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报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报告
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民族
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
荣辱观等四
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
整体。在
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要处理好多样性与选择性、理想性与
现实性
、社会性与个体性的关系。
【摘要】十七大报告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
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一新的概念、理
论和任务的提出,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逻辑主
线和核心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
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
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也是社会文明道德风尚的重要体现者和传承者,他们
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能够帮助他们坚
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p>
能够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使他们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自觉投身构<
/p>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同时,大学生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积
极、最活跃的群体,他们走上社会之后将对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社会道德的建设和
践
行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这既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进程,又可使大学生
更加
适应社会发展,真正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中
p>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
/p>
人民的殷切希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首先应加强价值观教育,重点是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
导
和培育。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成长目标的要求,也是大学生
必备
的思想政治素质。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br>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
地。首先,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大学生为本”
,从大学生 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其次,要把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
头脑”工作作为思想政
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点,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教材
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分析和评价当代社会中各种现象
及文化思潮,帮助学生从理
论高度科学地认识复杂的社会意识现象,把握社会精神领域中
的主旋律,以社会主义理想、
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塑造学生的灵魂。第三,要不断改进教
学方法、手段,开展启发式、参
与式、研究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更
加深刻理解和消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充分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
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大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
确把握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正确辨识社
会现象中的是非、善恶、美丑,确立与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p>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功能。高校校园文化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对大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渗透力和熏陶的作用
,具有重要的育人功
能。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
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
校园文化。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继承和发扬
优秀的校园文化传统,使
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
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大学
生健康成长。
把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
观教育重在实践教育。马克思指出: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
我们学生作为充满理想、活力和激情的群体,容易接受社会和谐必须共
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
行为规范,不易全面理解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
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
社会和谐与融洽。事实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只有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才能以科学发展观和公平正义的原则去解决市场经济带来的
矛盾,才能以对人类未来文
明和后人负责的态度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才能以人的全面
、自由发展要求去解决人的生
活方式中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矛盾,更好地形成社会的文
明道德风尚,同心协力地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提供了
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不但强调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而且强调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
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
情、增进融合等功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
育学生,使广大青年成为理想远大、信念
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
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
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坚定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
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促进整个社会的
团结和稳定。篇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
践调查报告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调查报告
动画一班
3009215003
陈晓琳
实践内容:
社
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
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
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
< br>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 p>
大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新鲜力量,要深入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先从社会的新鲜
力量入手。于是我就“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做了一份关于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的网络调查问卷。
实践结果:
问卷以网络调查的形式,调查了<
/p>
353
名大学生。其中党员所占比例为
23.23%
;关于对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了解的占了
20.11%
,模糊的占了
39.38%
,有
15.58%
的 人表示自己不知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民主、自由、公正、和谐
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对于中国发展的前景看法,
55.52 %
的人选择了中国崛起论,
33.14%
的人选择了
中国崩溃论,
11.33%
的人认为与自己无关;
61 .19%
的人偶尔关心国家大事,
37.39
的人经常
< p>关心,
绝大部分的人都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
;
对于经 常关注的电视节目类型,
所占比例从大到
小依次为:新闻类、综艺娱乐类
、从不看电视节目、道德建设类、婚恋交友类、情感类;在
看到一则消息后,
96.32%
的人选择了根据消息内容判断真假;
对于认为 那种行为最损坏中
国国际形象的题目中,官员贪污腐败、食品安全和国人不文明行为占了
大多数;关于关注见
义勇为、
舍己救人或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有
21.81%
的人选择了经常,
75.07%
的人选择了偶 尔;
对于在生活中见义勇为绝大多数的人选择了量力而行;
53.82%
的人认为身边的党员对自己没
有影响,稍有影响的占了
3 7.68%
,只有
8.5%
的人认为有较大影响。
总结:
-
-
-
-
-
-
-
-
-
上一篇:高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的调查报告
下一篇:大学生思想调研报告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