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章习题
多选题
(6/6
分数
)
1.
对
“
什么是好的、正当的行为方式 ?
”
这一问题的思考和争议由来已久,从而形成了不同
的
伦理学思想和伦理立场。大体上,可以把这些伦理立场概括为(
)
功利论
契约论
义务论
德性论
2.
工程活动集成了 多种要素,包括技术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自然要素和伦理要素
等。将伦理维度运
用到其他要素,就形成了工程伦理关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即(
)
工程伦理的责任伦理问题
工程伦理的环境伦理问题
工程伦理的技术伦理问题
工程伦理的利益伦理问题
3
. 根据伦理规范得到社会认可和被制度化的程度,可以将伦理规范分为(
)两种情况。
制度性的伦理规范
强制性的伦理规范
描述性的伦理规范
普遍性的伦理规范
案例分析题
(8/10
满分
)
结合本章关于怒江水电开放的引导案例,
思考并回答怒江水电开发中面临着哪些复杂的伦理
问题或伦理困境?在面对以上伦理问题时,
作为工程师,
应如何 进行伦理选择和伦理决策?
答:
1.
面临的伦理问题或伦理困境:
因伦理意识缺失或者对行为后果估计不足导致的问题,
例如,
在工程设计过程 中,
未考虑某
.
.
些环节会对环境或者其他人群造成不良影响;因工程相关的各方利益冲突所造成的伦理困
境,例如,
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之间,尤其是投资方的利益诉求与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
之间的冲突;
工程共同体内部意见不合,
或者工程共同体的伦理 准则与规范等其他伦理原则
之间不一致导致的问题。
除此之外,
还有责任追究问题,
包括事后责任、事前责任和决策责
任以及如何
平衡自然的承受力,
避免浪费自然资源,
限制过度开发,
保持生态 平衡的环境问
题。
在怒江水电开发过程中,
遇到的核心问 题就是反对方担心开发会对怒江生态系统造成不
可挽回的影响。
2.
工程师在处理伦理问题或伦理决策时,应首先遵守基本原则,其次是按照应 对问题的基本
思路展开。
处理伦理问题的基本原则:
处理好工程与人的
关系基本原则——秉持自主、
不伤害人的自身安全;
安全第一,
是 道德底
线。
处理好工程与社会的关系基本原则
——尽量保证群体间的利益公正,
防止因争夺利益而引发
其他复杂的问题
。
处理好工程与自然的关系基本原则——怒江水电的开发,
遵从自然的生态
规律,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实现利益最大化。
基本思路是首先考虑是否合法、
合 规,在此基础上,
要结合专业价值以及公众利益方面,
进
行一个综合的考虑。
作为工程师,在面对伦理选择和决策时,
应该首先培养其伦理意识。在此基础上,
利用伦理
原则、
底线原则与具体情境相结合的方式化解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应针对怒江水电开发
过程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而在遇到难以抉择的伦理问题时,
需 多方听取意见,
并且要根据
怒江水电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伦理问题及时修正
相关伦理准则和规范,
逐步建立遵守工程伦理
准则的相关保障制度。
p>
多方面分析探讨并解决,
怒江水电开发过程中是否会造成严重生态问
< br>题,并根据专业知识去处理解决,要平衡好反对方和投资方之间的利益诉求。
第二章
单选题
(6/6
分数
)
1.
当工程风险产生的不利后果 比较严重,又无其他策略可用时,
通过变更工程项目计划,
从而消除风险本身或消除风险产生的条件,
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这种做法属 于意外风险应
对的哪种措施?
风险转移
风险遏制
风险回避
风险化解
2.
工程风险的伦理评估原则不包括
以人为本原则
.
.
预防为主原则
制度约束原则
经济至上原则
3.
当工程师 发现所在的企业或公司进行的工程活动会对环境、社会和公众的人身安全产生
危害时,应
该及时地给予反映或揭发。这属于工程师的
职业伦理责任
社会伦理责任
个人伦理责任
法律责任
案例分析题
(9/10
满分
)
美国东部时间
2003
年
8
月< /p>
14
日,
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联合电网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
事故
发生的最初
3
分钟内,
包括
9
座核电站在内的
21
座电厂停止运行。
随后美国和加拿大的
100
多座电厂跳闸,其中包括
22
座核电站。负荷损失总计
6180
万千瓦,停电范围为 p>
9300
多平
方英里,涉及美国的密歇根、俄亥俄、纽约、新
泽西、马萨诸塞、康涅狄格等
8
个州和加拿
大的安大略省
、魁北克省,受影响的居民约
5000
万人。到
8
月
15
日晚
9
时
30
分,纽约城
在停电
29
小时后全面恢复供电。事后调查 发现,美、加停电事件是一起由电网局部故障,
扩大到电网稳定被破坏,电压崩溃,最后
造成电网瓦解,引起大面积停电的严重恶性事故,
波及面之广,影响之大,是北美继
p>
1965
、
1977
年的两次大停电之后最为严重的停 电事故,
其严重程度远超前两次事故。
纵观整个事故过程,
起因不过是位于俄亥俄州的一处线路跳闸,
接着便发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局部系统电压进一步降低、
发电机组
< br>跳闸、系统功率缺额增多、电压崩溃、更多发电机和输电线路跳开,从而引起大面积停电。
(
1
)该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哪些风险因素引起的? p>
(
2
)从哪些方面入手可以防范类似工
程风险的发生?
答:
1.
哪些风险因素:
首先是由
工程中技术因素的不确定性造成的。
主要是因为非线性作用——线性系统发生变化
时
,
往往是逐渐进行的
;
而非线性系统发 生变化时
,
往往有性质上的转化和跳跃。
受到外界影响
< p>时
,
线性的系统会逐渐地做出响应
,
而非线性系统则非常复杂
,
有时对外界很强的干扰无任何
反应
,
而有时对外界轻微的干扰则可能产生剧烈的反应。此事件就是在非线性的影 响下,局
部的事件就可能导致大范围的风险和事故,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由于最初的一处
线路跳闸,
接着便发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系统发生摇摆和震荡、
局部系统电压进一步降低、
发电机组
跳闸、系统功率缺额增多、
电压崩溃、更多发电机和输电线路跳开,从而引起大面积停电。
其次是
由工程中人为因素的不确定性造成的。
工程设计理念是事关整个工程成败的关键,
一
处线路跳闸就引起了连锁反应,
造成严重后果,
这在设 计理念上来看,
也是因为考虑不周造
成的后果,缺乏全面、统筹、系统的
思考。施工质量的好坏也是影响工程风险的重要因素。
.
.
施工质量是工程的基本要求
,
是工程的生命线
< p>,所有的工程施了规范都要求把安全置于优先考
虑的地位。一旦在施
工质量的环节上出现问题
,
就会留下安全事故的隐患。此事件中,线路
< p>跳闸的原因可能部分来自于线路老化,
源头上可能是用线质量不好,
使用中没有定期排查安
全隐患,这些都是造成事故的因素。
< p>
2.
若要防范类似工程风险的发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p>
工程的质量监理与安全。工程质量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没有质量作为前提
,
就没有投资
效益、工程进度和社会信誉。工程质量监理是专门针对工程
质量而设置的一项制度
,
它是保
障工程安全
,
防范工程风险的一道有力防线。
意外风险控制与安全。工程风险是可以预防的。如果认为风险不可预防
,
一个组织内从管理
层到管理员工就不可能为预防风险去竭尽全力
,
在每个工作细节上精益求精。线路跳闸就是
最好的反面案例。<
/p>
事故应急处置与安全。要有效应对工程事故
,
< p>不应该是等到事故发生之后才临时组织相关力
量进行救援
,
而是事先就应该准备一套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这为保证迅速、有序地开展应
急与
救援行动
,
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事故预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重复性事故的预防
,
即对已发生 事故的分析
,
寻求事故发生的
原因及其相关关系
,
提出预防类似事故发生的措施
,
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p>
;
二是对可能出现
事故的预防
,
< p>此类事故预防主要针对可能将要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
即要查出存在哪些危险 因
素组合
,
并对可能导致什么事故进行研究,
< p>模拟事故发生过程,
提出消除危险因素的办法
,
避免
事故发生。
第三章
多选题
(2/2
分数
)
1. 2004
年在上海召开的世界工程师大会通过的《上海宣言》 p>
,呼吁各国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工
程在
___________ __________
、促进各种文化的沟通合作和消除冲突中的作用。
社会经济发展
保障人们基本需求
消除贫困
缩小知识鸿沟
单选题
(4/4
分数
)
2.
工程的内在价值在于为我 们提供实现各种目的的工具、手段等,以及提高行动的效率,
一般它具有
_________
。
道德性
.
.
非道德性
善恶性
伦理性
3.
近些年来,企业管理领域扩展了关注的视域,由过去只强调对股东 负责,逐渐扩大到把
________
也纳入管理关注的视野。
投资者
利益相关者
企业盈利
企业未来
案例分析题
(7/10
满分
)
广州市花都区垃圾焚烧项目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 市化不断推进,原有的城市公共设
施,如交通设施、能源供给以及废物处理等,
已无法满足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要求,
因此
需要进行大量的改进
或提升。以垃圾处理设施为例,国家
“
十二五
”
规 划纲要提出
“
城市污水
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
别达到
85%
和
80%”
的总体要求,其中,到
2015
年全
国设市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
90%
和
70%
以上,生活 垃圾焚烧处理
设施能力占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的
35% p>
。可见,推进垃圾处理项目既有现实
的紧迫性,
也有政策压力 ,全国各地势必掀起一股大力建设垃圾处理设施的热潮。
然而,在
项目选
址过程中,
由于民众对环境污染的担忧和相对剥夺感、
政府公信力不足、
决策过程不
透明以及环境正义等因素,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很容易发 生,
继而对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
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广州市花都区的垃圾处理一直是个棘手问题,其生活垃圾和工
业
垃圾日收运总量已近
1600
吨,且以年均约
8%
的速度增长,但只有狮岭汾水垃圾填埋场
在运行,而且即将满容。
所以建 设花都垃圾焚烧厂
(广州市第五资源热力电厂)列入了广州
市建设规划。
但其选址遭遇了多次波折。
花都垃圾焚烧厂在
2 009
年公布拟选址狮岭镇汾水
林场时,
引起周围楼盘以 及临近清远村民的强烈不满。
广州市城管委每月的例行接访日经常
遭到上
访群众
“
包场
”
,选址工作一度停滞。
< p>2013
年
6
月,花都垃圾焚烧厂第二轮选 址确定
首选地由狮岭镇汾水林场改为狮岭镇前进村,距最近居民区
1.3
公里,又引起狮岭镇民众的
反对。
2013
年
6
月
28
日,
《广州日报》刊登 了题为《花都垃圾焚烧厂首选狮岭前进村》
的报道,
此后信息迅速扩散。
狮岭镇内居民开始大范围大规模讨论狮岭镇选址事件。
7
月
10
日,广州多个垃圾焚烧项目的开工时间公布,其中花都
垃圾焚烧项目计划于
2014
年
6
月
18
日开工。因 开工时间未得到公众知情和同意,而彻底激怒了狮岭镇居民。公众通过多种
信息渠道传播
选址信息并集合各种力量进行反对活动,例如以建立
群、 微信群、短信
等方式扩大反对人数,
并组织抗议活动。
7
月
15
日,
狮岭镇
13
个经济联社共同 上街游行,
爆发狮岭镇上访和游行,
抗议政府在垃圾焚烧这一重大项目上 未曾与当地村民沟通。
参加游
行的居民还直斥环评专家所言选址所在地方
圆数公里
“
荒无人烟
”
这一说法,
称前进村几乎为
狮岭镇
“
中心
”
,
几十万人口将受到焚烧厂影响。当地政府承诺三天后会答复村民,
暂时缓 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