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学生思想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了解我院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全面把握青少年思想
动态,改进青少年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素质,机
电工程学院从
2011< /p>
年
11
月开始,在我院
32
个行政班 级中开展了青
年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状况调查。此次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
行,并采取了听、访、谈和阅等多种方式,对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
进行了
系统调查,现根据调查结果,对青年学生思想意识状况作以
下分析:
一、当前青年学生思想意识的基本情况
p>
调查表明,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主流呈现积极向上态势,
广大学
生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普遍拥护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关心经济、社会
发展,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社会经济
发展大局,对我国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当前绝大
多数学生的思
想积极、健康、向上,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党领导人民
进行的改革和建设取得的成绩高度肯定,同学们感受到了祖国的发
展与进
步,对祖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在学习、生活中,同学们
已进一步认识到党的路线、方
针、政策的正确性,对马克思主义的
认识也在不断加强。当前大学生的政治鉴别力不断增
强,对政治以
及社会问题的分析更趋冷静和理性化。
二、青年学生思想意识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青年学生对理论内涵的认识有待深入,政治选择存
在
功利化倾向。部分青年学生由于自身阅历、学识水平和社会经验
的影响,世界观尚未完全
成熟,对理论内涵认识较浅,在一些基本
问题上认识不够清楚,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态度模
糊。部分学生政治
理论素质不高,在政治取向上具有比较明显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
p>
特点。在问到“您认为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应该实行什么样
的
政党制度?”时,约有
34.5%
的同学选择了“两党制”、“多党
制”。
(二)部分青年学生道德标准自我化、多元化和庸俗化
青年学生的道德取向影响着他们自身的发展,也可以说从一定
的程度上影响着整
个未来社会的发展。可是近年来却连续出现了部
分学生的道德标准自我化、多元化和庸俗
化,人生目标不确定,缺
乏社会责任感,拜金主义严重。在本次调查中,问到“你的人生
目
标是什么?”时,有
14%
的学生选择了“以赚钱为目 的”,也有
14%
的同学选择了“衣食无忧”。
(三)部分青年学生存在心理冲突或困惑,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不容忽视
调查表明,部分大中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
1 3.62%
的
受访者中表示精神压力大
,
其中选择很大的有
13.05%,
而认为没有压
力的有<
/p>
20.74%
。这部分青年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
< br>境,容易感到茫然失措,无所适从。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由此造成的
心理负担,必将
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妨碍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三、影响校园稳定的主要因素及原因分析
通过
对青年学生思想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绝大多数青年学生
积极向上,勇于进取,有较强的
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有正确的
政治态度和行为方式,对维护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充满
了信心。但
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社会方面的因素
1.
市 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利益分
配的差别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
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
明显增多。一方面感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另一方面
却因看到拜
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而产生疑虑。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有关
心与冷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
错的心态
。这些负面影响使一部分同学对维护校园稳定工作持消极
的态度。
p>
2.
社会不良思潮的渗透侵蚀。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东
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曲折,同时,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未
放弃对我国
意识形态的渗透,他们通过各种传媒渠道,利用各种机
会,将西方资产阶级腐朽的思想、
文化和生活方式传播到我国社会
中。个别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各种思潮和信息传媒的影响下
,迷失了
自我。在调查中,在问到“您如何评价中国当前的人权现状?”
时,有
17.97%
的受访者认为“中国仍缺乏言论自由等基本权利,基
本人权未能得到充分、全面的实现”,明显受到西方敌对势力宣传
的影响。
3.
社会用人机制产生的影响。在招聘会上 ,诱人岗位的要求条
件往往都是英语熟练,达到某某级别;计算机操作熟练,获得某某<
/p>
证书等等,使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学好计算机和英语,就可以打遍
天下无敌手,而无须去学其他的知识,不需要社会实践,不需要理
论素养,不需要思想政
治教育。社会用人机制产生的就业难、创业
难、收入低、待遇差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大学
校园的稳定和发展。
(二)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
< /p>
1.
人际关系障碍。当代大学生有强烈的交往需要,渴望更多的
< p>人理解自己接近自己,成为自己的好朋友。然而,由于缺乏社交的
基本技能
,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一方面希望社交渴望友谊,
另一方面又害怕交际、不愿主动
敞开心扉
,
这种矛盾心理很容易导致
压抑、孤独,甚至出
现神经衰弱症。调查显示
,
在问及“人际关系”
时,
p>
13%
的被访者表示自己“不善交往”,另有
8%
的同 学表示自己
“人际关系不和谐”。
2.
竞争压力增大。临近毕业,经济、学习的双重压力稍微缓
解,广大毕业生又面临
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调查表明,学习压力、
就业压力、经济压力是导致受访大学生心理问
题的主要来源。经济
窘迫、就业困难使贫困大学生敏感、自卑、脆弱。他们中的一部分<
/p>
人脱离群体,对家境富裕,过于张扬的同学怀有妒忌、鄙视和排斥
心理,往往迫切希望充实和改善自己,但有时又要求过高,急于求
成在不能如愿时,有的
人便会产生失望,消沉等悲观情绪,加重了
心理负担。
(三)学校方面的因素
一段时期以来,高校维
护校园稳定工作改革相对滞后,不能完
全适应新形势、新时代的要求。高校维护校园稳定
的工作形式、教
育手段相对滞后,教育力度不够大、针对性不够强,缺乏从根本上
解决问题的有效机制,对大学生中存在的忽视政治理论学习、不遵
守校
纪校规等问题缺乏有力的约束,存在只强调抓学生规模而忽视
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只注重
专业教育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等不良倾
向,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
不利于维护校园
稳定等工作。受访者认为自己所在学校维护校园稳定工作效果“不
太切合实际,效果一般”的占
38.85%
、“脱离实际,效果 不好”的
占
12.74%
,“敷衍了事,没有效果”的占
10.44%
。可见,建立完善
的维护校园稳定工作体系
,是维护好校园稳定工作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