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
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
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
,
人民生活质量的明显改
善
,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越来越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
,
越来越
成为提高整体民族素质的迫切要求
,
越来越成为我国公民的热切愿望。在现代社
会,
p>
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
人们的相互交往日益频繁,
社会公德在维护公 众利
益、
公共秩序,
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
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
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
当今 世界正在发生着广泛深刻的变化,
当代中国正在发
生着广泛深刻的变革。
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广大民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使社会公德建设凸显为构建和谐
社会的重要课题,
使社会公德建设的价值具有了
鲜明的时代色彩。实现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上下大工夫。
目前,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已进入又好又快的 运行轨道,
这
种“好”字当头的快速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
的自主创新道路,坚
持统筹城乡发展,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就要
求我们在发展的实践中既要依
靠科技进步、
管理创新,
更要依靠道德的力量,
提
高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作为道德力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的社会公德与经济交融为一体,
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
促进国民 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的重要源泉。在这样的大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社会公德便备受关注
。
二.调查意义
社会公德是指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
遵循的道德准则,
具有广泛
适应性、
普遍认同性、
历史继承性等特点。
反映了社会公共生活正常运行和经济
社会健
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
体现了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和价值认同
p>
,
是人类人际交
往活动中道德智慧的历史凝
结,是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应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要
求。
社会公德通过劝导 力和说服力,
调节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有
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培育,
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最鲜< /p>
明的标志,是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最基本的保证。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 p>
社会公德主要体
现为举止文明、
尊重他人;
在 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层面上,
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
爱护公物、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
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热爱
自然、保护环境。
作为一名当今社会的在校大学生,
我们 是当代中国的优秀青年,
是国家宝贵
的人才资源,是
21
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
技术,
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特别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
我们更应争
当道德模范。
本文列举了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
公德层面所出现的几点现象进行了调查,
抽
象总结其中蕴含的深层问题,
浅析其成因,提出了基本的对策建议。
三.调查方法
调查以随机
抽样为主,
同时对本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面谈。
为了了解大学生
< br>道德现状,这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100
份,其中大二学生
50
份,大一学生
50
份,
担任学生干部的占
30%
。
报告将基于这些调查数据对大学生的公德状况进行分析
和总结。
调查对象:苏州大学部分在校大学生。
四.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及原
因分析
在公德认识方面,
大学生普遍表现得好。
对基本的 公德行为和范畴,他们都
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表现的方面还有待提高,而且这种
“
知行脱节
”
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愈趋明显。
1、文明礼仪
< br>文明礼仪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
则,而且
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比如:尊重师长,主动让座等。在我们
的调查中,84%
的被调查者在路上见到老师都会主动问好。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
尊师重教的认知程度较高
,且能付诸。而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只有
49%的
被调查者会积极
让座,48%的人会视情况而定,偶尔让座。这说明广大大学生对
让座这一行为都是持肯
定态度的,因为二者之和占了
97%,但能始终如一,坚持
将道德认知转
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却只有半数。这说明在新的时代背景
下,大学生在文明礼仪这
一点上的素质还需提高一个新的档次。
2.课桌文化
课桌文化对
我们来说不算什么新名词。
课桌文化就是学生在课桌上涂写的内
容所映射
的文化现象,从
60
后的“毛主席语录”到
90
后 的“城管”每个阶段的
课桌文化都代表了一个时代特征。课桌文化也是学生发表个人情感
和不满的平
台。
有的同学表示课桌是用来学习的,
不是用 来当草稿纸,
也不是用来收集垃圾
文字的。
在对课桌文化 的调查中,
数据显示
16%人不以为然并表示干过此事;
12%< /p>
的人认为课桌文化很有品位;也有
12%的人表示与我无关,而选择最多的 是讨厌
这种事,高达
60%。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道德没有沦陷 ,多数大学生不
认可课桌文化。整体大学生素质还是良好的。
3
、环保意识
环保意识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大学生义不容 辞的责任。
随
着我们周边环境的日益改善,
大学生逐渐意 识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根
据调查了解,当外出制造了垃圾却暂
时找不到垃圾箱时,有
87%的同学会“找到
垃圾箱后再丢”
6%的人选择“随手丢掉”
,另外有
7%的人可能碍于面 子,会
“找个角落再丢”
。
在不破坏环境卫生这方面,< /p>
大部分同学还做得不错,
即能
“独
善其身”
。然而对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环境保护时,我们大学生做得还
远
不够,即不能“兼济天下”
。比如,当看到地上有垃圾时,只有
6%的人会马上< /p>
弄干净,而有
80%的人想弄干净但最终没做,其余
14% 的人干脆不理它。分析其
原因,
我们发现现在的大学生爱面子,
觉得那些俗规矩太死板了,
大家都不去做
而我一个人做很别扭,<
/p>
所以在可以选择逃避的时候尽量逃避。
对于以上这些现象,
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大学生都应该行动起来,
不要以为是丢面子的事情,
其实< /p>
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没面子。21
世纪需要的是“弯腰精神”
,多弯一次腰
就给世界多一份洁净。
4、遵纪守法
p>
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社会公共生活< /p>
领域中,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响,这就需要
用纪律与法规来维持。
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各项法律法规,
熟知校纪 校规,
牢固
法制观念,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 耻”
,自觉遵守相关纪律和法规。然
而,
当代大学生遵纪 守法状况并不是很好,
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考试作弊更是屡
见不鲜。在我们关于考试舞弊的调查中,竟有
93%的同学认为舞弊不足为怪,能
够泰然处之。在
2003
年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调查中,居然有
57%的人根本不相信
有从未作弊的大学生的存在!
这反映出的不 仅仅是一个学术道德问题,
同时也反
-
-
-
-
-
-
-
-
-
上一篇: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