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床垫-大学床垫
大学生读书报告范文
100
天前
栏目
: p>
散文
,26221
人读过
Tag:
大学生
读书
报告
读书报告
格式
报告格式
范文
格式范文
大学生读书报告范文
读书报告的格式
读书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p>
(
1
)内容提要:概括性地归纳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作者陈述的基本观 点(最好不超过
300
字)
(
2
)心得评论:对该书的评价与思考;对其主题的看法与认识,或反驳作者的观点,或提出创造 性的
见解,或将本书与类似书籍做比较分析,总之要写出独特的思考和体悟。
(
3
)结语:提出问题、表达期许、归纳全文。
p>
(
4
)参考书目:读书报告中曾参阅哪些书籍、杂志、或其他资料,具 体格式参见附录。
读书报告格式
1
.用纸:标准
A4
纸
,
p>
页面设置
:
上
2.5cm
下
< p>2.5cm;左
2.5cm
右
2.5cm
p>
字间距
:
标准行间距
:1.5
倍行距; 字数
:3000
字左右
2
、封面设置
报告题目:
2
号楷体
-GB2312
副标题:
4
号楷体字
班级名称:
2
号楷体
-GB2312
学号、姓名:
4
号楷体字
3
、正文
正文小四号宋体
页眉:用五号宋体,居中排列,每字间空一格。
页眉内容:
“
致远学堂读书报告
”
页脚:用五号宋体,居中排列,页脚内容为页码。
4
、参考文献格式
(
1
)著作类
一般著作
规则:作者(或主编、编):《著作名称》(版次),出版者及出版年份,页码。
p>
范例: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51
页。
译著类
p>
规则:[国别]作者(或主编、编),译者译:《著作名称》(版次),出版者及出版年份,页码。< /p>
范例:(美)罗伯特
·
考特、托马斯
< p>·成伦著,张军等译:《法和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
版社
1994
年版,第
68
页。
(
2
)期刊类
规则:作者:《文章名》,载《期刊名》年份及期数。
范例:陈正云、 戴欣:《略论侵犯著作权犯罪》,载《法学研究》
1995
年第
3
期。
(
3
)报纸类
规则:作者:《文章名》,载《报纸名》某年某月某日第几版。
p>
范例:胡坚编译:《如此逻辑:窃不算偷?》,载《电脑报》
1997
年
12
月
12
日第
1
版。
(
4
)网页类
p>
规则
A
:作者:《文章名》,载网站某年某月某日。
p>
范例:季华:《浅论侵犯著作权罪
“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
”
的含义》,人民网
2004
年
12
月
3
日。
大学生读书报告范文
在知识更新日益剧烈的时代,重视 人的再教育、终身教育,是面对新形势的有力举措。接受教育不但
是自我提升的手段,更
是示范的榜样,感召的力量。
当我拿起学校极力推荐的《第五项修炼》时,看着那 些环行线路图和那些专业术语,有些为难,有些
看不懂。真奇怪它怎么能以连续三年名列
全美畅销书的排行金榜。但我想排行金榜一定自有它的道理,学
校的推荐一定也很有道理
。再捧起书时我就强迫自己以读小说读散文的感觉来读。还真的有效,看来真的
是态度决
定一切呀!慢慢我读懂了。呵,那感觉真的像作者彼得、圣吉博士坐在我面前,我像一个小学生
< br>样端坐着,听着他从内心深处流淌出的肺腑之言,看着他为我开启了一扇重新看世界的窗,那些经典的事< /p>
例那些睿智的语言那些寓意深刻的小故事,
还有那些我还是有些不感兴趣的 图表,
都在给我以启迪以思考。
在《第五项修炼》中,五项修炼被 划分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系
统思考。
“
自我超越
”
是不断反照个人对周边影响的一面镜子;
“
改善心智模式
”
专注于以开放的方式,体认我
< p>们认知方面的缺失;
“
建立共同愿景
”
培养成员对团体的长期承诺;
“
团体学习
”
是发 展团体力量,使团体力量
超乎个人力量加总的技术;
“
系 统思考
”
极其务实
,
可以使我们了解与现实世界之 间的距离,它的精髓是用整
体的观点观察周围的事物。融合五项修炼的最高境界就是建立
学习型企业组织模型,其中的系统思考是核
心,是动力
,
是扫除学习型企业智障的主力军。
读了彼得
·
圣吉的《 第五项修炼》后
,
对
学习型组织
< /p>
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
一
,
创建学习型组织必须是自主的
,
是自愿的。
p>
这一点非常重要
.
只有我们自己切实有这种迫切的需求
,
才会有效果
.
如果是上级的指令
,
是上级的要求
,
这是一种被动的
,
应对 式的工作观
;
同时必须不是赶时髦
,
不是追风 p>
,
否则只会是形式主义
.
因此主动与迫切
,
这
两点事关创建的成败
.
只有发自内 心的
,
是出于对事业的爱
,
才会有成效
< p>.创建学习型组织
,
就是在为事业打造
未来。
二
,
创建学习型组织 没有模版
,
没有模式
,
没有地图。
p>
创建的实践中,才认识到原来我的认识有误区。其实世界上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过去 p>
我们搞什么东西都习惯有什么
模式
< p>,强调一套方法和方式,拿过来就能用
.
现在看
,
这本身就不符合学习型组织理论
.
每个组织的具体情 况不一样
,
创建的切入点也会不一样
,
我们强调的 是差异
化,是个性
.
达到的标准是不断变化的
< p>,这需要你自己不断设定
,
惟有此
,
才会实现真正的自我超越。
三
,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系统工程。
p>
或许我们不知道学习型组织是什么
,
但我们一定要弄清学习型组织不是 什么
.
学习型组织不是一项活动
,
我们必
须明白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可持续的
,
是永无止境的
.
这就符合学校的
第二曲线理论
这样我们才会使< /p>
组织内部的变化超前于外部的变化
,
才会保证组织内部有足 够的活力
,
保持着核心的竞争优势
,
达到永续经营
,
基业长青
.
既然我们找到了创建学习型 组织这条路
,
我们就不怕路远
.
四
,
扩展组织创造未来的能量
,
保证拥有组织需要的持续增长的学 习力
,
这需要全体成员全身心的投入
.
既
然我们对过去的理论基础研究少
,
那么
,
现在市场的要求
,
需要我们来补上这一课
.
以改造我们的学习
,
改造我
们的管理
,< /p>
提升我们的业绩。
在这本书中我还喜欢一个水煮青蛙的小故事:如果你 把一只青蛙放在沸水中,它会立刻跳出。但是如
果你把青蛙放在温水中,不去惊吓它,它
将呆着不动。现在如果你慢慢加热,当温度从华氏
70
度上升到华
氏
80
度,青蛙仍显得若无其事。甚至自得其乐。可悲的是当温度慢慢上 升时,青蛙将变得愈来愈虚弱,最
后无法动弹。虽然没有什么限制它脱离困境,青蛙仍留
在那里直到被煮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青蛙内部
感应生存威胁的器官,只能感应出环境
中激烈的变化,而不是针对缓慢渐进的变化。
大部分动态性复杂都是处于缓慢渐 变的过程,极不易察觉。即使察觉了,已经为时已晚。在生活中,
想想看,水质是突然变
坏的?交通是突然拥塞的?健康是突然变差的?孩子是突然变坏的?
……
p>
所以我们要学习看出缓慢渐进的过程,放慢自己认知变化的步调,并特别注意那些细微以及不寻常的< /p>
变化,避免被煮青蛙的命运。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就是当阅读到 第五章时,有个例子:在学校中,老师对学生的看法,会影响那位
学生的行为。珍妮个性
害羞,她在新学校第一学期的成绩特别差(因为她的父母感情不睦)。珍妮的老师
于是认
为她懒散。下一个学期,老师给予珍妮的关切更少,她的成绩于是更不好,因而个性更退缩。随着
时间的过去,珍妮陷入一个恶化退缩的旋涡之中,被老师冠上不认真学习的标签后,她更加封闭。于是,
被老师视为才能高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关切;而被视为才能低的学生,他们的成绩却因增
强的反馈而更糟。
最后演变成
“
差者愈差、优者愈优 p>
”
。我认为老师应该公平对待学生,不应该片面的去评价对待某个学生。
通过阅读,让我们看到了个人及组织中几种潜藏着的巨大力量来源
——
< p>它们是最根本、最持久、但却
是最不明显的。当掌握这些力量,个人的生命空间会变
得很大,才能成为一个全神贯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
事,才能成为出色团体中的一分子,并
在这个团体中,一群人以极不寻常的方式在一起工作,彼此信任,
相互补长短,为共同的
大目标全力以赴,并创造出惊人的成果。
大学生《老人与海》读书报告
实用写作范文网
2011-01-25
【字体:大
中
小】
我要评论
(0)
这本书的故事非常的简单,
写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
终于
独自钓上
了一条大马林鱼,
但这鱼实在太大了,
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 /p>
被
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
在过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 ,
最后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
脊骨。这篇文章是根据真人真事来写的
。
老人与海是一本让你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坚强与执着的书。
老人桑蒂亚戈在与一条大鱼的斗
争中表现出了无畏的勇气与毅力,
他是一位渔夫,
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
在一无所获的八十
四天之后钓到了一条巨大无比的马林鱼。
鱼非常的大,
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 夜,
在海
上老人与前来抢食的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
但他 还是没能保住鱼。
老人最好拖回家的只剩一
副光秃秃的鱼骨和一身的伤,
但他却受到了人们的赞赏。
他最后被打败了,
却没有失败,
因
为他在抗争时的坚韧已经得到了胜利,他与自己的极限抗争中已经得到了胜利
。
生活也是这样,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
却不能放弃。
海明威告诉我们一个人遇到挫折时要永远
的抗争,永远的拼
搏,在不屈的抗争中得到永远的、无形的胜利。
老人的身上有一种永不
言败的精神,
它让他与大海和命运发出了挑战。
他的船是旧的,
船 帆
是破烂的,
一切都昭示着他以前打鱼并不顺利。
但他顽 强的精神支撑着他向所有的挫折发出
不屈的音符,为他的人生谱写一曲优美壮阔的乐章。
他依然坚持着,他不懈地与大海抗争,
与命运抗争,
与所有的挫折与不如 意抗争。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这种不懈的抗争,
跨越时间与
生命的抗争!
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
而你能不能成功 就在于你能否把它发挥出来,
在与磨难
[
此资料转
贴于GZU521学习网
< /p>
]
w
ww.
G
zu
5
21.
c
om
的抗争中发泄出来。文章中好几次 都提到
了狮子。
那不是狮子,
是一种象征,
是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
它昭示着老人无晃之王的光辉。
有人说老人哪
里胜利了?他明明没有带回那条大鱼。
但是胜利并不在于是否带回了鱼,
而是 p>
在他有没有挑战自己的极限。
老人成功了,
他们到了那条让所 有人惊讶的大鱼,
至于到底有
没有带回来已经不重要了,能打能到这条鱼
本事已经是个奇迹了。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挂号-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挂号
西南大学心理学研究生-西南大学心理学研究生
吉林大学 985-吉林大学 985
南昌大学考研分数线-南昌大学考研分数线
慈溪大学-慈溪大学
厦门医科大学-厦门医科大学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
上海大学一卡通-上海大学一卡通
-
上一篇:大学生读书笔记1500字
下一篇:推荐结构专业经典书籍