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驹则大学保护自我远离传销反传销知识宣传资料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1 00:43
tags:传销

-

2020年12月11日发(作者:伍精华)


保护自我,远离传销




一、什么是传销?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


者间接发展 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


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 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


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传销具有以下两个基本要件:


1.< /p>

组织要件:即发展人员,组成网络。传销组织者承诺,只要参加者交


钱加入 后,再发展他人加入,就可获得高额的“回报”或“报酬”。这就


是俗称的“发展下线” 。下线还可以再发展下线,以此组成上下线的人际


网络,形成传销的“人员链”。


2.

计酬要件:

包括两种形式。

一种是以参加者本人直接发展的下线人数


和间接发展的下线人数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 ,即以直接和间接发展的人


员数量计提报酬,形成传销的“金钱链”;另一种是以参加者 本人直接发


展和间接发展的下线的销售业绩

(

即销售额< /p>

)

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

形成传


销的“金 钱链”。


如果有人给你介绍的“工作”、“生意”或者“投资”,前提 条件是


你得交钱,并且要你发展亲戚朋友参加,并许诺你可从中提取报酬,就要


引起你的警惕了。


二、传销是否违法?


1

/

10


传销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

传 销作为一种营销方式,

20

世纪

90


年代 初传入我国大陆。由于传销本身具有组织上的封闭性、交易上的隐蔽


性和传销人员的分散 性等特点,加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


阶段,市场发育程度低,相关法律法 规不够完善,管理手段相对滞后,消


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一些不法组织和个人利用传 销宣扬邪教、组织帮


会、散布迷信;利用传销吸收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在校学 生等


参与经营;利用传销从事诈骗活动、推销假冒伪劣商品、偷逃税收、走私

< p>
贩私、牟取暴利。传销活动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严重损害了人民


群 众的利益,

影响我国的社会稳定。

为此,

1998

4

月,

国务院发出了

《关


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明确指出传销活动不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


已造成严重 危害,对传销活动必须予以坚决禁止。

2005

8

月,国务院颁


布了《禁止传销条例》,并于同年

11

1

日起施行。条例的颁布实施,进


一步加大了对传销活动 的打击力度。


三、传销的危害性是什么?


1.

传销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传销违法活动不仅违反国家禁止传销的法律规定,伴随传销发生的偷


税漏税、制售假冒伪 劣商品、走私贩私、非法集资、集资诈骗、非法买卖


外汇、虚假宣传、侵害消费者权益等 大量行为,还违反了税收、消费者权


益保护、市场行为管理、金融、外汇管理等方面的多 个法律、法规的规定,


给市场经济秩序造成破坏。


2.

传销破坏社会道德、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2

/

10


传销组织通过灌 输、“洗脑”,教唆参与者以“善良的谎言”将亲朋


好友诱骗参与传销。导致人与人、人 与社会之间的信任度严重下降,极大


地破坏了社会主义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诚信基石, 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


标背道而驰。如传销组织对参加者所上的第一课往往就是教你如何用 所谓


“善意的谎言”去骗人,而且是骗身边的人。经过传销组织的“洗脑”,

< p>
传销参与者诚信缺失,道德失衡,不惜将同学、同宗、同事、同乡,朋友、


战友、室友,甚至父母、兄弟、姐妹、亲戚都骗入传销的“泥潭”。


3.

传销引发刑事犯罪,危害社会稳定。


传销使绝大多数参加者血本无归,一些传销人员因此流落他乡,生活


悲惨。部 分人员参与盗窃、械斗、卖淫、聚众闹事,甚至引发抢劫、杀人


等刑事案件,给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侵害。


4.

传销使参与者个人、家庭受到严重伤害。

< br>每个传销参与者都有相同的经历:被亲戚朋友以介绍工作为名骗至外


地,通过“洗 脑”,被致富神话打动,四处筹集资金加入传销网络。陷入


传销泥潭后为赚钱再欺骗亲朋 好友加入,如此恶性循环。由于传销获利与


否及获利多少取决于发展下线人数的多少,一 旦再没有新成员加入,处于


底层的传销人员必将血本无归。传销结果往往是夫妻反目、父 子相向、孩


子辍学,甚至家破人亡。有的传销人员经过“洗脑”,受传销组织精神控


制而变得精神恍惚,不能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四、传销有哪些表现形式?


《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列举了传销行为的三种表现形式为:


3

/

10


1.

< p>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


入,对发展的人员 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


报酬

< p>(

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

)

,牟取非法利益的;


2.

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要求被发展人员交 纳费用或者以认


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资格,牟取


非法利益的;


3.

组织者或者 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


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 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


牟取非法利益的。具体包括:“拉人头”式传销、 骗取“入门费”式传销、


“团队计酬”式传销。


五、当前传销活动有哪些新的形式和特点?


1.

传销与互联网结合更加紧密。一些传销组织租用境外服务器 建立


互联网站,利用网络作为运作平台发展人员,通过网上银行电子支付,使

< p>
其传销活动从人员招募、介绍加入、产品销售、酬金发放等各个环节实现


了 网络化,使其违法活动成本更低、发展更快、传播地域更广。


2.

< p>组织更加严密,层级分工更加明确,呈现出专业化、高智化特点。一


些多年从事传销 的骨干分子,虽屡遭打击,仍不思悔改,带领“下线”队


伍,整体“挂靠”到新的公司, 继续从事传销活动。同时,还出现了高学


历人员专门从事传销软件设计,为传销组织提供 网络技术支持和服务的现


象。


3.

< p>违法手段更加隐蔽。传销组织往往打着“直销”、

“连锁经营”等幌


子从事非法活动。有的传销活动场所与财务、核心资料数据管理场所分离,


4

/

10


遇到紧急情况,可以立即通知关闭服务器,毁 灭证据;有的设立两套财务


账,开设多个个人账户,用于收取传销经营款、支付会员奖金 和隐匿违法


资金,规避执法机关检查。一些传销组织还不断修改计酬制度,通过降低


入门费用、发放高额奖金

(

有的奖金发放比例为经营额的

70%)

、缩短会员


奖金结算时间

(

每周结算改为每日结算

)

等手段,

增强诱惑力和欺骗性,< /p>

刺激


传销网络迅速扩大。


4.< /p>

传销案件涉案地域更广、

人员更多,

动辄涉及多个省市,

< p>数千甚至上


万人员,案值几千万元至十几亿元。山东省查获的“天狮美丽佳人”、< /p>

“蝶


贝蕾”两起传销案涉及全国

21

个省、 涉案金额

23

亿元。


5.

传销组织对抗执法的手段不断翻新,

暴力抗法时有发生。

有的传销组

< p>
织对新加入人员上的第一课就是如何应对工商、公安机关的检查。


六、当前传销组织惯用的欺骗手段有哪些?


1.

为诱骗群众上当受骗,

传销组织往往利用人 们急于发财致富的心


理,许诺高额回报,引诱参加者交纳一定费用或购买产品,以此作为 加入


该组织的条件;


2.

传销 组织打着“加盟连锁”、“网络销售”、“电子商务”、“特许


经营”等旗号。有的还宣 称自己是国家引进的最先进的营销模式、已经过


某某部门认可、公司领导人获得国家颁发 的荣誉称号、公司是国家有关部


门授予的“直销实验基地”等,千方百计诱骗他人交钱加 入;


3.

传销组织把目标瞄准身边的亲朋好友,

并根据诱骗对象的情况,

以介


绍工作、做生意、旅游、朋友会面 等为名,把亲戚、朋友、同学、同乡、


同事、战友骗到外地,并限制其人身自由

(

包括“帮助保管身份证”、“陪


5

/

10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1 00:4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28207.html

保护自我远离传销反传销知识宣传资料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