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入党动机大学生工程经济学 第1章 绪论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2-14 14:00
tags:

-

2020年12月14日发(作者:雷恩逮)



1

章 绪论


§1.1 什么是建筑工程经济


(一)建设工程与建筑工程→工程学


建设工程是最广义的概念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


木工程、建筑 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显然,建筑工程为建设工程的一部分,与建设


工程的范围相比,

建筑工程的范围相对为窄,

其专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 和与其配套的线路、

管道、


设备的安装工程,因此也被成为房屋建筑工程 。


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 产、居住、学习、


公共活动等需要,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 ;

“附属设施”指与房屋建筑配套


的水塔、自行车棚、水池等。

“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指与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相配套的电气、给


排水、 通信、电梯等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


根据《建筑法》的定义,

“本法所称建筑活动,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


线路、管道、 设备的安装活动。

”从中看出没有采用“建筑工程”概念,而是采用建筑活动的概念范畴。


简单来说,建筑工程,是指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 勘察、


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 ,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


现。


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工程经济学的问题。


工程经济 学包括两大范畴,工程学与经济学。在经济社会中,一个项目是否成功取决于两个方面,技


术上是否可行,其二是经济上是否合理。在这两个领域的不断探索与积累逐渐发展成为工程学和经济学两


大学科。


工程学范围很广,包括土木工程、机电工程、冶金工程等, 不同的工程领域遇到的问题不同。工程学


是将自然科学原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形成的各门 学科的总称,是由应用基础科学原理,结合生产实践所积


累的技术经验发展起来的,目的 在于利用科学知识,改造自然,服务人类。


(二)经济学


经 济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研究视角不同,对经济学有不同的理解。一般的教材都应用经济学大师萨


缪尔森的经济学定义(经济学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来生产各种


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以供消费。

)然而对于从事工程技 术工作的工程师而言,罗宾斯的


经济学定义更容易被接受。


罗 宾斯的经济学定义为:研究稀缺资源在给定但是有竞争的目的之间的配置的科学。按照该定义,经


济学是一门主要研究各种稀缺资源在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合理配置的科学。要点有三:一,资源稀缺,


如项目资金有限;二,需要分配资源的用途有竞争关系,各种用途往往具有排他性;三, 存在决策环节,


合理的资源配置需要科学决策。


经济学研究的 是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由此形成不同的经济学分支,包括研究资源配置的微观经济学和


研 究资源利用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特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资源

< p>
达到最优化,具体说就是研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的问题。宏观经济学关注国民经济整体 运行


方式与规律,即研究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等要素来分析整体经济行为,研究 现有资源未能得到充


分利用的原因,达到充分利用的途径以及如何增长等问题。


在利用工程技术服务于人类的过程中,如何使有限的资源最大程度的满足社会需求,充分利用与 合理


配置资源,就需要研究如何根据资金情况,谋划备选方案,利用合理的指标体系,选 择合适的方法对上述


方案进行科学的评价,以达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在此背景之下产生 了工程经济学。


(三)工程经济学


工程经济学正是建立在工 程学与经济学基础之上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产生有其历史原因。直到

19


纪末期,工程师的工作仍然是把科学家的发明转变成为有用的商品,仅仅关心机器设计、制造和 运转,很


少注意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投资活动的增加,他们 的职责范围不断扩大,不


得不对许多工程问题进行决策,如相互竞争的设计方案选择哪一 个?正在使用的机器是否需要更新?在有


限资金的情况下,如何选择投资方案?这些问题 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每个问题都涉及方案的选择,二



是每 个问题都要考虑经济问题。因此,工程师要作出正确的决策就必须兼有工程学和经济学的知识,掌握


经济评价的方法,就促成了工程经济学的产生。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综合运用 工程学和经济学,在有限资源条件下运用有效方法,对多种可行方案进行


评价和决策,确 定最佳方案的学科。


以较少的劳动消耗,获得较多的劳动成果,是人类在物质资料生产 实践中遵循的一条基本规律。人类


社会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标志的,而经济的发展依赖 于技术进步。任何技术的采用都必然消耗人力、物


力、财力等各类自然资源以及无形资源 。这些有形和无形资源都是某种意义下的稀有资源,对于人类日益


增长的物质生活和文化 生活的需求,再多的资源都是不足的。另外,同一种资源往往有多种用途,而人类


的各种 需求又有轻重缓急之分。因此,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合理的配置到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中,是人类生产


活动有史以来就存在的问题。


工程经济学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建设这 项工程?为什么要以这种方式来建设这项工程?例


如:要建一座火力发电厂,若从经济角 度分析不可行,就没有必要进行建设。若在经济上可行,又如何建


设呢?可供选择的方案 是很多的,如火力发电是烧煤?还是石油?天然气?至少是面临这三种方案的选


择。显然 ,这三种方案在技术上都是可行的,但是每种方案所需要的投资和所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却可能

< br>不相同,这就要用工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的目的是以有限的资金,最好的完成工程任务,< /p>


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工程经济学以工程技术项目的方案为对象 ,研究如何有效利用工程技术资源,促进经济增长。不研究


工程技术原理与应用本身,< /p>

也不研究影响经济效果的各种因素自身,

而是研究这些因素对工程项目的影响,


研究工程项目的经济效果。也就是说,研究各种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如何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 的产出,如


何用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作业或服务的必要功能。


(四)工程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工程经济学的萌芽与形成 (1887

1930

年)


工程经济学 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

1887

年美国土木工程师亚瑟·

惠灵顿

(Arthur

M

Wellington)

《铁


路布局的经济理论》

的出版。

惠灵顿认为 ,

资本化的成本分析法可应用于铁路最佳长度或路线曲率的选择,


从而开 创了工程领域中的经济评价工作。什么是工程经济?惠灵顿认为,不把工程学简单的理解和定义为


建造艺术是很有好处的。在他看来,工程经济不仅仅是建造艺术,而是一门少花钱多办事的艺术。


惠灵顿的精辟见解被后来的工程经济学家所承袭。20

世纪初,斯坦福大学教 授菲什()出


版了第一部直接冠以《工程经济学》名称的著作。将投资模型与证券市场联 系起来,分析内容包括投资、


利率、初始费用与运营费用、商业组织与商业统计、估价与 预测、工程报告等。1920

年,提出了用复利方


法确定方案的比较值。 欧·古德曼(n)教授在其《财务工程学》中提出了决定相对价值的复


利模型,从而为工 程经济学中许多基本原理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他还颇有见地的指出:

“有一种奇怪而又

< p>
遗憾的现象,就是许多作者在他们的工程著作中,没有或很少考虑成本问题。实际上,工程师最基本 的责


任是考虑成本,以便取得真正的经济效益,即赢得最大可能数量的货币,获得最佳的 财务效益。


真正使工程经济学成为一门系统化科学的学者,则是格兰 特()教授。他在

1930

年发表了


被誉为工程经济学经 典之作的《工程经济原理》

。格兰特教授不仅在该书中剖析了古典工程经济的局限性,

< p>
而且以复利计算为基础,讨论了判别因子和短期评价的重要性以及资本长期投资的一般比较,首创了 工程


经济的评价理论和原则。他的许多理论贡献获得了社会公认,被誉为“工程经济学之 父”


从惠灵顿到格兰特,历经

43

年 的曲折,一门独立的、系统的工程经济学科形成。


2、工程经济学的发展(1950< /p>

年到

1990

年)


二战后,工程经济学受 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影响,研究内容从单纯的工程费用效益分析扩大到市场


供求和投资 分配领域,从而取得重大进展。当然这与两门和工程经济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的重大发展有关,

一门是

1951

年由乔尔·迪安(Joel Dean)教授开创的应用经济 学《管理经济学》

,另一门是战前就已存


在,但在

20< /p>

世纪

50

年代发生了重要变化的公司理财学《企业财务管理学》

。二者对研究公司的资产投资,


把计算现金流的现值方法应用到资本支出的分 析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更重大的转折发生于

1961

年,乔

尔·迪安教授《资本预算》一书不仅发展了现金流量的贴现方法,而且开创了资本限额分配的现代分析方


法。

-


-


-


-


-


-


-


-



本文更新与2020-12-14 14:00,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36438.html

工程经济学 第1章 绪论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