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江苏大学医学高校受处分学生“再教育制度”的构建思考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2 11:04
tags:

-

2020年12月12日发(作者:邢宥)


高教研究 


现代教育科学 


MODERN ED UCATION SCI

ENCE 

201

 

1年 第

6期 


高校受处分学生“再教育制度”的构建思考 

< br>王

鹏 

王秋芳 


[摘 要]随着高校法制化建设的 深入和学生管理制度的不断健全,其约束性逐渐增强,但学校在学 


生管理过程中却忽视 了制度实施过程后受处分学生这一弱势群体的再教育,违背了学校育人为本的教育宗 


旨 。对此,建立受处分学生再教育制度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 键词]受处分学生 再教育制度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 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5843(2011)0 6-

0116~03

 


[作者简介]王 鹏,吉林师范大学教务处科长、讲师;王秋芳,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教育系讲师 


(吉 林四平 36000)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严格的纪律是 


必须的,学校没有纪律犹如磨盘没有水。为了加强 


学生管理工作、规范学生思 想行为、保证学校各项 


工作的顺利开展,近年来,各高校相继对学生管理 

< p>
同的心理表现,使得他们对学习生活及未来的职业 


生涯感到茫然和模糊, 从而陷入自我心理封闭的困 


境中而不能自拔。这种心理阴影如果不能及时抹 


去,任其发展,必然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极大的负面 


影响。

 


2.发展困境:学校认可的静止性 


制度进行了完善,从而 使制度的纪律约束性逐渐增 


强 但是,对于制度执行过程中的被执行者…一受 


处分学生的再教育问题却未引起学校的重视,从而 


使得一部分学生成 为学校教育被遗忘的弱势群体,

 


其心理、发展、生存等方面面临着诸多 困境。对 


此,建立完善高校受处分学生的再教育制度就显得 


尤为必要。

 



受到学校纪律处分的学生,因长 期不能得到正 


确的评价和认可,导致心情压抑、情绪低落。很多 

高校规定,受处分学生在一年内或者更长的时问内 


不能参加学校的评优、推优、奖 学金及助学金的获 


得等,甚至一些受过处分的学生被贴上思想政治不 


良、道德败坏等行为标签。可以说,这在某种程度 



“再教育制度”缺失:高校受处分学生之 


尴尬处境 


1.心理 困境:自我认可的模糊性 


上使他们失去了政治地位,失去了和其他学生竞争 


的平等机会。如果这些学生想获得学校的奖励或认 


可,就需要付出超出 其他同学几倍的努力。由于学 


校评价过程的静止性,使受处分学生在校期间的后 


续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留给他们更多的是无奈与无 


为。

< p> 


3.生存困境:社会认可的片面性 


我们通过对受处分学 生的走访和调研发现,其 


中一一部分学生在受到处分后,能够通过教育认识到 


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 


中,但每当有人提 及

“处分”字眼时他们就会觉得 


心有余悸,感觉受其影响程度较深,甚 至觉得抬不 


起头来。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受到处分后却反映 


出复杂的心理状态,表现出多样化的心理,有悲观 


心理、放任心理、戒备心理、矛盾 心理等。这些不 


按照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66条 


规定:“对学生的奖励、处分材料,学校应当真实 


完整地归入学校文 书档案和本人档案。”这样就使 


得学生的处分将与其将来的就业、生存紧密地联系 < /p>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四平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

“地方高校服务性实 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与实践”的阶段 


生成果

(项目 编号:2O¨103)。

 


116

—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2 11:04,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33096.html

高校受处分学生“再教育制度”的构建思考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