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公民意识调查报告
公民意识具体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 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
也就是公民自
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
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
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
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
思想来源,
把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
使命感和权利义务
观
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
它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 p>
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大学
生公民意识则是指大学生作为国家公民,如何认知其与国家在政治、
经济、文
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基本关系的深刻反映。
一、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1.
权利意识。
这是公民意识中最核心、最基本 的内容。公民意识是基于民主
制度而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
它渗透着民主 的基本精神,
即天赋人权,
主权在民。
在现代社会,
p>
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不可侵犯的权利,
每个人权
利存在的前提又是对他人权利的尊重。
不珍视自己的权利,
或者不尊重别人的 权
利,
都是公民意识欠缺的表现。
大学生在学会珍视个人 权利的同时,
还应认识到,
公民之所以称“公”
,还在于 每一个公民都有相应的无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公民
权利与社会责任不可剥夺、不可回避、
不可转让。不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权利,无
视消极逃避责任的后果,使大家都将不能拥有一
个健全的社会。
2.
公共精神。
公共精神可以理解为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对人们共同生活及 p>
其行为的准则、
规范的主观认可并体现于客观行动上的遵守、
执行。
公共精神是
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精神,
它维护社会整体利益,
关注社会共同体
中每个人的权利和尊严。
反映在社会生活中,
就要求大学生具备公德意识和自律
精神。<
/p>
这不仅是个人优良素质的体现,
而且对于维护公共利益和秩序,
保持 社会
健康稳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3.
法律意识。
现代 法律意识要求公民一方面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严
格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p>
防止个人出现违法现象;
另一方面,
也要求公民认
< br>识到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权利的象征和结果,
懂得利用宪法和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
< p>权利和合法利益。
4.
国家观念。
国家是公民身份存在的前提,没有国家,也就无所谓公民。因
此,
现代化公民意识也就特别强调树立国家观念。
公民应该以主人翁责任感去维< /p>
护祖国的利益和尊严,
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应该明确其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
地位,
具有民主观念、
政治观念和人 民当家作主的观念等。
大学生尤其要认识到
国家的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前提
,
个人价值只有在参与国家政治、
经济生活的过程
中才能
体现出来,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应以国家利益为重。
二、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特点
1.
差异性。
公民意识在大学生个体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 p>,是
因为个体公
民意识不仅要反映社会一般物质生活条件
,
而且要反映公民个人独特的社会地
位和社会经历。
大 p>
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
,
我国地域辽阔
,
不同地区的经济、
政治、
-
-
-
-
-
-
-
-
-
上一篇:大学生公民意识情况调查报告
下一篇:当代中国大学生择业观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