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大学生-致大学生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 p>
开题报告
题目:
__
保障性住房建设及其前景的研究
系
别
_
旅游与城市管理系
_
专
业
_
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系
班
级
__
规划
0 8
甲
______________
学
号
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
___
马晓 剑
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
潘丽 丽
__________________
一、
背景
:
(一)现实背景:住房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是民生的基本权利。但近几年
房价的不断飚升,
导致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愈发难以实现。
党中央、< /p>
国
务院高度重视解决城市居民住房问题,
始终把改善群众居 住条件作为城市住房制
度改革和房地产业发展的根本目的。
20
多年来,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城市住宅建设持续快速发展,
城市居民住房条件总体上有了较大改善。
但也要看
到,
城市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不够完善,
政策措施还
不配套,
部分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还比较困。
与商品房相比,< /p>
保障性住房制度还
很不完善,致使有人开始怀疑这项举措的推行。
保障性住房成为“鸡肋”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保障性住房无法像商品房那样
p>
有高额的“卖地”款可得,反而要政府倒贴配套资金。因此,一些地方政府在建
设保障性住房的过程中,
将保障性住房建在了位置偏远房源不好的地方。
要从根
本上解决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问题,
一是要从财政层面解决多年以 来地方政府依赖
的“卖地财政”,同时还要看看保障性住房的供应是否落到实处,将那些
依然是
画在墙上的“大饼”,真正转化为老百姓嘴里的食物。
由于
70%
以上的常住人口都是中低收入家庭,我国的住房保障制 度只能以低
水平、广覆盖为目标;中国的住房保障体系需要保障
70%< /p>
以上的中低收入家庭。
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第一层级是不足
10
%的极低收入的家庭、老人、病
人等进入政府提供的廉租屋,
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最弱势民众的居住生存权。
所
以廉租
屋的建设比重应该在
5-10%
。
第二层级是
20
-
80
%的中低收入民众,
在政
< br>府住房货币化补助、
优惠利率、
优惠税收等优惠条件下通过限价商品房、< /p>
经济适
用房、
租赁经济适用房、
民工住房等 多种形式来解决。
其中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比
重应该不低于
20%
。限价商品房的建设比重应该不低于
30-50%
。、只有
20
%以
上中高收入者,
他们的住房完全 由市场决定,
不纳入住房保障体系。
不同情况
的低收入家庭,
对保障性住房有租赁与买卖的不同需求。
廉租住房
是政府或机构拥有,
用政府核定的低租金租赁给低收入家庭。
低收入家庭 对廉租
住房没有产权,
是非产权的保障性住房。
经济适用 住房是政府以划拨方式提供土
地,
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 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实行税收优
惠政策,
以政府指导 价出售给有一定支付能力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这类低收
入家庭有一定
的支付能力或者有预期的支付能力,
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
这是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