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是如何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
< br>近几年来,中国大中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价格不断上涨,许多学者和主管官员都以土地
稀缺、供不应求、市场自由竞争等理由予以说明和解释
,
似乎由于中国地少人多 ,房地产价
格高涨就是合理现象,谁也无法控制,或者一控制就是干预市场行为,违背经
济规律。
中国房地产市场真的只能一直涨下去吗?如果仅从市场自由竞
争理论来分析,好像只
能如此,但从新加坡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成效来看,答案又是否定
的。
新加坡八成人居住在组屋
新加坡每平方公里人口高达
6430
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p>
为了解决居
民住房问题,
新加坡政府从一独立就确立了 p>
“
居者有其屋
”
的价值追求,
明确住房 问题必须由
政府统筹解决,并制定了一系列主要由政府提供居民住房的土地和房产政策。
新加坡由国家免费提供居民住房土地,统一规划、建设居民住房(新加
坡称组屋)。
对每一位有工作的居民收取工资收入的
34.6%
作为个人中央公积金,
用于住房、
医疗和养老。
其
中个人缴交
20%
,企业缴交
14.6%
;
其中的
20%
用于租赁、
购买住房。
政府 划定购房收入
限定标准。目前月均户收入少于
8000
新 元的,可购买
4
房或
5
房式组屋,月均户收入少于
3000
元的,可购买
3
房式组屋,少于
2000
元的可购买
2
房式组屋。组屋房价以公积 金中的
住房部分能
“
买得起
”
< p>为标准设定政府定价,目标是一个人参加工作
5
年后,
结婚时能首次使
用中央公积金购买政府组屋。
最终
90%
的人能买
3
房式,
80%
的人能买
4
房式。
一人一生可
以享受政府
补贴购买两次组屋(一次换购大房)。组屋可以进入二手市场交易,年老时也可
以大房换
小房,增值部分可以补充个人公积金(用于养老、医疗)。
经过
40
多年的持续努力,
目前,
新加坡已有
80%
的人口居住在组屋,
其中
95%
拥有自 p>
己的组屋。
新加坡政府成功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经验,
向我们 揭示了房地产商品的特有属性
在市场竞争中的失灵,以及政府在维护与平衡房地产市场效
率与社会公平方面的重要作用。
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粗略
估算出如果由政府无偿提供土地建设住房,我
国居民购买政府房的情形。
按联合国相关资料,
2040
年中国约有
9.8
亿城镇人口,若
80
%由政府提供住房,第一
套房人均
20
平方米计算,共需
156.8
< p>亿平方米住房。若按1
:
4
的住房容积率计算 ,需
39.2
亿平方米土地。
据统计,
2008
年我国新开工房屋面积
9.8
亿 平方米、住宅
8
亿平方米;新购置土地
3.7
亿平方米、开发土地
2.6
亿平方米。静态来看,如果按
20 08
年新开工房屋面积计算,只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