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的魅力新生开学典礼讲话稿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无尚 荣光,为五湖四海的
2018
级本科生、研究生、
留学生
举行隆重入校典礼。
也许这个时候全球的河大人都在用深情的
目光,注视
着河大校园新的继任者。在此,我代表河南大学和海内外
广大校友,向全体新同学表示衷
心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
在河大,我们偶 遇,并由相识到相知。“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乐莫大焉。”这是河大之幸,教师之乐。这
几天,河大校园弥漫着节
日气氛,师生们刻意修饰,盛装而立,洋溢着一股满足感和幸福
感。
为欢迎你们的到来,
老师们、
后勤校园工人师傅们已 经忙碌了整个假
期,教室宿舍粉刷一新,草木花丛精心修剪,教材书本准备就绪。这
p>
种似曾相识的场景,在河大我经历了
32
个轮回。但是,作为 校长,
我和你们一样也是一年级,
我将和新世纪诞生的千禧一代,
共同在这
里探索教育的真谛和奥秘。
在这个特殊时刻,
面对求知若渴的新一代
河大人,如何办好河大,在我脑海里萦绕着许多问题,但是
最为关键
的仍然是:
大学魅力何在?河大精神魅力何在?如何教化来这里 求学
的代代优秀学子?
什么是大学?大学似天堂,延续和升华人类思想。这是一个太
大的问题,答案延续
千年而至今仍在发展。《礼记大学》开篇讲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
至善”。这是中国两千多年
来的办学思想,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孕育了一代代中华民族
精英。
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变迁之际,
河大先贤们将其定为校训,
并镌刻在
学校正门内侧的门楣上: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这 刚劲有力的八
个大字,是一种昭示,也是一种启迪。
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有句耳熟能详、
名 垂千古的名言
“所
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强调
延揽大师才是
大学的根本和基础。但是,
审视今天著名学府,仍然都有着 古典并富
有中国传统韵味的建筑群,亭台楼榭、古树参天,体现出具有中国特
色的大学空间文化,
当然也包括现代化的基础设施,
这对于涵养大师 、
培养学生仍然不可或缺。长期以来,这些大学人才辈出,大师延续不
< br>断,可见,“大楼”与“大师”从来都是相得益彰的。
在我看来,更为重要的是一批批蜂拥而至的优秀青年学子,他
们汇聚在校
园里,散发出青春活力,奠定多彩人生之根基。大学的根
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
北大著名文史学家王瑶先生曾谈起一个人与他
母校的关联:
如果毕 业的学生名气比学校大,
学校就积累你的名气成
为名校;反之,学校的名
气就输送给了你。今天,我们斗胆将梅校长
模仿孟子所说句式,来描述大学要义,
“所谓大学者,谓有大楼大师
之谓也,更有大学生之谓也”。正是这一代代杰出
青年学子才是千年
大学延续至今的根本所在,
你们才是大学的真正主人!
希望新的河大
人也能承载新的使命,在这个所谓“象牙塔”里,保持浮躁
社会中的
一片净土,使思想得到启迪,心灵得到净化,境界得到升华。此刻,
我忽然想起一则小故事:
前些年在铁塔公园陪客人参观,
一个老人带
着几岁孙辈孩童拟登铁塔,
孩童仰望天空问,
“爷爷,< /p>
这是上天吗?”
爷爷回答,“不!这是上河大。”在老人心中,大学就是“
天堂”,
有信仰、有归属、有未来!
河南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河大的魅力何在?同学们主动
选择了河大
,
我很钦佩你们的眼光和胆识,
因为河南大学是一所具有
独特气质和超凡魅力的大学。
她的魅力百余年历史积淀,
体现在她的
沧桑经历、淡定从容和不懈追求。她就像那百年陈酿,虽身处深深巷
子,却醇
香迷人,历久弥新。
河大的魅力在于她的 端庄高雅之气质
:
置身于校园感受到悠然
岁月飘来书香之
气。明伦校区北临宋代铁塔,东依开封古城墙,是千
年科举制度终结地。
具有百年历史的近代建筑群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建
筑特色,又借鉴了西式建筑风格。其设计
之典雅大气,高大雄伟,气
势恢宏,散发出海纳百川、
融贯中西之韵律。 不同时期的建筑无论新
旧,在一片绿荫簇拥下,透射出迷人的魅力,讲述着悠远的历史。
存
储历代名家大典和人类思想瑰宝的图书馆,
彰显中华文明史缩影的文< /p>
物馆,令人叹为观止。也许你们已经看到,大门内侧林伯襄校长手握
书卷,深沉静坐,
深情地注视着校园和新来者。再往前则是李大钊的
半
身铜像,
他以播火者的姿态启迪着后来者。
校歌石上是创作于
19 40
年的河南大学校歌:嵩岳苍苍河水泱泱……每有大事校歌旋律激荡
,
已经成为学校传统。融历史、建筑和文化一体的河大校园,荣膺全国
最美校园美誉。
金明校区简朴大方, 其魅力不仅于本身固有千年古都和百年名
校影响下的空间和文化格局,
更 与其一起成长起来的生态环境。
校区
设计者对环境和满足教育行为空间的
尊重,
产生极具魅力的时代感和
场所感,
留给后人弹性发 展空间,
符合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的终极目
标。她所显现的曲径通幽、<
/p>
寻幽探胜,恰恰引领你们去追求那无限知
识新领域,风景这边独好。
在这样的校园里生活,你们不仅能享受求学的乐 趣,还会滋生
对生活、
对母校无限热爱的情感。
教育部部 长陈宝生曾这样表达对于
河大的感受:
“悠然的岁月飘来了书香。”不同 领域专家也都曾被这
样的校园景致所打动,
美国科学院院士,
< p>依阿华大学的michaelwelsh
教授曾经说,
“走在这个校园里,感觉到书卷之气,好学之风扑面而
来。”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
瓦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让你们的
心灵变得更加高尚、更加圣洁、更富有继承性和开拓
性。
河大的魅力她的精神深邃和情怀:她 有太多的经历和蜕变,有
太多的曾经与过往。
首任校长林伯襄先生即主张
“以教育致国家于富
强,以科学开发民智”。河大人始终在奉行着自己的
世纪诺言。在历
次民族和国家转折关头,河大师生始终心系国运,弘扬民主,播撒文
p>
明,从未停止探寻救国救民真理的脚步。
1925
年,革命先 驱李大钊
曾在这里激情演讲,播撒革命火种。抗战时期,河大师生投笔从戎、
共赴国难。
1937
年底,开封沦陷,河大开始了长达
8
年的抗战流亡
办学历程,
辗转多地,
颠沛流离。
但河大人始终初心不改,
矢志不移,
坚持走烽
火育才之路,每到一处与当地民众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兴
办学校,普及科学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