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
调查班级:
小组成员
:
、
调查时间
:
成
绩: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报告
前言
21
世纪是网络的世纪,网络已深入到社会生 活的各个角落。它和任何新事
物一样,
在发展的初期都有许多不完善的地 方,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上
网人数的急剧增加,
数字化生存方式已逐渐凸现,
人们的工作、
学习以及生活等
各方面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网络道德是时代的产物,
与信息网络相适
应,
人类面临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
于是网络道德应运而 生。
网络道德是人与人、
人与人群关系的行为法则,
它是 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
赋予人们在动
机或行为上的是非善恶判
断标准。
网络在为学生学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为学生
道
德发展提供某种历史机遇的同时,
也造成了一些负面的、
消极的影响,
< p>为此我
们展开了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东北石油大学全日制大学生。
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是以调
查问卷为载体,
以对大学生随机发书面调查填写为主,
以网
上问卷调查为辅,以较客观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二、调查结果
经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每天的
上网时间以
3
~
5
小时的居大部分,而上网
的内容主要是以游戏为主,此外论坛、贴吧讨论热门话题跟帖灌水、聊天交友、
查询资料、收发电子邮件、更新博客、网上电子商务、看电影、听歌也占据了很
大的一部分。
就数据本身来看,
目前大学生的网络道德 还是呈良性发展的,
但是互联网是
一把双刃剑,
在给大学 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消极影响。
- 1 -
由于我们还处于学生时代,
并没有与这个社 会有多深接触,
人生的经验及价值认
识还不够丰富和成熟,
所以我们经常思想偏激、
自控能力不够强、
易受外界诱因
影响的特点。
所以隐藏在互联网络中的一些不良因素给广大大学生带来的许多负
面的影响和冲击,
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比如,
网络道 德失范危害了大学生的
心理健康,
网络虚拟性导致了人格的虚伪和交际障 碍,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降低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舆论导向的控制能力
等等。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作为传播的新 媒体,
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和
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
网络信 息资源的丰富和交流的便捷,
深得同学们的关注和
喜爱。然而由于种种原
因,网络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散布谣言、歪理邪说、乃至
传播色情信息的工具。
为了更好的调查大学生网络道德情况,
本小组在校期间制
作并发放
了《大学生网络道德问卷调查》
200
份。共
15
道题,涉及到了网络的
信息,管理和利用等诸多方面。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大一学生占
22.3
%,大二
占
30.2
< p>%,大三占47.5
%。从调查情况看,网络已走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包
括学习知识、查看新闻、查找资料、聊天、交友、满足个人爱好以及了解国内外
的各种形式。
同时,
也有的学生在互联网这个并不是很纯洁、 p>
健康的虚拟天地里
堕落了。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实行网络道德教 育势在必行,
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
“爱
国守法、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把这
种道德风尚反映到网络当中
,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
会主义公民。
三、调查结果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大学生的网络现状具体表现在以下五点:
1.
电脑、网络普及程度非常高
有
39.7%
的同学配有电脑,
35.7%
的同 学每天一般花
1
~
2
小时在电脑上,
有
42.6%
的同学为
3
~
< p>4小时。
从上网同学的比率可以看出,
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
生的日常工具之一。
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感受到网络的存在对现代社会生 活的影
响以及在日常和工作上的重要性。
从各年级的分布来看,
并不象一般认为的:
大
一同学因为对计算机本身的了解中国范例及
使用比较陌生,
因此决定了对网络的
- 2 - p>
应用率也比较低。
事实上,
计算机的使用已经低龄化,
很多同学在高中已经接触
到了计算机,虽然对软件、语言等并没有熟悉的应用,
但一提到上网,大多数同
学还是非常熟悉的。大二、大三经常接触网络的同学比较固定。
也就是说,不常
上网的有一部分,
经常上网的也总是保持着一定的数量。
分析原因在于有些同学
由于自己没有电脑,或是专注于学习,有其它事情
缠身如打工、谈恋爱等,所以
没有时间涉足于网络;
而有些同学则因为拥 有个人电脑,
用起来特别方便,
或是
时间较为宽松,
p>
所以有较多时间留驻于网络。
总体而言,
经常上网的学生是比较
固定的,
占全体同学的
40%
左右,
< p>同学总是与网络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其中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
迷上了网络。
2.
大学生中对网络的价值利用率不高
网络的应用对于学生而言,
主要应放在查找资料、
开阔视野等层面上,< /p>
一些
大一的学生也承认,
在没有接触到网络之前,
在他们的意识中,
网络应该是学习
的辅助。
但是事 实上,
真正使用网络来查找资料帮助专业学习的同学非常少,
即
< br>使有也是偶尔写论文,甚至是直到交作业时,才到网上找找。调查表明,上网聊
天
的占
34%
,上网玩游戏的占
28%
,上网查资料 的占
38%
。也就是说,有
62%
的学生
在网络里从事与学习工作无关的活动。提及聊天,必然要提
,在调查
的
200
个学生当中,全部都至少有一个
QQ p>
号。
3.
“信息污染”严重
网络上获取知识的方便、
快捷、
全面的特点,
< p>给大学生求知带来极大的方便。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网络不只是为大 学生打开了知识世界的一扇窗,
而且也为他
们创造了另一个求知的广阔空
间。
但是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总是屡禁不止,
并且成
人网站
呈现出增多的趋势,
一些黄色甚至反动的网站也接近着学生。
在本次调查
中,有
46%
的学生承认接触过不文明网站,
这说 明“信息污染”现象还是十分严
重的。
- 3 -
4.
网络文明不理想
p>
在本次调查中,
上网时受到过别人恶意攻击的占
44%
,
由此可见,
网络文明
建设形势比较严峻。
p>
有
86%
的学生认为提倡网络道德文明教育是势在必行的或是
有必要的。几乎所有的学生认为在网络里要用文明语言是大学生必备的网络道
德,由此可见大学生仍具有一定的道德水平。
5.
网络管理不力
互联网的全
球特征,使各类信息充斥网络空间,包括淫秽、色情、暴力、各
种人造谣言都在网上广为
传播。
而目前我国互联网上信息管理力度还很薄弱,
可
见
加强网络建设、网络管理的任务还是十分紧迫的。
1996
年
2< /p>
月国务院颁布的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管理暂行规定》
是目 前为止有关计算机网络管理方面效力
最高的法规,其它的主要法规有《中国公用计算机互
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
《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管理办法》
、
《中国互联网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
、
《计
算机
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等等。
但是,
网络立法工作 相对于日
益严重的网络犯罪显得较为滞后,
不能有效及时地阻止网络犯罪 的发生。
几乎所
有的同学对公安机关打击网络犯罪活动的力度都不满意。
四、调查问题分析
造成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原因有很多,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内在原因
(
1
)缓解压力,寄托感情。
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让他们领略了学习生活之外的精彩,
极大地满足了他们
的好奇心,
从而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习的压力。
由于网络空的 开放性和虚拟性,
大学生上网不再受时间、地点、性别、国籍及年龄的约束和限制,每个
人都可以
在网络上畅所欲言,
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不受 任何条条框框的约束,
网络也就
自然而然成了大学生寄托感情的港湾,平
时生活中的寂寞与空虚在这里得到宣
- 4 -
-
-
-
-
-
-
-
-
-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下一篇:关于大学生不道德现象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