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尊敬的党组织
: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分散自学期间
,< /p>
我再次通读了
《共产党宣言》
,
深深为其充
满感染力的语言、深邃的思想、远见的洞识、鲜明的观点所折服
,
感
触颇深。
第一
,
形象化的理论语言堪称典范。
< p>《共产党宣言》作为人类影响最大的
政治书籍
, p>
语言却不象普通政论文那样枯燥无味
,
而如一首优美的诗歌、
一篇意味
深长的散文
,
深深打动了读者的情感与良 知
,
进而支配他的想象力。开篇第一句
“一个幽灵
,
共产主义的幽灵
,
在欧洲徘徊”就打了一个奇怪的比喻
,
把自己比作
幽灵
,
这是 以她的敌人
,
一切反对共产主义的敌人的眼光来看的。接下来捧读
,
你
可发现更多掷地有声、入木三分
,
而 读起来又亲切自然的段落。例如
: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
宗法的和田园诗
般的关系都破坏了。
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 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
绊
,
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 赤裸裸的利害关系
,
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
也没有任何别的了。
它把宗教的虔诚、
骑士的热忱、
小市民的伤感 这些情感的神
圣激发
,
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
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
,
用一种
没
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
“这样就产生了封建的社会主义
< p>,其中半是挽歌
,
半是谤文
;
半是过去的
回音
,
半是未来的恫吓
; p>
它有时也能用辛辣、
俏皮而尖刻的评论刺中资产阶级的心
,
< p>但是它由于完全不能理解现代历史的进程而总是令人感到可笑。”
“为了拉拢人 民
,
贵族们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做旗帜来挥舞。但是
,
每当人民跟着他们走的时候
,
都发现他的臀部带有旧的封建纹章< /p>
,
于是就哈哈大
笑
,
一哄而 散。”
p>
“德国的社会主义者给自己的那几条干瘪的“永恒真理”披上一件用
思辨的蛛
丝织成的、绣满华丽辞藻的花朵和浸透甜情蜜意的甘露的外衣
,
这件光
< p>彩夺目的外衣只是使他们的货物在这些顾客中间增加销路罢了。”
可以说
,
只要你仔细读了
《共产党宣言》
,
你自 然会产生被它吸引的本能。
怪不得原复旦大学校长
,
我国 早期共产主义者陈望道先生
,
在
1919
年底翻译 《共
产党宣言》
(
注
:
当 时陈望道为杭州第一师范教师
)
时
,
出现了用粽子 蘸墨吃的佳话。
陈望道的母亲见他闭门翻译时太劳累
,
便 做了糯米粽子
,
外加一碟红糖送到书桌
前
,
并催促趁热吃
,
陈望道一边吃粽子
,
< p>一边沉浸在所译句子的美,
过了一会
,
他母< /p>
亲在屋外喊,“红糖不够
,
我再给你添些”,他回答说,“ 够甜
,
够甜的了”,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