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
一、单项选择
题
(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 将
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秋水》和《论毅力》都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
)
A.
层递
B.
正反对比
C.
顶真
D.
比喻
2.
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引用了《尚书》中的一句 话
来揭示后唐庄宗亡国的原因,这句话是
(
)
A.
满招损,谦得益
B.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C.
夫祸患常
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D.
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
3.
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中提出
“
砥砺德行
”
,
在这之中蕴含的思想是
(
)
A.
以德服人
B.
以德治校
C.
以德开课
D.
看重行为
4.
《我的世界观》主要阐述
(
)
A.
作者的人生观 、政治思想和
“
宗教情感
”
B.
现代物理学中的相对
论
C.
宇宙和谐之奥秘
D.
作者的哲学观点
5.
《咬文嚼字》中,运用心理学
“
< p>套板反应”
原理来说明的道理是
(
)
A.
文字的运用决不可粗枝大叶
B.
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
C.
斟酌文字实际是调整思想感情
D.
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
6.
在
((
冯 谖客孟尝君》
中,
冯谖第三次
“
弹铗而歌
”
的原因是
(
)
A.
长铗归来乎
!
食无鱼。
B.
长铗归来乎
!
无以为家
. < /p>
C.
长铗归来乎
!
出无车。
D.
长铗归来乎
!
食无肉。
7.
在《张中丞传 后叙》中,南霁云
“
抽矢射佛寺浮图
”
的原因是< /p>
(
)
A.
贺兰进明不肯出师相救
B.
南霁云想显示箭法高超
C.
上面藏有
敌军将领
D.
当时正在比试射箭
8.
作者在《种树郭橐驼传》这篇文章中采用了类比的方法,即
(
)
A.
用种树类比治民
B.
用捕鱼类比治民
C.
用种树类比吃饭
D.
用
打仗类比治民
9.
散文《香市》表达中心思想所采用的写作方法是通过
(
)
A.
香市今昔盛衰对比
B.
新旧农民的对比
C.
香市今昔盛衰类比
D.
新旧农民的类比
10.
《纪念傅雷
>
中贯穿作者所回忆的几件事的中心线索是
(
)
A.
傅雷的翻译工作
B.
傅雷的三次发怒
C.
傅雷的撒手西归
D.
傅
雷的人格价值
11.((
都江堰》描绘都江堰水流壮观景象的主要象征寓意是
(
)
A.
宁静的生活
B.
壮丽的驯顺
C.
喧嚣的生命
D.
强烈的震撼
12.
《蒹葭
>
这首诗中追寻者 的心情主要是
(
)
A.
执着惆怅
B.
欣喜雀跃
C.
忧伤痛苦
D.
平静自然
13.
下列属于田园诗的是
(
)A.
《蒹葭》
B.
《早雁》
C.
《饮酒》
(
其五
) D.
《陌上桑》
14.
诗歌
《行路难》
(
其一 p>
)
中,
属于借典型行为举止抒情的是
(
)
A.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B.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
顾心茫然
C.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雷满山
D.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15.
以良辰美景抒写痛苦之情的诗词是
(
)
A.
《早雁》
B.
《虞美人》
(
春花秋月何时了
)C.
《湘夫人》
D.
《声
声慢
p>
)
》
(
寻寻觅觅
)
16.
《一句话》 中
“
火山爆发
”
的隐喻意义是
(
)
A.
蕴藏着巨大革命力量的民众
B.
民众中压抑不住的革命情绪
C.
民众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D.
民众革命运动的巨大声威
17.
从日常生活看,
《雨巷》所抒写的是
(
)
A.
对丁香姑娘的追寻与失落
B.
对恋人的追寻与失落
C.
对革命事
业的追寻与失落
D.
对美好理想的追寻与失落
18.
《宝黛吵架
>
与
((
红楼梦》其他章节的差别是
(
)
A.
以行为来刻画人物性格和情节
< p>B.以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和情节
C.
采用了直接心 理描写方法
D.
引用了大量古典诗词来增添文章意境
19.
小说《哦, 香雪》中,香雪为了换取铅笔盒跳上火车,最后独
行三十里回家,下面对香雪暗夜独行的
心理刻画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只有兴奋,
没有恐惧
B.< /p>
既有兴奋,
也有恐惧
C.
没有兴奋,
只有
恐惧
D.
既无兴奋,也无恐惧
20.
《麦琪的礼物》的故事结局是
(
)
A.
皆大欢喜的大团圆
p>
B.
留下许多未决的悬念
C.
出人意料而合情
合理的巧合
D.
因无悬念而淡然无味
二、多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p>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
在 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
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
对《吃饭》主题思想的理解,正确的有
(
)
A.“
吃饭
”
实指现实生活中的
“
吃饭
”
B.
作者的意趣不在
“
吃饭
”
本身
C.
作者从
“
吃饭
”
的实质变成了
“
吃菜
”
,得出了
“
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
其实往往是附属品
”
的哲理性结论
D.
本文由
“
吃 饭
”
引发的议题很广泛
E.
本文涉及社会 、人性、世态诸相
22.
《西湖七月半
>
的写作特点有
(
)
A.
语言生动传神
B.
善于运用心理描写
C.
笔调轻松随意,富有诙
谐意味
D.
善于用不同的情景作对比
E.
采用了倒叙的方法
23.
《陌上桑》中用侧面描写手法烘托罗敷美貌的有
(
)
A.
鬃鬃颇有须
B.
下担捋髭须
C.
青丝为笼系
D.
青丝系马尾
E.
盈盈
公府步
24.
下列词人,属于豪放词派的有
(
)
A.
李煜
B.
柳永
C.
苏轼
D.
李清照
E.
辛弃疾
25.
关于《 p>
(
金鲤鱼的百裥裙》说法正确的是
(
)
A.
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
< /p>
B.
以金鲤鱼为中心线索
C.
身份意识浸透
小人物心灵
D.
祖孙命运对比突出时代变化内涵
.E.
儿子在丧礼上的举
动是对金鲤鱼悲惨命运的正面描
写
三、词语解释 题
(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
26.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
27.
孟尝君就国于薛。
就国:
28.
期山东为三处。
期:
29.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
精:
30.
病偻,隆然伏行。
偻:
31.
愿王孰图之也。
孰图:
32.
泣孤舟之嫠妇。
嫠妇:
33.
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
至矣:
34.
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
速:
35.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踟蹰:
四、简析题
(
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30
分
)
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手
衷乎
?
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室,尤应互相亲爱 p>
;
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勖,盖同处此校,毁誉
共之。
同学中苟道德有亏,
行有不正,
为社会所 訾詈,
已虽规行矩步,
亦莫能辨,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余在德国,每至
店肆购买物品,店
主殷勤款待,付价接物,互相称谢,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
/p>
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
?
对于师友之敬爱,此余所希望于 诸君者三
也。
A.
这段文字选自哪篇文章
?
作 者是谁
?
B.
作者在这段话中列举自己在德国的所见所闻有何用意
?
C.
试用四个字概括作者在这段话中所要提倡的观点
?
37.
阅读南霁云 之乞救于贺兰也,
贺兰嫉巡、
远之声威功缋出己上,
不肯
出师救
;
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
< br>云坐。
霁云慷慨语日:
“
云来时,
睢阳之人 不食月余日矣
!
云虽欲独食,
义不忍
;< /p>
虽食,且不下咽
!”
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 p>
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
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着其上砖半箭,日:
“
吾归破贼,必灭贺兰
!
此矢所以志也。
”
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 语。
A.
这里表现出南霁云怎样的性格特征
?
B.
除慷慨陈词外 ,
作者主要用什么方法来刻画南霁云的形象
?
请概
要说明
C.
除正面刻画南霁云外,作者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 p>?具体体
现在哪几个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