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学习的特点和方法
< p>学习是构成大学丰富多彩生活的中心内容,
也是大学生最重要的职责与使命。
大学阶段
的学习与中学阶段的学习相比,
在学习内容、
学 习方法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
对于刚进入
大学的新生而言,
尽快了解和掌握大学学习的基本规律,
是摆在每一名 p>
新生面前的首要问题。
一、调整心态,明确任务
高中学习期间,
一些家长和老师经常用“高中的学习是苦一点、累一点,没有时间玩,
但考取大学就好了,学习任务轻,玩的时间多”等类似观点来教育学生。这样一来,就使得
很多同学考取大学后,
没把学习作为主要任务,
在学习上没有投 入足够精力,
而是将大部分
时间与精力用在休息、
娱乐和 发展个人兴趣爱好上。
结果不少同学学习成绩一团糟,
一些原
来高分进校的同学严重退步为班级倒数几名,
部分学生考试成绩经常是
“大红 灯笼高高挂”
,
不得不留级、退学,
将多年的努力付诸东 流。
据这些年的统计结果显示,一年级已成为考试
不及格的重灾区。与高
中相比,大学的学习任务并没有减轻。因此,希望新生抛弃“该好好
休息一下”
的错误想法,
及时调整心态,
尽快转变角色,
充分认识到学 习在大学生活中的重
要地位,进一步确立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的观念,将主要精力投
入到大学学习中去。
二、更新目标,合理定位
在中学阶段,
学生有一个具体而确定的目标——考上大学。
但上了大学之后 干什么?许
多同学都感到比较茫然。
“在高中时,
大学像 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进了大学后,天亮了,我
们不知道该向何处去。
”这句话,正是绝大多数一年级新生思想的
真实写
照。
许多同学进校后进入了目标盲区,
有了一种失落感、松懈感,再也难以保持中 学
时期那样的求知热情了。
如何尽快渡过盲区,
重新确立 新的学习目标,
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
顺利渡过大学生活,圆满完成学习任
务。
有的同学进了大学后,定位不合理,想法很多,
如
考研、拿双学位、英语过六级、考计算机等级证、考程序设计员证、会计证等等都想要。
但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目标太多,脚踏几支船,
容易使自己顾此失彼。每一个同学都要
清楚地认识到,
确保自己本专业学习任务能够圆满完成是一切目标的根本与前提 。
有的同学
学习本专业的课程本来就比较吃力,
却还要去 选读双学位,结果往往是落得
“鸡飞蛋打”结
局,
不仅辅 修学位拿不到,
而且取得本专业学位也成为问题;
有的同学学习本专业课程得心< /p>
应手,
也确定了报考研究生的奋斗目标,
然而却又去选读双 学位课程,
从而极大地影响自己
的考研准备,结果是可想而知。因而,新
同学进校后,应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具体情况,合理
进行定位,
确定好远期 目标和近期目标,
主攻目标和附带目标,不能不切实际地的
“眉毛胡
子一把抓”
。
三、把握差异,掌握方法
大学学习与中学时期的学习相比,
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
其中最主要的区别 是学习内容、
学习方法上发生了较大变化。
1
.大学学习内容广、课程多、难度大
中学阶段,
我们一般只学习十门左右 的课程,
而且主要讲授一般性的基础知识。
而大学
里所开
设课程分公共课、
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四个层次,
每一个层次又由许多门 课
程综合而成。一般说来,大学四年需要学习的课程在
40
门以上,每一个学期学习的课程都
不相同,内容量大,
因而学习任务远 比中学重得多。大学一、
二年级主要学习公共课程和基
础课程,
大学三年级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
大学四年级重点学习专业课和进行
毕业设计、
做毕业论文。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学校还开设了人文类选修课程,
学生只有
按规定选修人文课程、取得相应
学分后,才能毕业。
大学的课程有必修课、选修课之分。
必修课是指学生完成本专业学习任务、取得本专业学位证、毕业证书,所必须学习的课程。
必修课包含有公共课如大学英语、数学、思想品德修养、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概论、法
-
-
-
-
-
-
-
-
-
上一篇:在大学毕业生入职培训班上的讲话
下一篇:给准备学建筑的大学生一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