会做合适的一半。
(三)恋爱首先要选择好自己
?
一位
30
岁左右的单 身女性,出示了一份择偶标准的单子,有
49
项丈夫应该具备的
< br>特质。一个男人看过后惊讶地对她说:
“你不是在找丈夫,你要的是耶稣。
”
,要知
道恋爱和择偶“重点不是在找到那一位,而是在婚姻中做个恰如
其分的人。如果你
要娶个皇后,你便得是个皇帝。若你要得到个好情人,你便先得是个好
伴侣。
”
(麦
道卫著,许心怡译:
《成熟 之爱》
)
?
看来,在恋爱选择对象时,与其说在选择对方,不如说先要选择好自己。
(四)高校“课桌文化”中关于恋爱的描述
?
高校教室里的课桌常常是大学生抒发情感的处所,有 一男生和女生的感慨非常有趣。
男生说:
“我很帅,但是没人爱!
”女生说:
“我很丑,但是很抢手。
”
(研究生霍晶 p>
晶、洪果等采集于武汉某高校,
2003
。
) 这样的“课桌文化”
,其心态反映了性质相
同的问题:未能准备好在恋爱
中做一个自己所理应担当的角色
——
自我不断完善的
角色
。
二、恋爱交往亲昵程度及分析
(一)大学生对恋爱中亲昵程度的限度
?
最新调查的数据是:同意恋爱中
?
①“可拥抱或接吻”的,男生
50. 4%
(
4004
人)
、女生
62.
7%
(
3979
人)
< p>;
?
②“可抚摸非敏感和非隐蔽部位”的,男生
23.
55
(
1864
人)
、女生
29 .
8%
(
1894
人)
;
?
③“可抚摸身体最敏感和最隐蔽部位”的,男生
11. 4%
、女生
4. 3%
;
④“可性交”的,男生
14. 7%
(
1170
人)
、女生
3. 2%
(
202
人)
。
(二)对大学生恋爱亲昵程度限度的分析
?
这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恋爱期间的性接触,还 是应限定在非性交的层面。上
述数据还表明:尽管是少数,但男生比女生更愿意发生性交
行为。
(高德伟、彭晓
辉等
.
《全国大学 生性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3
.
第
281
页)好像印证了那句话:
“男人 为性而爱,女人为爱而性。
”
1.
大学女生恋爱期间并不情愿发生性行为
?
不时有女生在咨询中说:
“我和我的男友关系很好,我非常中意他,但每次见面
他都要提出那方面的要求,
而我又不愿意。
因此非常矛盾,
不答应吧,
怕失去了他,
答应吧,又违背了自己的意愿。我该怎么办?
”有过和女友发生性交行为的男生,
其实有时也自责,如有男生说“事后自己也很后悔,
总觉得对不起她。我怎么就这
么没出息呢!
”
2.
男女对待性行为的态度差异取决于多种因素
遇到这种情
况,
也不能认为男生就如何、
如何地
“坏”
, p>
不要呵斥男生,
更不要认为
“天
下就没有好男
人了”
。因为,男性的性唤起一般比女性来得要快,加上社会对男性的性限制
比女性要宽松等方面的因素,男性在性兴奋时更趋向于想进一步“有所动作”
。两人相见,< /p>
有了亲昵行为,双方都很兴奋,男生更甚。一般男生更愿意通过抚摸获得性兴奋,女生被<
/p>
动抚摸性敏感部位也容易性兴奋起来。
3.
女生掌控恋爱亲昵举止主动权的“秘诀”
聪明的办法是
:女生自己要保持清醒,要意识到这个时候发生性行为所可能带来的多种
弊端,要询问自
己是否真的同意,自己为这样的行为是否做好了准备,对所产生的后果
自己能否担当?如
果回答是否定的,就一定要首先停止各种亲昵举止,而且要采取多个
办法设法转移男生的
注意力,让他从性兴奋中冷静下来。比如可以说“我口干了,我们
一起去买水喝,
”借机到人多的地方去,这样两人的性兴奋也自然会冷却下来。
4.
女生有说“不”的权利
当然,如果女生本来就非常厌恶在婚前发生性行为,而男方又“穷追不舍”
,此时 你就
要明确和坦率地说“不。
”因为,这是你的权利,任何人没有理由强 迫你做任何事情。
5.
晓之以理
·
动之以情
相
信大多数男生从内心绝对不愿意伤害自己真正爱恋的女友,但实际的情况是,即使是
这种
男生中,有人可能还是在克制不住自己时向女友提出过性交的要求,或“死磨硬缠”
地达
到了“目的”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尊重女友的意愿是头等重要的,也是现在文明人起
< p>码的做人准则。
6.
恋爱期间发生性行为对女生来说要“来得严重”
可能你
的女友没有直接或明确地拒绝性交行为,但她真实的想法是极其不情愿的,可能由
于多种
原因,她只是没有或不想告诉你罢了。在这样的情形下发生性交行为,对女友会构
成很大
的心理压力,有时会造成即刻和长远的危害,甚至有“约会强奸”的嫌疑了。
三、客观对待大学生恋爱问题
(一)大学生到哪里去“接吻”
?
国内大学所能提供给大学生谈恋爱的场所有限,于是 校园的僻静处所、教室、宿舍
等便是不得已的幽会地方。课桌文化中描述了一个场景:<
/p>
“昨夜饮酒过度,误入操
场深处,
呕吐,
呕 吐,
惊起鸳鸯无数。
”
(研究生霍晶晶、
洪果等采 集于武汉某高校,
2003
。
)它反映了大学生恋爱极其 不方便的无奈和自嘲。
(二)
大学生谈恋爱真的就“走投无路”
大学生恋爱期间“无
处可去”的这种窘况也非常容易发生各种意外。国内大学管理
中,如何客观接受大学生恋
爱的现状,并创造条件为他们交友和谈恋爱提供合适条件和加
以引导,是不得不面临的客
观要求和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第二节
网络的性交往
一、
网恋的概念
网恋应该是一种通
过电子符号、用键盘交流性
爱情感的涉性交往,是介于性幻想和真实恋爱之间的一种
感情寄托方式。或者说它是性幻
想移植于网络中的一种恋爱演戏。
二、
网恋的迷人之处
01
几乎人人都会承认,网恋是迷人的
。网恋的迷人之处可能在于它的虚幻性质
网恋的迷人之处还可能在于它
对人的审美体验。有人说美的构成是外表美加内在美,
爱美,乃人之常情。网恋所构筑的
审美境界更多地融入了对对方的虚幻想象。网络世
界中的外表美却是虚构的“飘飘而然”
,描画在网恋者的脑海深处。而内在美似乎容易
“显山露水”
另一个人的
心灵。
三、
对网恋的顾虑
第三节
一般人际中的涉性交往
一、性隐私与性交往
(一)
性隐私的定义
性隐私是个人保有、并不愿意公开或社会
公认不能公开的涉及个人性的特征、性的态度、
性的行为模式、性的心理、性的经历等方
面的秘密。这里有两层的含义需要说明:其一,
凡个人认为不愿意公示的涉性的秘密,就
是性隐私;其二,凡社会公众认为个人需要保密
(二)
好奇与隐私及其保护
人都有好奇心,这是天性。没有好奇心,就不能探知外界的信息,更不能适度做出反应。
如果人的好奇心触及到了他人的秘密,便会侵犯他人,带来冲突。因此,社会就设置了一
道“防火墙”
,用法律来保护个人的隐私,性隐私当然属于重点保护之列。
(三)
性隐私保密的重要性
在人际交往中,个人不仅要保护自己的性隐私,对他人的性隐私更是要保密。许多事例都
说明采取这种处世方式的重要。有这么一个案例,可以作为诠释。一位丈夫将自己妻子的
生理特征在一次醉酒时告诉了朋友,
其朋友又有意无意地告诉了其他人,
这样性隐私便
“暴
光”了。这位妻子听到了别人在议论自
己的生理特征时,羞愧万分而自杀了。
(四)
中国文化中忽视个人隐私权益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
的原因,国人在隐私的观念上还存在相当大的误区,有时候自己
已经侵犯了别人的隐私,
还振振有辞地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
二、性魅力与性交往
(一)
性魅力的定义
性魅力指一个人的性素质对他人构成了性
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诸如年龄、身高、体形、
容貌、声音等第二性征,和融贯在男
p>
/
女风度、气质、情调、举止、性别交往、情感交流及
道德品
质等的文化涵养。塑造性魅力既有先天自然的遗传,也靠后天点滴的积累。性魅力
不仅型
之于外,
而且涵之于内;
不仅示之与人,
而且蓄之与己。
性魅力兼具有年龄、
性别、
地域和时代的共性和差异性。
(二)
性魅力的基础
年轻固然是性魅力的参考指标,但决不是唯一的依据。
“一个真正有魅力的女人 ,她的魅力
不但能征服男人,而且也能征服女人。因为她身上既有性的魅力,又有人的魅
力。
……
好的
女人是性的魅力与人的魅力的统一。
”
(周国平)
二、
婚外或情侣之外的异性交往
几乎没有人会拒绝婚外或情侣以外的异性交往,这是不争的事实
(参见图
10. 2
)
。问题是如
何把握交往的限度?才是争论的焦点。不
可否
认的是,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衡量(譬如社会需
要、
心理需要等等)
,
人人都需要和异性交往
(即
使是同性恋者也免不了要和异性交往)
,
这不仅
只是和家人中的异性成员,而且包括和社会的
异性交往。
(一)普通男女之间的交往
(二)异性真挚友谊区别于同性的
有人常常疑
问,
究竟异性之间是否有诚挚的友谊?回答是肯定的。
只是异性之间的友谊与同< /p>
性之间的友谊还是有所差别,
例如异性在一起总会有一种自我意识从中 p>
“作祟”
,
那就是
“性
别意识
”
,你总不得不意识到对方是另一性别成员,总会有与同性在一起的不同的感触。
一般的情形是,这种性别意识的强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公众场合它表现得就不那么强烈
,
容易忽视。
在封闭空间里,性别意识就变得尤其强烈了,
此时,你就不得不要注意彼此的相
隔距离、谈话语气、
举止分寸等方面 的因素,
就要格外地小心处理了,
不然就会引起交往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