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26
卷第
3
期
2
0
0
5
年
6
月
清
华
大
学
教
育
研
究
TSIN
GHUA
J
OU p>
RNAL
OF
EDUCA
TION
Vol
1
26
, No.3
J
un.
2
0
0
5
从斯坦福大学看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独立科研机构的发展
付瑶瑶
(
上海交通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
,
上海
200240
)
摘
要 p>
:
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独立科研机构作为美国高校内一种独特的科研
体制
,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适
应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
。
本文以美国 著名私立大学斯坦福大学为例
,
着重介绍分析了该校
12
所独立研究
机构的成就
、 p>
特点
、
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
继而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创新平台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
关键词
:
斯坦福大学
;
美国
;
研究型大学
;
独立科研机构
中图分类号
:
G
511
.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001
-
4519
< br>(
2005
)
03
-
0016
-
07
研究型大学是美国科
研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
承担了全国
60
%
以上的基础研究任务
。美国大
< br>学内部有四类科技机构
:
最为常见的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的各院系实验室
,
全美约有
6000<
/p>
多个这样的研
究实体
,
< br>长期以来
,
它们都是学校科研力量的主体
;
另外三类分别是独立科研机构
、
政府在大学中 设立的
包括国家实验室在内的各种研究中心以及工业与大学的合作研究机构
。这四种不同结构不同性质的研
究机构在适用不同领域和范围的基础上
,
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
。
随着世界科
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
新兴学科不断涌现
,
前沿性研究和跨学科交叉研究逐渐成为全球科
技新突破的共同
方向
,
由于传统的院系实验室难以完全超越学科界限来组织研究
,
同时一些实验设备日
益复杂和昂贵<
/p>
,
研究人员和操作人员数量逐渐增多
,<
/p>
因此
,
需要设立独立的科研机构
。
这类研究机构在美
国大学科研中已经占据了较大的份额
。
斯坦福大学是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
以雄厚的科研力量闻名于世
,
通过分析该校独立科研机
构的
相关情况
,
可以透视出美国研究型
大学独立研究机构的基本特征
。
一、
独立科研机构的成就 和特点
斯坦福大学现任校长
John
Henne ssy
认为
,
科研是学校发展的中心<
/p>
,
他说
“知识的创造和传达是每一
个研究型大学工作的心脏
,
作为像斯坦福大学这样一个
伟大的研究型大学
,
我们期望创造知识来造福社
会
①
。
”
斯坦福大学的 研究机构由院系实验室
、
大学与工业合作的研究中心
、
< p>政府设在大学的研究中心以
及独立研究机构四种类型组成
,
四类研究机构总共包括
122
个研究单
位
,
分别是
70
个中心
(
Center
)
、
16
个实验室
(
Lab
)
、
10
p>
个研究所
(
Instit
u te
)
,
以及各种项目
(
Project
)
、
论坛
(
Forum
)
、
计划
(
Program
)
、
研究组
(
Group
)
等其他研究机构
25
个
②
。
斯
坦福大学为了迎接
21
世纪的重大科技挑战
,
一直持续不断地开拓跨越传统学科界限的研究新领
收稿日
期
:
2005
-
04
< p>-14
作者简介
:
付瑶瑶
,
湖北荆州人
,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学专业
2003
级硕士研究生
.
①
http
/
/
www.
stanford.
edu/
home/
research/
index. p>
html
②
胡建雄等
.
关于在部分全国重点高等学校试办大学研究院的建议
[J
].
专家建议
,
2001
,
(
6
)
.
从斯坦福大学看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独立科研机构的发展
?
1
7
?
域
,
成为世界跨学科研究的先驱者和排头兵
。
但是这种前沿性扩展研 究
,
在传统学院学系的学科规范和
其他
条件限制下是不可行的
,
基于此
,
p>
独立研究机构发展壮大起来
。在斯坦福
,
独立科研机构
(
Independ
2
ent
Laboratory
,
Center
,
or
Instit
ute
)
特指
“
:
< br>那些由来自多个学院的教师所组成的正式的研究和学术常
规组织机构
,
他们直接向教务长领导下的负责研究的副教务长汇报
①
。
”
这类机构由学校直接管理
,
虽与
校内其他机构有一定的合作和联系
,
但不受学院学系的行政和学术文化的控制和束缚
。
目前
,
斯坦福大学的这种独立科研机构共有
12
个
,
其中工程类
p>
5
个
,
人文社会科
学类
7
个
(
详
细情况
见表
1
所示
)
;
根据学校统计
,
他们已经承担了斯坦福大学科研总量的
20
%
,
学校的多数学术活动和项目
都是由他们举办的
②
。可以说
,
面向问题
(
Problem
-
Oriented
)
的跨学科研究已成为该校科研的重要
倾向
。
表
1
斯坦福大学
12
所独立科研机构基本概况
中文名称
爱德华兹实验室
海森物理实验室
斯坦福国际问题
研究中心
斯坦福语言和
信息研究中心
杰贝里高级材料
研究实验室
斯坦福社会定量
研究所
斯坦福
Bio
-
X
研究中心
全球气
候与
能源项目
斯坦福经济政策
研究所<
/p>
英文
简称
/
成立
时间
1951
人员
规模
47
28
295
93
36
21
35
273
25
54
34<
/p>
56
主要研究领域
量子电子学
半导体激光
、
皮
(
可
)
秒脉冲技术
、
光学 显微镜方法
、
光纤
、
超电
导材料及其微波应用软件等
天体物理学及相对论
、
基于人 造卫星的工程科学
、
加速器物理学
、
释放电子 p>
激光等
国际问题及挑战
、
公共政策等 交叉学科研究
:
亚太地区发展
、
环境
、
卫生保
健
、
国际安 全
、
欧美研究
、
跨文化教育等
。< /p>
信息
、
计算机和认知科学领域的交叉研究
< br>:
计算机科学
、
语言学
、
逻辑学
、
哲
学
、
心 理学
、
教育学等
高级材料研究
:
数据记录与存储材料
、
计算机材料
、 p>
电子材料
、
磁性材料
、
材
料物理
、
合成物
、
光学物理等
使用定量研究方法研究社会学领域问题
:
信息技
术对社会的影响
、
教育及其
社会效应
、< /p>
对人口普查结果的分析
人文
、
历史
、
哲学
、
人类学等交叉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 br>生物科学同物理学
、
化学
、
工程学
、
医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
:
生物计算机<
/p>
、
结
构生物学
、
生物物理< /p>
、
生物化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脑科学
、
纳米等
氢
、
< p>可再生能源、
清洁能源
、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 新技术
、
能源运输系统
、
高
级核能源
、
地理工程等
世界经济政策问题及其影响
p>
:
企业
、
政府
、 p>
财政
、
货币
、
劳动市场
、
能源
、
环境
、
科技等问
题
重力透镜化
、
银河星系群
、
< p>盖然性数据分析方法、
一般相对论
、
宇宙 p>
Brane
世
界模式
、 p>
黑洞物理学等
促进教学和学习的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
:
提升初学者学习能力
、
构建有益学
习环境
、
使教学和学习透明化等
H
E PL
1951
SIIS
/
CSL
I
1983
G
L
AM p>
1999
SIQSS
1998
斯坦福
人文研究中心
SHC
1980
Bio
X
1998
GCEP
2003 p>
SIEPR
1982
卡福里粒子天体物理
KIPAC
2003
学与宇宙论研究所
斯坦福教学改革
研究中心
SCIL
2002
资料来源
:
根据斯
坦福大学
12
所独立科研机构网页信息编译
1.
发展“
首倡行动”
,
< br>提高了学校的声誉和地位
斯坦福大学一直都是倡导发展跨学科研究的先驱
,
这些跨学科研究任务主要由独立科研机构担当
。
斯坦福大学发起和新建的某些独立研究机构在世界上尚属首例
,
应该说
,
他们是该领域内同期水平的
“首
倡行动”
,
极大地提高了斯
坦福大学的学术声誉和学术地位
。兴起于
1980
年的人文中心
,
是该校历史较
长的独
立研究机构之一
,
它也是美国最早建立在校园基础上的人文学科
研究机构之一
,
起初就明确了吸
引不同
学术背景
、
年龄的人文学家
、
历史学家
< p>、文学评论家
、
人类学家等专家一起进行合作研究的目标 p>
,
二
十年来它圆满完成了各类人文学科研究
项目
。
基于其在美国和世界范围内对发展人文学科所做出的卓
①
http
:/
/
www.
stanford.
edu/
dept/
Do
R/
rph/
rph_pdf/
2
-
< p>9.
②
http
:/
/
www.
stanford.
edu/
dept/
Do
R/
?
1
8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
2005
年第
3
期
)
越贡献
,
斯坦福大学成为了最有能力吸引和保留杰出人文科学领域学者和教师的学校
,
它让更多的人认
识到
,
斯坦福大学不仅仅是一个工程
、
人文和基础学科领域教学和科研的先驱
,
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
之一
< br>①
。
同样地
,
< br>近几年刚刚建立的
Bio
-
X
计划和
SIQSS
都是世界上首次引入的新概念
,
在获得显著科研
成就的同时
,
他们成为了其他国家
、
其他学校纷纷效法的对象< /p>
,
使斯坦福大学再次成为顶尖学者们的
追
求
。
2.
以项目为导向
,
聚合多学科人才
,
产出了卓越的科研
成果
斯坦福大学独立科研机构最大的特点就是进行多学科跨专业研究
。< /p>
事实上
,
他们极大弥补了传统院
< br>系不能为跨学科研究提供平台的弊端
。
SIEPR
建立之初
,
就将目标定位为集合斯坦福大学分散在相关
院系的经济学者
,
为他们创造一个同工
商业界人士
、
科技人员和政府领导人一起商议经济学话题的稳定
< br>交流平台
②
。
独立科研机构不以
学科为标准来规划研究
,
而是面向问题
,
面向课题
,
以项目为导向组织不同专
业背
景的教师
、
学生和学者共同进行
。< /p>
以爱德华兹实验室为例
,
他们以教师的研究兴趣为
依据划分不同的研
究团队
,
每个研究小
组都以领军教授的姓名为小组的名称
,
在该教授的领导下
,
几个专职研究人员
,
若干
来自不同院系的博士生
、
硕士生以及少量行政辅助 人员一起参与课题研究
③
。
人文研究中心实行一 种由
基金会发起和赞助的工场式的实地研究项目
,
这些项目都是由教师和学生倡导的
,
兼有一些外校或
机构
的人员加盟
,
他们根据时下的研究
兴趣和灵感来源
,
针对现实中具体专门的问题开展及时研究
p>
,
通过论坛
的形式定期会晤交流
(
一般一个季度最少
4
次
)
,
有规律的聚在一起讨论感兴趣的<
/p>
、
跨学科的话题
;
每年各
个研究组还会适应相应领域的改变而转移研究主题和方法
,
进行重组和改造
,
但更多时候还是由教师和
研究生提议筹建新小组
④
。
这样的研究方式充分聚集了跨专业人才
,
重新整合了他们的
学科优势
,
从新的视角上应对了世界科
技发展进程中单一专业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
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创
造性成果
:
作为斯坦福大学十四大改变
世界的伟大发明之一的电子速调管是由
H
EPL
实验室的前辈
William
Hansen
协同
Russell
和
Sigurd
Varian
兄弟一起发明的
,
它革命性地改变了高能量物理和微波的研究
,
并且引
致了我们今天航行器使用
中的空运雷达的发明
;
同样
,
在
H
E PL
实验室
,Robert
Hof
stadter
因其在核波形因素上的研究工作
,
得到
了
1961
年的诺贝
尔奖
⑤
;
爱德华兹实验室第一任主任<
/p>
Edward
L.
G
inzton
连同
Marvin
Chodorow
一起
,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高能量速调管
< br>⑥
;SIEPR
学者们的研究工程已经引领了经济政策上
的直接的切实的
改变
,
仅以他们帮助美
国通讯委员会设计的
……
,
就为美国财政部增加
了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⑦
;
而从事社
p>
会科学领域定量研究的
SIQSS
的
“因特网与科技对社会影响工程”
,
发起了世界上第一
个捕获因特网对
社会的影响的研究
,
获
得了来自出版界和学术界的巨大反响
⑧
。近年来
,
斯坦福大学的一些新兴独立研
究机构也积极从事前沿
跨学科研究
,
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
3.
以奖学金吸引学生参与研究
,
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斯坦福大学的独立科研机构都接收各院系的博士后
、
研究生甚至是优秀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
部分
机构还有来自外国的大学或机构的学生
。机构会开设一定的特殊 跨专业课程
,
但由于他们不是教学院
①
http
:/
/
shc.
stanford.
edu/
index.
htm
②
http
:/
/
www
-
cepr.
stanford.
edu/
home.
html
③
http
:/
/
www.
stanford.
edu/< /p>
group/
ginzton/
index.
htm l
④
http
:/
/
< p>shc.stanford.
edu/
index.
htm
⑤
http
:/
/
www.
stanford.
edu/
group /
hepl/
index.
html
⑥<
/p>
http
:/
/
www.
s tanford.
edu/
group/
ginzton/
index.
html
⑦
http
p>
:/
/
www
-
cepr.
< p>stanford.edu/
home.
html
< p>⑧
http
:/
/
www.
stanford.
edu/
group/
siq ss/
index.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