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11月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Nov,2
p>
0
0
8
第14卷第6期
Journal
of
HuBei
Adult< /p>
Education
Institute
V
O
1.14
N
O.6
< br>当代大学生压力现状分析
霍军亮,丁艳华
(华中农业大学
,湖北武汉,4300'70)
[擒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重点分析当代大学
生的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人际压力、
环境压力以及突发事件压力
,通过研究发现。绝大部分大学生都有着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心理状态比较健
康,但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压力,甚至有少部分学生隐含地存在着心理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878(2008
)06埘8卅3
一、导言
大学时期对大学生个人来讲,是一个长
身体和学知识
的大好时期,也是一个选择性多发的时期,面临着学习目
< br>标的确立、大学生活的适应、交友恋爱和就业择职等等。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杜
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社会对大
从上表可以看出,此次调查对象男女比例基本为5:
p>
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不仅面临着自我调节能力
3,男性为
121,女性为76;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总数
的提高、复杂的人际关系、陌生
的生活环境,也面临着更为
分别为48、5l、65、33,占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4.< /p>
复杂的社会问题。虽然大学生有着很大的可塑性,但大学
4%、2
5.9%、33.O%、16.8%。
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身心发展方
面的
(一)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及情感压力
不平衡,
在遇到外界环境压力和要求高过大学生个体的心
从表2(a)可以看出,在遇到学习困难
时,仅有13.2%
的学生选择“积极向老师和同学求助”,而有68.5%的学
理承受极限时,极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的
生有着不服输
的自信和心态,选择“自己重新认识自己,
产生,当这种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
释放和解决
依靠自己走出困境”,另有3.6%的学生感到失落和压力。
时,也就极容易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的过激行为和畸形发
从累加百分比可以看出,
81.7%的学生的学习心态是积极
展,如自杀、抑郁症等。因此,对作为培养未来社会
中流砥
的,对学习困难的承受能力较强,都有较强的信心和毅力
柱的高校
来说,不但需要关注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也需要
采用各自的方式走出困境,同时也有18
.1%(14.7%+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也更加需要了解
3.6%)的学生存在着学习困难。
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压力状况,以便
增强思想工作的针对
表2(b)显示:七成大学生对经济状况的感受是“有压
性和主动性,做到“以人为本”。
力,但并不大”,感到经济压力非常大的
大学生与感到没
二、大学生压力现状分析
有经济压力的大学生比
率相当,都介于13%一16%之间。
这说明,总体上看,经济状况给大学生带来的压力
适中。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发放问卷200
表
2(c),近七成的大学生对就业持乐观的预期,六成
份,回收197份,其中有效问卷
197份,有效回收率为
多的大学生虽然对就业乐观,但也感到有压力。近三成的
100%。其样本构成如下:
大学生对就业不乐观,感到就业压力较大或非常大 。
衷I样本构成%(nl
表2(d)表明:当面临情感问题或者
恋爱失败时,约有
[收稿日期]2008—09—10
?28?
万
方数据
13.8%的学生。
感到无所谓,把失败看成是一种经历”;约
有74.0%的学生。短期内比较难受,但很
快会调整好自
己”;10.7%的学生“会长期非常郁闷,有一种自卑感”;
1.5%的学生“无论怎么样都不能解脱,非常痛苦,有着极
强的自卑感”
。
这说明有12.2%学生(10.7%4-1.5%)对感情失败
生活事件的压力较大,心理承受能力不容乐观。
表2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及
情感压力
频次比率累计比率
裹4环境压力
冀次比率罩积比率
辫
一~一一
{
p>
墓
鸵盏|
删
跳髓燃贿
b.对经济状况没有压力
的感受
(N;197)
有压力,但不大
压力非常大
’
’
26
13.2
68.5
14.
7
3.6
13.2
8I.7
96.4
表4显示:当进入一个陌生环境时,近九成的大学生
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去适应,同时,一成的大学生对陌生环
助篇
蛆撇
135
29
7
境缺乏适应能力。当问及。不能容纳到一个新的集体和
环境”时,23.9
%的学生。感到无所谓,会继续寻找适合自
己集体和困境”,62.4%的学生“有一种
失败感”,另有
12.7%的学生对自己认识不清,“感到非常无助,对自己得
适应能力产生怀疑”。尤其值得关注的是,4.6%的大学生
对陌生环境
产生恐惧感和压抑感,l%的学生。感到苦闷,
极其痛苦”。
l
∞.O
2
6
2
6
∞Ⅲ;8
b儿n
2
< br>睃孤啪
O
c:鬻翳嚣舅
●一4<
/p>
裹5
对外界环境的摩受
极不乐观.不敢想象将来.
压力非常大
:宝m
∞
&配笱文
< br>6
乱孔眠啪
●●4∞
对奇异行为
、杂乱
声音是否箍刊
辱心(N=l卯)
是
否
贷
田
53
27.9钉.9
45.2
26.9
p>
73.1
不确定
l∞.O
< br>顿次比率累积比率
表5表明:对于社会上的不良行为、现象,87.8%的大
p>
学生表示可以理解,56.1%的大学生虽然表示可以理解,
但也产
生。不能接受”的压力。12.3%(9.7%+2.6%)的
大学生认为不可理解,并
产生消极的心理或者影响学习生
活。对于各种奇异行为、杂乱声音。近三成的大学生感到
恶心。另有26.9%的大学生表示不能确定是否感到恶心。
这
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受到各种奇异行为、杂乱声音
的消极影响。
(四)突发事件压力
.
表6对突发事件的应对
与同学或室友
发生争执、口角
的状况
(N=197)
经常发生
5
6
5
90
37
2.6
31.6
2.6
34.2
偶尔发生
很少发生
没有发生过
46.4∞.6<
/p>
19.4
loo.0
表3显示,“面临人际交往不
顺心时”,有近44.4%(1
—55.6%)的学生没有向周围同学或者朋友倾诉,而
是自
己承受,或者心理郁闷,或者抱怨生活的复杂性,整天放不
下不愉快的事情;“面临别人无意打扰、冒犯时”时,有42.
7%(39.1%4-3
.6%)的学生不能原谅别人或者不能忍
受;曾经有80.6%的学生与同学或室友发生
过争执和口
角,甚至有2.6%的学生经常发生。
(三)环境压
力
?29?
对连续的不愉
快事件是否感
列痛苦(N=197)
是
否
,
8
9
不确定
”舔竹
n竹靼
毫,l
慨轧啪
O
表6显示:对于不愉快的突发事件,四成多的大学生
能够以积极的姿态面对,近四成的大学生自信能够解决,
16.3%的大学生缺
乏心理准备,1.5%的大学生感到无奈。
这说明,八成多的大学生能自信、积极地面对
不愉快的突
发事件,18.8%的大学生缺乏应对不愉快的突发事件的心
万
方数据
-
-
-
-
-
-
-
-
-
上一篇: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下一篇:音乐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