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里·布朗》观后感
——英国社会问题和青少年犯罪分析
英国影片《哈里·
布朗》讲述一位痛失旧友的孤寡老人的故事。这位七十多
岁的前海军军官老头儿靠微薄的
退休金过活,
只住得起平民窟附近的小公寓,
平
日里唯一
的嗜好就是到附近一家小酒馆跟老朋友莱昂纳德下两盘象棋。
公寓附近
有
个供行人通过的地下隧道,
被一群游手好闲的青少年混混们占据,
成了他们吸 p>
毒、斗殴、搞肉体买卖的场所,附近居民是敢怒不敢言。
这群混混除了吸毒打架取乐,
还动不动就欺负居住在附近的退休老头,< /p>
抢他
们的钱,羞辱恐吓他们,并以此为趣,简直乐此不疲。影片并明确给出
小混混养
成的具体原因,
只是略微提示了一下其中主要头目的家庭环境状 况,
也有
“子不
教,父之过”的恶性循环之意。但故事的
重点主要放在了老头子哈里·布朗忍无
可忍,亲自出山为老友复仇的过程上。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
看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头儿颤 巍巍的拿着枪,
冷静沉着地
手刃混混为民除害,
不仅充满 了对比性的视觉刺激,
从心理上说也快意恩仇,
痛
快之至
。
但故事毕竟发生在英国伦敦,
一个似乎早已脱离了以暴制暴丛林法则的
发达国家之民主社会,这实在难免让人起疑:英国警察职责为何?
在影片中警官弗兰普顿是一位反对滥用暴力,
主张照章 办事的好警官。
作为
警察一员,
她是法律的维护者, p>
同时也是哈里·
布朗和莱昂纳德这样无权无势普
通民众利益的
维护者。
但她面临的矛盾在于,
英国警方整体的懦弱与法律条文在
是非不分的小混混面前的无用性,
造成了警力对平民保护无效的结果。
电 影主要
通过两个片段表现了弗兰普顿的两难抉择:
一是她无奈的通知哈里 ·
布朗谋害莱
昂纳德的凶手很可能因证据不足而被无罪释放;
年轻人向防暴警察投掷燃烧瓶和石块,
砸毁车窗,
点
燃油箱;而
警察却无计可施,只是举着盾牌节节后退。
电影中所
描绘的英国警察这种软弱绝非杜撰。
2009
年
1
月
12
日,伦敦穆斯
林抗议游行中,
少数 暴民已经开始辱骂,
甚至攻击负责维系治安的警察。
警察们
的反应是节节后退,这极大鼓舞了游行者的士气,他们喊着“跑吧,胆小鬼,异
教徒!
”继续向警察们逼近,而后者毫无抵抗之力,只能听之任之。警察的软弱
激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有人试图分析为何英国警察对流氓暴民束手无策,
列出的< /p>
原因包括“担心宗族歧视诉讼”
、
“激起民愤,影响长官仕 途”
,以及“担心警员
受伤”等。
不论何种原因为主导,
英国现有的法律条文和政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
< br>警力发挥是个无奈的现实,从这个角度上说,
《哈里·布朗》中的以暴制暴大受
< p>欢迎,反映了英国的民心所向。
另一方
面,
影片也试图分析这些视人命为儿戏的小混混们为何走到这步田地,
成
为社会公害的。
其中最引人深思的一段对话是在小酒馆里,
头破血流的警官弗 p>
兰普顿试图说服哈里不要动用私刑,以暴制暴:
“这不是北爱尔兰!
”哈里回答:
“的确,这不是北爱。在那里,人们为了什么而战,他们战而有因;
而对外面那
群人来说,一切仅是娱乐。
”
那么到底是什么,
让孩子们学会了以伤害他人为乐?究 竟是什么东西不对头,
让一个人的快乐仅仅停留在毒品、暴力、滥交和犯罪之上?
《哈里·布朗》并没能回答这些问题。要继续深究,必须超越个体案例,进
-
-
-
-
-
-
-
-
-
上一篇:肯尼迪就职演讲观后感
下一篇:马加爵案例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